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2021-12-03 05:31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牧业草原生产

秋 生

(迪庆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站,云南 迪庆 674402)

据统计,中国的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绿色植物资源、生物资源、煤矿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且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城市的规模和建设急速扩增,同时也让人们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于一种竭泽而渔的不良状态。近年来,各种生态问题逐步显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意识到竭泽而渔并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立刻寻找方法,恢复草原生态。

1 我国草原生态现状

我国的草原占地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侧边缘以及黄土高原的东部,最后抵达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西侧的广阔地域。位于内蒙古境内和三江平原的四个沙地均属于草原区域向北方林地过渡的区域,也是现代种植业与传统畜牧业的过渡区和人口呈梯度变化鲜明的生态脆弱区。草原资源占地辽阔同时海拔较高,由于当地气候降水量少,容易形成风沙天气,导致植被稀少,生态脆弱不利于恢复。由于近些年对资源的过度工业开采,导致植被的生存条件恶劣,草原面积逐年缩减,土地沙漠化严重,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无法再生。草地退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自然问题,若不引起重视,现有的环境问题将会不断恶化,例如已经出现的温室效应、濒危物种增多、沙漠面积扩大等问题,都是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结果。然而我国因草原占地巨大,生态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功能也随之减退,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退化等不利现象,生态循环无法进行,整个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可见,加快草原环境治理、恢复生态平衡是阻止草场退化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系。

2 我国草原生态恢复现状

自意识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来,国家不仅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并且努力将各种政策落到实处,以期望达到最佳治理效果。治理原则是“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辅助恢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人工辅助恢复一直强调人力在控制土地退化中发挥的作用,包括人工种植植被形成防沙屏障、建设相对完善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严谨的监督管理系统等,是一种辅助性防止草场退化和沙地恢复的方式[1]。例如,在阿拉善荒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采用的牧草飞播、人工补种等,有效促进了沙漠化土地的恢复。

自然恢复在草原生态恢复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在各种人为因素得到人工控制之后,大自然自身的生态功能压力减小,生态循环开始缓慢进行,植被能够通过土地本身获得生长活力,草场退化开始减缓,土地沙漠化也会有所改善。但是自然恢复比较适用于湿润、有足够降水的草原生态环境,并不适用于高海拔、干旱、沙漠化严重的草原区域。例如,科尔沁沙地采用围栏、禁牧和退耕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沙地和退化草原的恢复。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最大程度顺应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应自然才是尊重自然的最好表现[2]。

3 我国草原生态恢复中遇到的问题

3.1 缺乏对草原保护的正确认识

对于资源开发者而言,在传统农牧业生产理念中,生产者追求高产量、高收益,倾向于竭泽而渔,没有对行业的未来做长远打算,贪图一时的财富。随着政府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农牧业生产也要转变生产理念,将绿色、安全、低污染摆在首位,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一边生产一边保护”才是利用自然资源正确的认识。摆脱过度追求利益的心理,加强整体的环保观念,并将其融入生产信念中。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生产可以邀请高校研究员举行讲座,也可以联合其他同类型的生产企业互相交流学习,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带动全行业积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而对于生态保护者而言,正确的保护意识则表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有些环境保护意识虽然已经认识到恢复生态的重要性,却没有认识到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的主次地位,错误地认为只有人工干预是恢复生态最直接、高效的方法,一味追求人为施工来达到目的。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试图通过人工活动来干预生态的恢复,过分看重人为因素在草原恢复工程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恢复机能。即使人工建设是目前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但并非是长期内容,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草原生态已经处于一个自身无法调节的危险阶段,当生态系统无法调节自身机能时,适当地利用人工手段,为生态循环减少运行压力,直至生态自身能够再次获得生命力[3]。因此,正确看待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才能为生态创造更好的恢复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2 草原生态恢复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早期就提出过禁牧、休牧的方针政策,目的在于减少一部分草原资源的使用率,给予这部分草场一段时间恢复生态,这个时期的农牧业生产依然及那个侧重点放置于草原生产产能的方面。对于草原的保护没有得到重视,仅仅依赖于草原生态自身的缓慢恢复来为后续生产的进行提供服务,行业的理念依然是“重经济,轻保护”。与此同时,企业不愿意在环境保护措施上投入大量资金,也没有引进更多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在面临的问题比国外严重的同时,技术也相对落后。由于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和引进了国外技术,但是由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草原生态占地面积巨大等问下,现有的资金和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问题。例如,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幅员辽阔,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兴修马路,才能保证环保工作的及时进行,对深层次的复杂问题也能够进入实地考察。然而不管是交通、通讯还是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还是防灾减灾方面的基础设施都还比较落后,对于草原生态容易遭受的生物入侵和地质灾害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无法与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相一致,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

4 恢复草原生态的建议

4.1 启动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相关部门要将草原生态恢复当作一项工程来对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方案,采取科学的施工手段。这项生态恢复工程要从两面着手,一方面是农牧业的生产手段,另一方面在加强草原生态恢复的有效行为,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开发不同的适合当地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并且加快边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研究人员国际生态环境能保护进展,积极引进适合本地恢复生态的科技手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4]。

4.2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在农牧业生产的环保管理体系中,主要存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种角色,其中管理者包括政府和市场两者协调作用,政府起着引导和调节作用,市场起着监督作用。被管理者则指的是所有农牧企业,而企业中的领导阶层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他们起着上行下效的桥梁作用。因此,加强管理的关键在于:首先由地方政府颁发环保文件,派遣政府人员进入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对每个项目评估总结,严格审核该项目隐藏的风险以及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其次,要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环境保护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热门话题,仍然没有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仍然存在企业对环保置之不理。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整治力度不够。因此,国家应该颁布更加全面强力的法律条令,相关部门监督并严格执行,做到违法必究,从根本上解决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4.3 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特色农牧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进调出省区之一,正在建设成我国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绿色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及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特别是在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中,落实轮牧、休牧、禁牧制度,推进草处平衡,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牧业,带动农民致富,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例如畜牧手段,要做到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构建数据库和互联网平台,既能使牧民实时了解羊群、牛群、马群的活动范围和行进路线,也能帮助技术人员监测操场的使用效率,做到合理轮牧,找到生产和生态之间的平衡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不能将自己从自然中摘除,要意识到自己本身也属于大自然生态体系中的一部分,更不能妄图控制自然发展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恢复草原生态,还地球一片生机,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牧业草原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