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台学生用纺织品高品质标准

2021-12-03 10:56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1年6期
关键词:考核办法高品质校服

学生用纺织品,包括学生在校统一穿着的服装、配饰及床上用品,其产品质量关乎学生身心健康,是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我国已出台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GB/T 22844—2009《配套床上用品》等技术标准,有效保证了学生用纺织品的质量安全。为统一学生用纺织品的质量标准,规范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质量要求,共同促进学生用纺织品品质的提升,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校服行业协会以及多家学生用纺织品生产企业,组成标准起草组,开展《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团体标准起草工作,且该标准已于2021年11月12日发布实施。

该标准的突出特色是把学生用纺织品划分为合格品和优等品两个品质等级。合格品的考核指标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即技术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有分等级的要求达到一等品要求)为合格品,优等品则是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主要技术指标有所调整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观质量方面。服装理化性能技术要求标准规定服装一次洗后变色≥3~4级、扭曲率≤3.0%,面料不出现破洞,填充物不出现缩团变化,黏合、复合、涂层、印花部位面料不起泡、脱落裂开,里料不外露,包缝线不脱落,缝纫线不开线。该团标则规定优等品经2次洗后达到相同效果,这就使得此类产品的外观质量更有保证。

二是使用说明方面。对不同阶段学生用纺织品安全类别的标注进行规定,以明确不同适用对象的安全类别标注方法。对于直接接触皮肤产品上的耐久性标签,规定其缝制在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防止标签刮伤皮肤。

三是内在质量要求方面。在基本安全性能各项技术指标与现有国家强制性标准一致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未作要求的可萃取重金属、残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和皮肤刺激性的考核要求。可萃取重金属考核主要是考虑纺织面料中可能存在锑、砷、铅、铬等各种重金属,在接触人体皮肤特别是被汗液浸湿时可能进入人体造成损害,因而定下此安全指标;残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主要是对纺织品染整加工过程中添加助剂的环保性提出要求,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皮肤刺激性主要是考虑有些织物为了实现抗螨抗菌等功能而添加功能性助剂,对于这些助剂是否对皮肤有刺激性,本标准进行了把关。学生用纺织品的染色色牢度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本标准增加了洗液沾色程度的指标要求,优等品指标中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与洗液沾色程度等指标要求比国家标准有所提高,如耐水色牢度服装优等品要求从GB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的3~4级提升为≥4级,耐汗渍色牢度增设高于国家标准的指标要求;对于学生经常反映面料起毛球的问题,本标准对起毛球的测试方法做了调整,选用马丁代尔法测试,更加贴近消费体验。

四是功能性要求方面。该团体标准规定,如果产品有明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则要求每种功能都需考核,并规定了每种功能的考核办法和较高的指标要求:功能考核已有国家标准的,要求采用国家标准的考核办法及相应指标;尚无现成标准的,如服装产品透光性能的测定未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该团体标准以附录的形式制定了考核办法;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考核办法,但调高了指标要求,例如接触凉感是夏季服装的重要需求,团体标准规定按GB/T 35263—2017《纺织品 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规定的方法检测,而相应的指标要求则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凉感系数≥0.15[J/(cm2·s)]”调整为“≥0.18[J/(cm2·s)]”,即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专家组评审认为,该标准对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技术指标的要求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提升战略的要求,可为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的生产、销售提供技术依据,对学生用纺织品品质的提升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猜你喜欢
考核办法高品质校服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锐角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