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非替抗背景下,对野菊花营养活性的再认识及其在猪组学产品中的应用

2021-12-03 03:22张吉鹍
猪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肿痛猪只组学

张吉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江西中成人药业有限公司,江西 进贤 331700)

集约化、规模化、高密度养殖下的现代高产猪只,其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机体整体机能下降,尤其是以肠道免疫机能下降及免疫抑制所致的继发感染增多,造成猪业生产对抗生素的高度依赖[1-4]。2020年7月1日开始,饲料端全面禁用抗生素之后,我国猪场复杂的养殖环境(如猪场布局密度大,中、小猪场“脏乱差”的养殖环境,不重视生物安全等),使得猪场一直存在的肠道健康问题(如断奶后仔猪腹泻)更加突出[3,5-6]。当猪只机体抗病力这一“正气”与非洲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传统猪瘟病毒等“疠气”这一“邪气”之间能够维持平衡时,也就是机体处于“正气”战胜“邪气”的状态下(即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疠气”之“邪”就不能引发温病,其对猪只健康生产的威胁只是潜在的;当这种平衡一旦为外邪所打破,也就是正不胜邪(即中医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潜在威胁就会变成现实威胁[7-10]。以中医药“治未病”的整体思想为指导[8],在饲料中添加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类药食同源中草药(提取物或超微粉)[9-10]以加强猪只机体的“正气”,通过“扶正祛邪”的双重营养活性,从而阻止这种潜在威胁可能变成现实的威胁,是维持猪只健康生产,应对“疠气”所致温病的重要举措之一[7,11-13]。药食同源中草药含有丰富的营养活性物质[14-17],以卢德勋提出的营养活性物质组学理论为指导[18],利用这些营养活性物质,可以设计出包括替抗功能在内的各种组学产品[2-3,15,18]。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DI)具有清热解毒的营养活性,是研制预防温病、肠道疾病,维持动物健康包括替抗在内各种药食同源中草药组学产品的重要单味中草药之一。文章就DI的营养活性及其在设计猪只各种组学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1 野菊花所含的营养活性物质

DI为一种药食同源中草药,性凉(微寒),味辛、(微)苦,归心经、肝经。DI含有丰富的营养活性物质,目前所能检测到的营养活性物质如下:

1.1 野菊花中的复合营养活性物质

1.1.1 野菊花多糖

DI多糖主要由木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DI多糖是其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降血脂、抗氧化、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营养活性的物质基础。

1.1.2 挥发油

DI含有0.1%~0.2%挥发油,是其特有的香味物质。DI挥发油为复合营养活性物质,除含有氧萜及倍半萜这两类主要营养活性物质外,还含有白菊醇、白菊酮、dl-樟脑、β-3-蒈烯、桧烯及香草醇等营养活性物质,对DI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营养活性具有重要作用[19]。

1.2 黄酮类营养活性物质

DI所含的黄酮类营养活性物质主要有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刺槐素(又称刺槐黄素,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等,是其抑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多种营养活性的物质基础[19]。

1.3 苷、酯类营养活性物质

DI中含有菊红苷,刺槐苷,矢车菊苷,胡萝卜苷,木犀草素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 -β-D-葡萄糖苷,槲皮素-β-D-葡萄糖苷,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刺槐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等苷类营养活性物质,这些苷类营养活性物质对DI 提高猪只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DI含有约0.1%的内酯类(如野菊花内酯)营养活性物质,约0.72%的密蒙花苷类营养活性物质[19]。

1.4 醇、酮、醚类营养活性物质

DI还含有野菊花醇,羽房豆醇,β-谷甾醇,野菊花三醇,正二十八烷醇等醇类营养活性物质;野菊花酮(又称没药烷酮二醇),菊油环酮等酮类营养活性物质;顺-螺烯醇醚,反-螺烯醇醚等醚类营养活性物质[19]。

1.5 有机酸类营养活性物质

DI中的熊果酸,棕榈酸,亚油酸等有机酸类营养活性物质,不仅能够降低猪只胃肠道尤其是肠道pH,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并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促进益生菌的增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还能够增加断奶仔猪血清中的补体浓度,增加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的功能[19]。

此外,DI还含有菊黄质,苦味素,豚草素S,环氧叶黄素,当归酰亚菊素,苏格兰蒿素A,当归酰豚草素B,1-单山萮酸甘油,山俞酸甘油酯等营养活性物质[19]。

2 野菊花的营养活性

DI具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的整体营养活性,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的营养活性最强[19]。

2.1 野菊花辛散苦降,清热泻火

DI辛散苦降,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适于防治瘰疬,疔疖痈疽、口疮、天泡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为治外科疔痈之良药。DI与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组合,可加强其防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痈疽疮疡,疔疖丹毒的营养活性[19]。

