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中合理使用兽药的相关建议

2021-12-03 19:53
养殖与饲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兽药家禽用药

张 婷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聊城252100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也就带动了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各种规模化养殖场相继出现。但因部分家禽养殖者对专业养殖技术掌握不足,疾病发生后为使家禽能尽快康复便随意使用兽药,导致家禽因无法得到合理救治而死亡,或兽药残留严重。因此,要合理使用兽药,不但有利于疾病防治,促进家禽健康成长,提升家禽生产性能,而且让所使用药物在家禽体内的残留量得到控制,保证消费者安心购买肉类产品。

1 家禽养殖中兽药使用的常见误区

1.1 不予常规预防用药

部分家禽饲养场(尤其是个体专业户)缺乏足够的预防用药意识,平时不注重使用药物进行疾病防控,存在侥幸心理,只在鸡发病后才给予药物进行治疗,与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及理念背离,以致于家禽发病后症状较明显了才得到治疗,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降低家禽养殖经济效益。

1.2 长期使用一种药物

第一,在家禽养殖过程中,部分饲养人员在平时自己使用一些药物进行疾病防控后,发现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以致但凡遇到相同的疾病则反复使用该药物,由于他们对兽药缺乏认知,特别是对抗菌药与抗寄生虫药的耐药性不了解,最终导致用药量提升,疗程延长,疗效不佳,但却因此抱怨厂家药物质量差;第二,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药物,用药针对性不强,家禽无论是中毒、内科病、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均为其使用抗生素进行病情控制。

1.3 配伍用药较为随意

部分养殖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意联合使用多类药物来力求实现疗效的提升,但因不明白药物成分与彼此作用,以至于因药量增加而引起中毒或出现拮抗作用,反而为家禽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1.4 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部分家禽养殖人员片面认为药品标签上限定的剂量在疾病治疗上根本无法发挥最佳功效,认为所用剂量越大效果越佳,故而随意增加用药量,短时间内可能会发挥不错的功效,但会给鸡体带来一定危害,也使用药成本增加。此外,随意增加用药量还有以下危害:第一,严重的会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较轻的会引起慢性药物蓄积中毒,损伤家禽肝肾功能,使其机体解毒功能降低,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第二,杀灭了肠道中有益菌,使肠道中正常菌群平衡受到破坏,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出现长时间腹泻,导致家禽生长停滞;第三,部分药物刚开始使用时效果较好,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并形成耐药菌株,降低药物使用效果。

1.5 忽视药品的安全性

部分药品安全使用范围不广,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当接近(典型的即喹乙醇),养殖人员因对药物认识不到位,以至于在应用期间出现由于混合不匀或浓度偏高发生中毒的情况。家禽为鸟纲动物,消化、血液循环、淋巴、呼吸、神经、体温、生殖等方面存在自身特有的解剖生理特征,所以在《兽药管理条例》里明确指出:应禁止人用药用于动物,严禁售卖假、劣兽药,严禁把原料药物加入饲料与动物饮水里或直接为动物投喂,因此家禽用药选择上应该慎重。在我国家禽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了什么类别的抗菌药,一旦动物发病也跟着使用,认为人能够用的药,家禽自然也能用,但实际上部分药物是不能随意使用的,一旦盲目使用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并食用这些有药物残留的禽类产品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食品安全事件。

2 家禽养殖中合理使用兽药的策略

2.1 合理科学选购兽药,严把兽药质量关

兽药采购应有专人负责,应具备固定采购渠道(包括经销商、生产厂家)与品牌,选择品牌影响力大、生产规模大的制药企业的药品。采购前应对兽药标签、说明书(包括主要成分、用法用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含量规格、生产企业信息、有效期等)给予严格审查,明确用药不良反应、停药期等,如果兽用药仅有商品名而没有通用名,且用药含量规格显示不清楚,已过了药物使用有效期等坚决不可购买与使用。

