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在养殖场中的重要性

2021-12-04 05:08
畜牧业环境 2021年9期
关键词:肉鸡规模化疫病

项 捷

(蚌埠依爱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蚌埠 233010)

1 生物安全的定义和内容

生物安全是畜禽健康养殖过程中,采用的动物群体管理和疫病综合性防治策略措施,是保护动物健康成长,提高畜禽性能,保障动物福利,预防各种致病因素进入养殖各环节导致传播所采取的规定与措施,同时也包括保障饲养和工作人员健康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生物安全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的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着包括养殖场的选址、建设、引种、生物安全意识、饲养管理、检疫和防疫、病原清除、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动物与动物产品安全监控及公共卫生等全过程。

2 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

近20年来,以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我国兽医相关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并且有关部门监督执法力度不够,旧的疫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一些新的疫病又不断侵入,导致家禽疾病的死亡率高到15%~20%。目前看来,我国家禽疾病十分复杂,且人兽共患病亦不断增多,危害也十分巨大,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几乎遍布全国,病况也十分复杂。

3 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规模化养鸡舍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是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鸡群的健康和减少排放、保障人的安全和健康、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等。

3.1 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规模化肉鸡舍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目标大多都是从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的角度考虑,其中鸡舍环境参数的设计是禽舍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研究禽舍内小气候环境因素与不同时期肉鸡生产性能的关系,来制定最适宜肉鸡生长的各项环境参数(如通风、湿度、温度、光照等)。这些参数的设计可降低肉鸡的饲料消耗、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最终达到较高产出的目的。

3.2 保障鸡群健康和减少排放

近年来,随着肉鸡疫病的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禽舍生物安全体系的见识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对肉鸡和饲养人员的健康等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在环境控制方面,对禽舍的改善空气质量、控制禽舍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大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力度等各环节进行研究和应用。

3.3 减少疫病发生和传播

养殖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可以有效防止养殖场外部环境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进入鸡群,减少疾病发生,还可以在已经存在病原体的养殖场内有效防止病原在鸡群内相互传播,或向其他养殖场进行传播。从当前来看,建立良好有序的肉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是切断病原传入、预防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的措施;长期来看,优质肉鸡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程序的建立,全进全出的封闭式养殖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畜禽疫病的发生。

3.4 保障人体健康

养殖场内禽流感病毒、绿脓杆菌等人畜共患病病菌污染严重,从事活禽养殖、运输、宰杀等工作的人员,家中养禽、购买禽类后家养的发病人员占比高,因此从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据统计,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病例中,从事活禽养殖、贩卖、运输、宰杀等工作的人员占6%,而养禽暴露、家中养禽和购买禽类在家饲养的人员占30%左右。根据对不同地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的监测,养殖场的病原学阳性率为0.08%~0.1%,仅次于活禽市场的检测率。

3.5 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的基本目标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代规模化家禽养殖企业也同样遵循这一目标。因此,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除了追求高的生产性能,保障肉鸡健康,防控疫病外,还看中投入产出的效果。在确保肉鸡良好的健康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前提下,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的关系,建设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高经济效益。

4 结语

随着肉鸡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模式向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的转型。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鸡舍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增强生物安全观念、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完善生物安全制度,从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及保护动物方面来防控肉鸡疫病发生发展和传播。

猜你喜欢
肉鸡规模化疫病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高生猪“保险+期货”规模化项目 山西完成首单理赔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