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航天新闻报道 语言规范及差错防范

2021-12-03 12:18刘淮宇
新闻潮 2021年10期

刘淮宇

【摘 要】中国航天新闻报道专业性强,要求规范准确。文章通过分析新闻媒体近年来有关中国航天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语言规范性问题及差错,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闻工作者采写专业、精彩、准确的航天新闻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航天新闻;语言规范;差错防范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新闻出现在媒体平台:航天工程任务取得的重大进展、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转化应用、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航天人才队伍建设……航天新闻报道的题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这些报道在传递新闻信息、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结合长期从事航天新闻采编工作的经历,以及对各类媒体航天新闻报道的分析,笔者发现,部分媒体有关中国航天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性问题,影响和损害了中国航天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差错,采写专业客观的报道,对于打造航天新闻精品至关重要。

一、媒体在航天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航天新闻作为以航天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种类,涉及航天事业的方方面面。它既是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独特之处。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在《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谈到:“我觉得既然是科技报道,第一条要求就是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

因此,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是对于包括航天新闻报道在内的科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从我国航天新闻报道出现的语言规范性问题和“硬伤”来看,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均有涉及,本文着重对部分案例进行剖析,给采编人员以提醒和参考。

(一)对航天与航空的词义理解不准确

在个别航天新闻报道中,有时会出现以航空代指航天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注意杜绝。钱学森曾经指出:“航空是在空气里飞;火箭已经在空气上面了,怎么还能叫航空呢?”他后来在给《航空知识》1964年1月号写的《祝〈航空知识〉复刊》一文中提出,大气层内的航行是“航空”,而大气层外的航行是“航空间”。

这里的“空间”一词与航天科研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空间”是一个意思,有其特殊指代意义。不过,“空间”一词也容易产生歧义。

另外,根据人类科技的发展水平,钱学森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宙航行”的说法有夸大之嫌。综合多方面考虑,1967年9月11日,钱学森在返回式卫星方案论证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航天”一词,此后该用法逐渐为各方所认同。

此后,经过反复考量论证,钱学森又将航空、航天、航宇的范围进一步界定为大气层以内、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太阳系以外,并译定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名词,如将“宇航员”“太空人”统称为“航天员”等。

时至今日,航空、航天的区别和含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但仍存在理解错误、使用错误的情况,需要继续引起重视。

(二)处理航天图文信息及读音存在偏差

2020年7月23日,某电视台播放《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新闻。主持人在口播该则新闻时,其背景屏幕中配发的一张航天器图片,并非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张冠李戴,闹出了笑话;无独有偶,在某新媒体发布的文章中,曾经出现用国际空间站图案作为中国空间站配图的情况,也是犯了“指鹿为马”的错误。

此前,中國研制的“神舟”飞船也曾在报道中被误写成“神州”飞船,并且不是出现在飞船刚刚获得命名之时,实属不该。资料显示,199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众多参加研制的单位之中征集中国飞船的名字,“神舟”二字脱颖而出。“神舟”有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又是中华“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各行各业大协作的成果;1998年10月,国家领导人考察在北京西北郊新建成的飞船总装厂时,题写了“神舟”二字,这个名字从此越叫越响。

在广电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报道中,要尤为注意航天专业词汇的读音问题。此前有电视台就出现了将“载人飞行”的“载”误读为上声(第三声)的情况。“载”是多音字,既可读上声也可读去声(第四声)。读去声,意思是装乘、携带;读上声,意思是记载、刊登。

此外,返回舱的最后一个字“舱”也易误写为“仓”。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5月6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进行首次试验验证的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6日在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专家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中出现异常的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和成功着陆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有多个词语重合,需注意千万不能混淆,否则极易出现报道失误的情况。

(三)对时间、数字等关键敏感信息表述不准确

由于宇航发射的高风险性,宇航发射的新闻报道一般遵循“发射前低调、任务期间控制节奏、成功后充分宣传”的原则。特别是宇航发射任务报道的时间信息,需要在报道时加以核对、补充。这一过程容易出现添加错误数字的情况,需要认真核对。

在航天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计算、使用百分率的情况。在处理这类信息时,要严肃认真对比有关信息进行充分核实,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例如,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曾谈到,目前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已实现国产化率100%。这一比率有其限定范围,在报道中不能无限放大,否则会造成夸大和失实。