2.2 野菊花味苦入肝,清泻肝火

DI味苦入肝,清泻肝火用于防治风火赤眼,头痛眩晕以及无名肿毒病证等。DI与金银花、夏枯草、密蒙花等组合,可加强其防治风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的营养活性;DI与决明子组合,可加强其防治肝火上炎所致头痛眩晕的营养活性[19]。

2.3 野菊花抗致病微生物及抗炎活性

DI具有抗致病微生物及抗炎的营养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DI用于防治:①扁桃体炎、白喉、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炎症;②齿龈炎、肝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炎症以及肠炎所致的痢疾、腹泻等;③卵巢输卵管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母畜生殖系统炎症;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急性脑脊髓热、斑疹热,简称流脑),急性结膜炎,丹毒等其他急性炎症[19]。

2.4 防治湿疹、湿疮、风疹痒痛

DI内服并煎汤外洗还可以用于防治湿疹、湿疮、风疹痒痛等[19]。此外,DI还可以治疗天泡疮,泄泻等病症。

2.5 野菊花浸液的杀孑孓、灭蝇蛆活性

DI浸液还能够显著杀灭猪场的孑孓、蝇蛆等,对夏季猪只等被蚊虫叮咬后的红肿脓包亦具有明显的杀菌去肿作用[19]。

2.6 热毒内盛者所患的一类疾病

口臭,呕吐,咳嗽,肺热,胃热,干燥,痔疮,出血,高血压,风热感冒,单纯疱疹,流行性感冒,溃疡性溃疡,神经性头痛以及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是热毒内盛者所患的一类疾病[19]。

3 野菊花营养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3.1 野菊花所含营养活性物质是其营养活性的物质基础

DI所含的挥发油,有机酸,醇、酮、醚、酯、苷、黄酮类营养活性物质以及苦味素等其他营养活性物质是其各种营养活性(如抗致病微生物,抗各种应激,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抗炎,增强细胞、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益生菌的增殖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消化道中消化酶的活性等)的物质基础,其中又以挥发油为主[19]。

3.2 影响野菊花营养活性的因素

研究表明DI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但其所含抗炎成分及机理不同,其挥发油对化学性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活性较强,而其水提取物则对异性蛋白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具有更强的活性。就抑菌作用而言,CTI全草的抑菌作用强于其花序部位即DI,且鲜品强于干品,加热则抑菌效果下降[19]。

4 野菊花的清热解毒活性与其他中草药的清热解毒活性的联系与区别

4.1 野菊花与菊花

野菊花与菊花的共同点在于:首先,DI与菊花两者均性寒,味苦、辛,归肝、肺经;其次,两者均既能清热解毒,治痈肿疔疮、丹毒肿痛,又能清肝治肝火或风热之目赤肿痛。其区别在于:菊花属辛凉解表药,解毒之力不及野菊花,以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为主,兼益肝阴,善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肝阳眩晕头痛及肝热惊风抽搐;而DI的清热解毒活性更强,且兼利咽的活性,更适于防治咽喉肿痛以及湿疹、皮肤瘙痒等[19]。

4.2 野菊花与金银花

DI与金银花两者均性寒归肺经,都具有清热解毒的营养活性,均善治痈肿疔疮,丹毒肿痛。然金银花甘寒质轻,归心胃经,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疏散风热,治外感温热病(尽管温病各期皆能用DI,但以邪在卫、营两分时,用之效果更佳),又兼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其区别在于:DI味苦、辛,归肝经,而其主要营养活性在于善长清热解毒,且其解毒之力较金银花强,并能清肝明目、利咽,治肝热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以及湿疹、皮肤瘙痒等[19]。

4.3 野菊花与紫花地丁

DI与紫花地丁两者均味苦、辛,性寒归肝经,既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疔疮,丹毒肿痛,又能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其区别在于:紫花地丁主入心经,又兼凉血,故其消痈散结力要强,并治肺痈、肠痈、乳痈及毒蛇咬伤等;而DI主入肺经,又兼利咽,治咽喉肿痛,以及湿疹、皮肤瘙痒[19]。

4.4 野菊花与蒲公英

DI与蒲公英二者均具有清热解毒的活性,为治疗热毒疮疡肿痛之要药。其区别在于:DI偏重于泻火解毒,而蒲公英偏重于疏肝郁而散气滞。二者组合应用,互补性强,组合效应明显,泻火解毒,消肿行滞的营养活性显著增强,适用于痈肿疔毒、丹毒、乳痈等红肿热痛之证[17]。

5 野菊花应用于开发各种功能猪用药食同源中草药组学产品示例

以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活性物质组学理论为指导,依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卫气营血理论,遵循中药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属性,按照辨证施治、君臣佐使原则进行组方、加工,并置于动物营养工程技术中使用的含有DI的包括替代抗生素在内的各种功能猪只用药食同源中草药组学产品,是对传统中医药守正创新的革命性产品,其具体应用如下:

5.1 无损高效防治母猪乳房炎类组学产品

针对母猪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精选野菊花、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杜仲叶等多种药食同源中草药组方而成的无损高效防治母猪乳房炎类组学产品,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红肿热痛调节乳房血液循环的营养活性。通则不痛,该组学产品能够显著增强母猪对乳房炎的抵抗力与自愈力。

5.2 增加母源抗体含量,减少仔猪母源性腹泻类组学产品

针对母猪临产期体质最虚的易感期,精选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杨树花、马齿苋、党参、黄芪、甘草等多种药食同源中草药组方而成旨在减少仔猪母源性腹泻类组学产品,具有如下营养活性:①清除母猪体内邪气的危害,减少产后炎症,加快产后净身与子宫复原,促进母猪发情受孕;②净化奶质,增加母源抗体含量,减少因母源性问题引发的仔猪腹泻情况;③提高仔猪肠胃适应力与抗病力,提高哺乳、断奶仔猪的成活率与增重速度。

5.3 母猪补气补血、固本培元类组学产品

5.3.1 设计思路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猪只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自身的调节力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才是确保猪只健康、免受外邪入侵的根本。依据扶正祛邪的产品开发理念,通过补正气、调脏腑、清邪气、通淤阻、排毒素等功效来保持猪只健康,精选野菊花、人参、黄芪、山药、黄精、玉竹、杨树花、马齿苋、乌梅、高良姜、蒲公英、金荞麦、金银花、甘草等多种药食同源中草药组方而成的母猪补气补血、固本培元类组学产品,具有抗炎、解热、抗内毒素,强健动物体质,洁净养殖环境,阻断净化病源,构建疫情防控屏障,全面系统地清除猪只潜在病原,切断循环感染,预防混合感染,净化猪只养殖环境,增强猪只抗病、抗逆性能。

5.3.2 作用机理

1)阴阳双补,消除炎症

首先,该组学产品中的人参、黄芪补气补血,固本培元,能够增强猪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黄精、玉竹、山药养阴补虚,因而具有气血双补、阴阳双补的功效,对母猪产后、病后、术后、亚健康等体虚和损伤的修复效果显著。其次,该组学产品同时配以清热解毒、消炎排脓的野菊花、蒲公英等药食同源中草药,因而具有抑杀金黄色葡萄酒、链球菌等营养活性,对产后母猪乳房炎、子宫炎等炎症疾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2)肠胃健康,防治泻痢

第一,该组学产品中的杨树花、马齿苋、乌梅收敛涩肠固水、凉血止痢,因而对预防仔猪脱水症,防止仔猪便血、久泻久痢等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高良姜温中散寒,可用于仔猪脾胃中寒所致呕吐泄泻等的防治;第三,这四味中药的均有直接抗菌的营养活性,因而能够防治仔猪细菌性腹泻。

3)抗菌抗病毒

第一,该组学产品中的蒲公英、野菊花、金荞麦、金银花均为清热解毒良药,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效果,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杀作用,对流感病毒、埃柯病毒、疱疹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第二,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提取物有明显的抗内毒素、抗炎、解热作用;第三,甘草能补脾益气,解毒,调和药性。

5.3.3 营养活性

第一,在母猪与仔猪方面,可做如下准备:①全面改善母猪健康,修复产后机体损伤,减少母猪产后发病;②母猪哺乳期间使用,可通过母猪过奶方式,净化母源疾病,同时能够提高母猪奶水品质,增加奶水产量,从而发挥预防垂直感染,提升仔猪健康,保证仔猪安全断奶的营养活性。第二,在保育猪方面,可做如下准备:①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力与抗病力,少发病,有效改善仔猪断奶综合征的发生,使仔猪断奶后上料快;②该组学产品中的杨树花、马齿苋,具有较强的防治断奶仔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腹泻、菌毒混合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性腹泻,功能性腹泻(如消化不良、吸收障碍、应激性腹泻、中毒性腹泻)等各类腹泻以及传染性胃肠炎、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的营养活性,使用该组学产品的断奶仔猪腹泻少、生长整齐平稳,提高上市仔猪的整齐度。第三,有效减少交叉感染、混合感染及各种综合征的发病率,帮助建立疫情防控屏障,降低养殖场各类疫病风险,全面提高猪只群体健康水平。

5.4 防控非洲猪瘟类组学产品

抗炎、抗损伤是中兽药防控非洲猪瘟中的重要一环,精选杜仲叶、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等多种药食同源中草药组方而成的抗炎、抗损伤类组学产品,与能够增强猪只抗病力、抗烈性病毒的组学产品组合应用,可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对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潜能,全面提升猪只养殖效益,让我国猪业走出非洲猪瘟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肿痛猪只组学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影像组学在肾上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影像组学的直肠癌术前T分期预测
东莨菪碱中毒大鼠的代谢组学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猪打架的防治以及养殖技术
治疥疮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