教育不能忽略“品教”

2021-12-02 11:18陈秀丽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乡镇家长

陈秀丽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令人震惊的视频:某初中生,头戴鸭舌帽,脚穿拖鞋,身穿一条破洞牛仔裤,上课讲话,不满老师批评,当众推翻桌椅,踩断扫把,怒气冲冲地辱骂教师……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以前,班上的一名学生上课睡觉,被任课教师多次提醒后仍无动于衷,于是,任课教师将其带到课堂外进行教育。期间,该名学生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出言顶撞。就在任课教师指出他的违纪行为时,他突然向老师挥拳,任课教师躲闪导致了该名学生摔倒,扭伤了脚。事后,学生家长带着媒体到学校索要赔偿……

作为一名教师,看到上面发生的事情,我深感震惊和悲哀。顿时感觉站在讲台上的两位教师毫无尊严。这样的家长、这样的社会舆论,怎能教育出感恩的孩子呢?这两个案例,让我对当前的乡镇义务教育陷入了思考。国家对义务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息: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反对惩罚教育,推崇激励教育……走到今天,乡镇义务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认为,目前的乡镇义务教育已开始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逐渐丢失“教书育人”的核心本位,教师的角色定位越来越模糊,教育越来越忽略了“品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学校错位

人之无德,行之不远。今天,“品教”却被“应试教育”的洪流冲掉。目前,义务教育也逐渐随着这种改革走向“功利化”: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追求成绩,家长追求高分。对学生的“品教”成为一纸空谈。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忽略了“品教”,剥夺了学生很多责任和权利,让学生缺乏了最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造就了很多不懂感恩、不明礼仪的“巨婴”。

学校是教育的载体。目前乡镇学校基本上将教育定位为“两抓”——抓安全、抓成绩。因为安全是保障,成绩是生命。学校的安全出了问题要问责,而成绩则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尺,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是学生报读名校的敲门砖。“成绩如此多娇,引无数教师竞折腰!”

家长越位

现在的家长似乎懂得越来越多,俨然成了“教育专家”,开始对学校教育评头品足,对教师指手画脚。但凡学校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大动干戈,联合社会、媒体对学校和教师发起舆论攻击。发生意外,就算失误不在学校、教师,家长也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为孩子维权。家长的行为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囂张,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学生对教师缺乏敬畏感,怎么会接受教育呢?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学生,能尊重老师、明辨是非、知羞耻、懂礼仪吗?这都是教育忽略“品教”所埋下的祸根。可以说,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这些荒谬的行为,是对学校和教师的不信任,是对教育的越位,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

教师让位

目前,佛系的教师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乡镇义务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好事。教师的“佛系化”着实无奈,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怕”和“累”。

怕。学校的错位,家长的越位,最终必然导致教师在教育上的“让位”:不敢教、不敢管,息事宁人,明哲保身。因为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批评不得,留堂不得,罚抄不得。以前,学生“怕”老师;现在,老师怕学生。教师怕什么?怕家长投诉,怕上级责备,怕掉饭碗。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怎能传道授业解惑?记得有一次,我任教的班级在地理课上纪律散乱,地理老师向我投诉。作为班主任的我,在中午放学后把全班同学留堂十五分钟以学习班规。这时科组同事匆匆地跑来悄悄地告诉我:“陈老师,你还是别留堂了,否则如果学生在放学路上出现了安全问题,你的‘饭碗就不保!”

累。教育的核心本位是:教书育人、立人树德。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社会在变,教育似乎也在变。学校是教育的载体,但目前的学校似乎也要承担了其他部门的任务:街道的、公安的、环保的、社保的、妇联的、保险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进入校园。教师扮演着无数的角色:课上是教师,课外是杂工——要处理学生纠纷、要站岗、要送队、要巡水塘、要填表、要报表、要转发、要截图……教师的“主角”身份成了“配角”。教师纵有“九手十臂”也应付不了这多如牛毛、似乎与教育不相关的工作。教师的精力在被无限地透支,累趴了,哪有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哪有心思对学生进行“品教”。社会将什么事情都推给教师,最终只会毁掉教育。

请还教育一方净土,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立人树德”的核心本位,让教师恢复“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角身份。教育不能忽略“品教”。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乡镇家长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家长请吃药Ⅱ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