在航天新闻报道中,由于其特定的高科技属性,其发展成果往往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因而也经常性地总结出以“最”为前缀的新闻要素和事实,如此也能提升新闻价值、增加关注度,但在使用时必须有权威出处及充足依据,否则极易造成差错、引发争议。譬如,曾有新闻报道中提及“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就曾引起航天系统受众的讨论和争议。因此对于可能引发争议的表述,一定要慎之又慎、严加核对,切不可为了“博眼球”出现失误,有违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原则。

此外,一些与航天相关的地名要注意核实,避免出错,如神舟飞船着陆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不能说成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南部的云岗与云冈石窟的云冈一字之差,但后者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切不可混淆。

由于航天行业的特殊性,新闻采编人员在遇到关键敏感信息时要慎之又慎、稳妥处置,还要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和纪律要求,杜绝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二、做好航天新闻报道的几点建议

笔者结合长期从事航天新闻报道的经验和体会,以及科学家、受众等对于科技新闻报道的反馈意见,对提升航天新闻报道语言规范性、做好航天新闻报道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站位把握大局

早在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钱学森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所应具备的条件: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局,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全局,懂得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要求,懂得不断学习提高。这四个“懂得”其中首要就提出站位问题,至今仍然对新闻工作者从事航天新闻报道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有目共睹,但在一些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此新闻工作者应有理性、客观的认识。航天新闻报道涉及中外比较时,要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既不回避差距和不足,也注意挖掘创新之处和亮点,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从事航天新闻报道,做好新时代航天新闻报道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因此要提高站位和思想认识,具备全球视野、较强的理论政策水平。既要有对航天科技知识较强的理解能力,又要善于将普通受众难以理解的专业内容以通俗、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因而须不断加强学习、扩大眼界,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压实责任严格把关

做好航天新闻报道,必须严格审核把关,从采、编、刊、播、校等环节,层层压实责任、环环严格要求,才能发现问题、堵住漏洞、提高报道质量。

1.严把政治关,杜绝出现方向性、导向性错误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理解掌握中国梦与航天梦的关系,全面了解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发展航天事业的思路和举措,指导具体的新闻工作实践。

2.严把事实关,不能出现虚假新闻、失实新闻

对于资料收集分析、采访对象选择、稿件采写审核、编辑校对出版等各环节,都要周密考虑、勇于质疑、仔细核对,防止因采访环节不扎实、采访对象个人片面介绍等各种原因造成虚假新闻、新闻失实,影响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3.严把技术關,避免出现文字性、基础性失误

要认真学习航天方面基础概念、基本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库,做到心明眼亮、敏锐犀利。不仅要做到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而且要针对图片、视频等严加排查、杜绝问题,还要学会在版式设计、图文设计、整体设计中巩固阵地意识、坚守理想信念。

(三)扎牢采编技能基础

加强基本功训练,扎牢新闻采编技能基础。从事航天新闻报道,要时刻强化受众意识、怀有质疑精神,敢于刨根问底,能够站在普通受众的角度思考、看待科学技术问题,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打造航天新闻报道的精品力作。

善于借力,强化专业知识支撑和智力支持。在进行航天新闻报道时,要注意采访对象选择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型号“两总”、主任设计师、一线操作人员甚至服务保障人员等都可涉及,要注重与他们深入交流,成为朋友,这将有助于新闻工作者了解航天行业更多情况、挖掘更多新闻线索。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积极顺应新时代要求,学习掌握新的媒体技术和表达方式,满足受众对新闻产品的新需要。

三、结语

要做好航天新闻报道、打造精品,新闻采编人员应秉持严慎细实的态度,确保报道事实准确、逻辑严密、措辞严谨,经得起受众和科学检验。全媒体时代,中国航天新闻报道在不断发生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但语言规范及差错防范无疑仍是做好航天新闻报道的基础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应不断学习进步、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努力成为专业领域新闻报道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郑鸣. 关于记者:郭超人新闻思考[M]. 新华出版社, 2010.

[3]《“航天”一词的由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网站,http://www.calt.com/n488/n752/c4232/content.html.

[4]《咬文嚼字》编辑部. 二○一六年度十大语文差错[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2017(2):25-25.

(责任编辑: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