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群发生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案例分析

2021-12-03 03:22柯召良
猪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猪只猪群病猪

金 林,柯召良

(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湖北 鄂州 436052)

湖北某小型猪场,基础母猪存栏200多头,猪场配套设施也基本齐全。但由于猪群管理与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原因,猪场猪只呼吸道疾病非常严重,该场每年冬春季节因猪只呼吸道疾病造成大批死亡,尤其是保育舍的仔猪,死亡率基本达到20%~30%,有时高达40%以上。

2020年春节刚过,笔者与另一名兽医师应邀到该场进行技术服务,猪场现场看到的情景是:猪舍外围四周地面全都撒满了白花花的石灰粉,化粪池旁边横七竖八地放着二十几头病死的体重大约在10~20 kg的小猪;进入产仔舍、保育猪舍看到的是门窗紧闭,每个产床、保育床均挂1个红外线灯泡供小猪取暖;猪群大小不一。猪舍环境卫生差、地面潮湿,氨气味很浓。

临床症状:患猪被毛粗乱,消瘦,皮肤苍白,咳嗽、腹式呼吸,部分猪有腹泻现象,相互拥挤在红外线灯泡下。

病理变化:患猪肺小叶质地变硬、间质增宽;有的肺出血,常有散在的红色肝变病灶;有的肺外观大理石样;有的肺出现萎缩状。有的猪胸腔、腹腔、心包腔发生纤维素性炎症,心包和胸膜、肺脏与膈肌、腹腔器官和腹膜粘连;心脏出血、心包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腹腔、胸腔有积液。

实验室检测结果:送检病猪组织样品中检测到PRRSV、PRV和PCV2,检测结果表明,送检病猪为猪蓝耳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等病原的混合感染。

通过猪场现场察看和与猪场技术人员交流,对猪场猪群发病的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1)该猪场技术人员情况。只有一名初中文化程度且是饲养员出身的、只会打针的“兽医”掌舵,打针喂药基本是饲养员自己操作,还有一名也是饲养员出身的配种员。

2)该猪场兽药、疫苗储存保管情况。兽药品种几十种,有中药、西药;有口服液、针剂、粉剂;有兽药店购买的、网上购买的及兽药厂送上门的;有过期的、即将过期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存放疫苗的冰箱也是杂七杂八,过期多时的疫苗也继续存放在冰箱,有些疫苗瓶的标签也掉了,甚至过期疫苗与新进的疫苗混放在一起;冰箱冷藏室后壁也是结厚厚的一层冰,对要求冷藏温度2~8 ℃的疫苗的质量影响可想而知,甚者还可导致疫苗完全失效。

3)生猪免疫执行情况。生猪免疫工作基本没有章法可循。有饲料供应商提供的免疫保健程序,也有兽药供应商提供的免疫程序,这些程序只是一个摆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执行,更谈不上执行到位。

4)乱用药、大剂量用药现象严重,尤其是对保育猪,基本是长期以药养猪,饮水、饲料超剂量的加药,中药、抗生素(口服、注射)一起上。

5)由于员工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条件差,导致猪场兽医、饲养员流动性大,更换较为频繁。有时人员跳槽后没有及时补充,人手短缺的现象时有发生。

6)配种、产仔、防疫等各种记录残缺不全,基本是一本糊涂账。

7)猪舍门窗紧闭,严重通风不良,氨气刺眼,且舍内湿度很大。

8)猪场没有设置病猪隔离舍,健康猪与病猪同舍饲养。

笔者认为这起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混合型猪病,归根到底,这是猪场管理层严重的工作失职;是一起猪场因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中没有按制度、规矩、程序操作而造成的人为事故。

1 处理措施及管理方案

1)实行封场管理,做好生产线周边完整隔离,对猪场大门、生产线更衣室、猪粪运输车、出猪台、淘汰猪车等进行消毒防疫关键点控制;

2)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的自由进出,凡必需进场的人员、物料等均按防疫要求进行处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无关车辆严禁进入猪场生产、生活及办公等区域,凡必需进入者,必须经过严格的洗、消、烘程序处理达标后,经猪场场长审批后才能进入;同时,加强猪场内部生物安全工作,减少栏舍间人员、物资的流动,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3)清空猪舍内外所有粪污及杂物,采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对全场范围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消毒,并规定全场大消毒每周必须确保进行1~2次;

4)病猪隔离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对病猪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提高病猪的抗病力;

5)对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猪、残猪全部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对空猪舍执行严格的全面清洗、消毒、干燥等程序,并最少闲置2周以上才能转入下一批猪只;

7)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主要做好饲养、环境控制及解决好猪舍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同时,采取措施降低猪舍的湿度,严格控制猪群密度;

8)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整猪群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并落实责任人;

9)建立和完善猪场的猪群免疫程序,做好各种防疫、治疗记录,尤其是加强对猪瘟、猪伪狂犬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丹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做到一猪一针头,每次操作完成后必须对使用过的兽医器械彻底高温消毒;

10)协助猪场场长,对猪场全体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操作示范,提供猪场员工的猪群管理和猪病防控技术水平。

2 效果

通过近3个月的现场技术指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防控效果。落实上述措施1个月后,该场的猪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由原来的40%左右下降到20%以下,2个月后下降到10%左右,3个月后基本达到了正常水平。此后,笔者一直通过电话或微信与该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此次教训深刻,该场对猪场的管理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迄今为止,该场猪群稳定,生猪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猪只猪群病猪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猪打架的防治以及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