2.2 根据家禽生理特征,做到合理科学用药

感染疾病的家禽在用药时务必要结合其生理和病情特征合理用药,在具体实施时需做到如下几点:①味觉差、无牙齿所致的消化不良等可选择醋与大蒜等改善,促其消化能力提升,尽量避免使用药物[1];②家禽消化系统会进行酸性物质分泌,导致其消化系统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敏感性强,故务必做好药量的控制,避免兽药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③家禽无汗腺,故而散热能力较差,同时容易发生全身感染,因此一旦发生高热现象务必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降温措施,并做到对症用药;④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对畜禽用药,绝不将人用药随意给家禽使用,保证合理科学用药;⑤饲养家禽前应多方调研本地多发病与常见病,制定有效的预防用药程序,在畜禽无典型症状时应该为其投喂一些常规保健药物与添加剂(包括氨基酸、多维等)以达到疾病预防的作用,增强家禽抵抗力。

2.3 准确进行疾病诊断,尽量避免错误用药

家禽患病后与人类患病是一样的都会有不同症状表现,故而需请专业兽医通过疾病类型的准确诊断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在未诊断清楚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究竟得了什么病而随意盲目用药,这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故而要使用药效果与安全性得到保障,家禽养殖者务必第一时间通知兽医,若发现是传染类疾病需通知当地畜牧局[2],根据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例变化分析以及实验室技术检测等方法明确家禽感染疾病性质、类别等,依照最终分析结果合理进行兽药选择,并优先选用安全价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可靠药物(如氟苯尼考在沙门氏菌所致的疾病治疗中疗效突出,但对大肠杆菌所致的病疗效则较一般),若有必要在需使用前开展药敏试验,保证治疗与用药的准确性。

2.4 规范家禽给药疗程,选择适宜给药方式

不管哪种药物均有规定的使用疗程,疗程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家禽长时间保持在应激状态,促使耐药性增加,让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出现二次感染。若疗效太短使得药物在动物机体不能长时间维持,无法发挥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使用抗菌药时应选择适宜的剂量、间隔时间与疗程。通常普通感染性疾病治疗时用药时间为3~4 d,当症状消失可巩固治疗1~2 d,预防复发,而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务必要做好药物剂量控制[3],尤其是首次用药需采取大剂量(通常是维持量的2 倍),用药时间应控制在7 d 内,3~5 d 最佳,若要继续用药应在停药3~5 d后再次使用。

不同的药物,给药方式也是存在差异的(包括饮水、拌料、气雾、注射、口服等)。如肠道感染病类药应选择内服形式用药,严重感染病例最好选择注射形式给药,针对零星散养的家禽给药时使用注射形式疗效更佳。部分药物口服给药可能会受到胃酸或消化酶影响,降低药效,故而忌用口服形式给药,如青霉素类药物大多通过肌肉注射给药,仅少部分通过口服给药,用于提高疗效;庆大霉素肌注效果更好,饮水给药效果稍差[4]。卡那霉素作为大肠杆菌所致疾病的常用药物,肌注给药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若通过拌料或饮水方式给药效果则较差;以饮水的方式用药需对药浓度、溶解度、家禽饮水量、所用水水质、药物稳定性等多项要素进行考量,给药前需根据情况适当停水2~3 d,这样在供水时才能保证家禽能在短时间内将水饮尽并食用足量药物,使得疗效更有保证。

2.5 准确掌握用药时间,合理安全联合用药

当人生病时医师会根据药物药理作用与具体情况叮嘱什么药应该早上服,什么药应该晚上服,动物用药时间同样应做好投药时间的把控,避免药物为机体带来不良反应。通常情况下胃肠解挛药、健胃消化药、利胆药、收敛止泻药的最佳用药时间为饲喂前[5];刺激性强、助消化类药物投喂时间应在饲喂后[6];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半空腹状态下给药,效果最佳。

若家禽出现了混合感染或有并发症,则需要2种及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来进行不同症状疾病治疗。如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最好选择抗生素与中药抗病毒药联合方案;抗菌增效与磺胺类药联合使用可让抗菌效果大大提高,庆大霉素和小诺霉素复合制剂联合使用效果更佳;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选择地塞米松和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效果比单一用药效果好。但联合用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若是彼此拮抗的药物一定要禁止同时使用,否则会为家禽造成严重伤害(如氧氟沙星和磺胺类药物配伍会使肾脏损伤加重)。

3 结 语

总之,家禽养殖时应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疾病防控,发病后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规范合理地使用,这样既能取得疾病防控的最佳效果,又能使用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兽药家禽用药
金林生物以96分高分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曝光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