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2021-12-04 05:08刘宝权
畜牧业环境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户联网

刘宝权

(辽宁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葫芦岛 125000)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和消费国,水产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养殖规模大、产量高、品种齐全,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辽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更是趋于规模化以及产业化,而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转变以往的固化生产模式,实现对养殖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因此,养殖户要转变以往的固化观念,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价值和作用,实现更大的养殖效益。

2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其以监控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并且在诸多领域和行业实现了广泛应用。物联网是连接各种物品的网络,其利用全球定位、射频识别、传感器等各种技术设备,将需要互动的、连接的、监控的物体进行动态监控和信息采集,进而形成网络生态,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的有效衔接,便于用户控制、管理和识别。

3 物联网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

3.1 养殖水域监控

在开展养殖生产中,水域情况与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密切相关,在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养殖户难以及时掌握养殖水域的各指标情况,还容易滋生各种病原菌导致水产动物患病。应用物联网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养殖水域中的亚硝酸盐含量、pH值、溶解氧以及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便于养殖户开展环境管理。同时,物联网所具备异地操作功能,不需要养殖户到现场完成操作,只需要通过远程监控就可以完成相关监控工作,节约时间以及资金成本。

3.2 养殖区域监控

养殖区域环境变化与养殖效益密切相关,养殖区域的主要监控内容包括安全环境和天气环境,例如在安全环境监控中,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可便于养殖户掌握池塘的实际情况,避免发生偷窃等安全事故;天气环境监控内容包括采集风向、湿度、温度以及水压等数据,并且根据各项数据调整养殖行为,为养殖户日后扩大生产规模奠定数据基础。

3.3 生物生长监控

水生生物生长情况关乎养殖效益,但是在以往的固化管理模式下,养殖户难以及时掌握生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为养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利用物联网能够对生物不同阶段的生长进行监督和管理,进而合理调整喂养次数和饲料用量。同时,在物联网的监控下,养殖户还能够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实行分类管理和分塘养殖,满足水生生物生长的空间以及营养需求。

3.4 加工运输监控

在水产养殖产业化的影响下,水产品销售、运输、加工以及生产环节逐渐实现一体化,而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对整个加工运输环节开展监控。例如产品包装二维码,其可以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便捷。消费者利用二维码可以掌握产品的具体信息,包括养殖厂家、保质期、生产日期以及产地等,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水产品,对促进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4 物联网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发展策略

4.1 制定行业标准

在水产养殖领域,物联网属于新兴技术,目前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制约,这种标准不统一、行为不规范的局面,会阻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因此,当地政府要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出台相应的制度和和规范,确保物联网技术应用有章可循、有据可守。

4.2 优化硬件设施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以先进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针对当前辽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当地政府要加强资源投入,对硬件设施进行优化,提升水产养殖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水平。在优化硬件设施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实现物联网与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为技术应用创设良好局面。

4.3 重视技术攻关

物联网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实现了深入应用,但是基于水产养殖行业的特殊情况,想要发挥物联网的作用,则要研发出低价值、高性能的传感器,更加适用于水产养殖领域。科研部门要加大研究力度,通过科研降低物联网的应用成本,促使其成为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4]。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水产养殖行业获得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我国辽宁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应用水产养殖中,可以为养殖户提供便捷,提升生产效能、保证产品质量,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水产品。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户联网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