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结膜炎症的病因及治疗

2021-12-04 05:08尕么江永
畜牧业环境 2021年9期
关键词:结膜炎抗病圈舍

尕么江永

(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玉树 815099)

1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市场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牦牛作为一种高原物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但是在养殖中,结膜炎的发生率较高,诱发结膜炎的病原包括牛嗜血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在牛群中快速传播,而导致大量牦牛患病,为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养殖户要结合结膜炎的特点,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进而提升养殖效益。

2 诱发结膜炎的病因

牛嗜血杆菌、衣原体以及支原体在入侵牛体内后,其会快速繁殖,导致病牛患有结膜炎,如果病牛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体内病毒因子会激活,进而传染给其他健康牦牛。该病的传染速度较快,在青海地区发病率居高不下,如果养殖环境不合理,会加速疾病传播。抗病能力较差的犊牛是主要患病群体,并且死亡率较高,为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 结膜炎临床症状

在牦牛感染结膜炎后,其食欲减退、没有全身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其眼球存在化脓情况,如果处于妊娠期的母牛患病,其产奶量明显下降。随着病情的加剧,病牛开始出现眼睑肿胀、流泪、畏光等症状,角膜凸起、肿胀、充血、结膜,角膜存在大量灰色或者白色斑点。进入到发病后期,角膜厚度明显增加,并且开始出现溃疡情况,当角膜破裂后,病牛容易失明,无法正常行动和觅食,最终导致其死亡。

4 结膜炎的流行特点

结膜炎发病没有明显的规律,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发病率较高,由于夏季太阳光较为强烈,容易导致大量牦牛患病。从患病群体分析,1到3岁龄的犊牛为主要感染群体,由于其体质较弱、抗病能力不强,更加容易遭受病毒侵害。从病毒的传染性角度分析,成年病牛是主要传染群体,如果牛群中成年牛患病率不高,则会降低整个牛群的发病概率。

5 结膜炎治疗措施

5.1 西药治疗

首先,在确诊病牛后可使用2%浓度的硼酸水,对病牛患病部位清洗,使用0.9%的稀释盐水杀菌消毒;其次,使用青霉素钠和链霉素粉突破患病部位,每天坚持涂抹三次,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最后,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使用VC、乌洛托品、氯化钙以及水杨酸钠配合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控制药量。

5.2 中药治疗

当前在治疗结膜炎中,中药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在具体使用中,主要通过中药试剂,对患病部位进行涂抹和清洗,起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具体中药配方为:郁金、防风、硼砂、白矾,通过煎煮方式对清洗眼部,使用郁金、金银花、连翘、决明、菊花、防风进行煎煮喂服,通过长期使用能够缓解症状,并且起到活血化瘀、镇痛消炎以及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患病较为严重的病牛,可使用硼砂和朱砂粉末,对眼部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6 结膜炎的预防措施

6.1 注重犊牛饲养

犊牛是结膜炎的主要感染群体,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养殖户要注重优化犊牛饲养。首先,在母牛完成生产后,要保证犊牛吸食足够的初乳,可提升犊牛体质和抗病能力;其次,在犊牛断奶后,要注重补充营养,不能突然喂食牧草,会导致犊牛缺乏营养而增加患病概率;最后对犊牛的精神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诊断,在病情较轻的时候处理,可降低犊牛死亡率。

6.2 及时隔离饲养

结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牛群中会快速传播,因此,在养殖户发现病牛后,要对其进行及时隔离,并且排查其他健康牛的情况。在完成隔离工作后,要控制病牛的治疗频率,尽量间隔2~3d治疗一次。

6.3 保证圈舍清洁

圈舍脏乱差容易导致病毒快速传播,养殖户要注重保证圈舍清洁,每天定期组织人员清理圈舍,圈舍保持卫生干燥,基于青海地区的环境气候特点,可适当提升圈舍中的湿度,为牛群创设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养殖户要落实消毒工作,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对养殖场内部进行彻底消毒,尤其在发现病牛后,要每天坚持消毒,切断病毒的传播源。此外,养殖户还要做好驱虫灭虫工作,在夏季要尽量降低阳光直射的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放牧。

7 结语

总而言之,结膜炎是牦牛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养殖户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措施综合防治,保证牛群健康,提升养殖效益,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结膜炎抗病圈舍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泸水市人畜混居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急性结膜炎患者如何护理?
眼睛痒并非都是慢性结膜炎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关键
漫谈结膜炎的治疗
2007年上海生物高考卷部分遗传题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