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林造林技术及其效益

2021-12-04 12:11卢颂荣
乡村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林地成活率树种

卢颂荣

(连南瑶族自治县香坪林业工作站,广东 连南 513300)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相比普通的造林,碳汇造林突出了森林的碳汇功能,管理中增加了碳汇计量监测等内容,强调了森林的多重效益,在造林地点选择、基线调查、作业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栽植、未成林抚育、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有特殊要求。

某林场结合实际,根据碳汇林造林技术有关规定以及碳汇林生态工程建设规划要求进行碳汇林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 碳汇林造林技术

1.1 造林地选择

依照生态区位优先原则,先在重要通道、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和沿河两岸开展造林工作。认真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避免对造林地进行炼山、全垦,对原生阔叶乔灌木加强保护。依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先对具有较好基础条件、交通便利、操作简单的林地开展造林工作。碳汇林造林,主要是为了改造疏残林、低效速生丰产林和纯林,消灭宜林荒地荒山。

1.2 林地清理

在林地清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林木情况和造林地的坡度,利用垂直带状、水平带状清理方式,清理带宽度1 m。全面清理带面,保留原有乡土乔木,并将保留带设置于相邻种植带之间,不可清除保留带上的植被。杂草清理后在带间堆沤,促进其腐烂分解,以改善土壤条件。

1.3 整地

整地是造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地必须在造林工作开展的前一年秋末冬初进行,为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减少水土流失,要运用穴状整地方法。种植穴长、宽、深分别为50、50、40 cm,按照“品”字形设置种植穴。为了有效避开石头和原有树木等,某些区段应局部位移,通过随机布设或者不规则布设等,保持造林密度与规划一致。穴状整地时,分开堆放表土与心土,风化后将基肥和表土搅拌均匀,再对种植穴进行回填,回填深度为穴深的1/2,再回填心土至满穴。

1.4 树种选择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碳汇林的功能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首选具有较强碳汇能力、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首先,选择抗逆性强、稳定性好、与当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优质树种;其次,选择具有较强二氧化碳固定能力的树种,以更好地保证碳汇林的功能需求;最后,充分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科学合理地配植树种,促进其健康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充分发挥碳汇林的功能。

1.5 树种配置

在造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树种的碳汇功能,而且要综合考虑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在树种配植过程中,要结合造林地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立足当地特色树种,在确保景观设计效果的基础上,加强营造多树种立体混交林结构。为了避免树种之间相互竞争,应运用株间、行间、随机自然等多种方式营建混交林。通常,随机选择4 种以上阔叶树种来营建混交林,确保单个树种占比≤30%。例如,可以根据4∶3∶3的比例配植木荷、樟树和其他阔叶树种,或者按照4∶4∶2的比例配植木荷、红锥和其他阔叶树树种[1]。在林地的中上部和山脊部位种植木荷,在林地中下部可以种植樟树、红锥、乳源木莲、火力楠等树种。

1.6 密度控制

造林株行距控制在2.0 m×4.0 m,密度控制在1 260株/hm2。套种补植按照3.0 m×3.5 m设置株行距,密度控制在960 株/hm2,有林地段见疏加密,确保小班造林符合造林密度要求。

1.7 回土与基肥

春季造林工作开展前30 d左右进行造林回土。先回表土,再回心土。回土30%时,将混合0.25 kg 磷肥、0.15 kg 复合肥的穴土回填至高出穴面10 cm。回土后,穴面开蓄水小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1.8 苗木选择

造林时,应选择一年生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顶芽饱满、没有机械损伤、根系发达且木质化程度高优质苗木。苗木高度应在50.0 cm 左右,地径应在0.5 cm 以上。对于补植或者更新改造的林地,由于林地中生长着原来的林木,因此,补植时应选择二年生优质壮苗。在起苗和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苗木的保护,避免其遭到损伤或者失水,影响其成活率。造林苗木必须有相应的检疫证书、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检验合格证等,禁止使用来源不清、没有合格证或者存在病虫害的苗木。尽量选择当地苗木,避免长距离运输影响苗木质量,以免降低苗木成活率。

1.9 栽植和补植

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科学合理地选择林木树种和栽植时间。通常,在春季降雨后开展栽植补植工作。栽植补植步骤主要如下:①去除苗木的营养袋,保持土球完整;②将苗木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③回填细土并压实;④继续回土至穴面,压实后再回松土呈馒头状,比原苗蔸深栽2 cm以上;⑤40 d后检查其成活率,发现苗木植株死亡或存在缺株时,及时补栽。

1.10 抚育和管护

在造林过程中,第1年除草、松土、追肥工作应在7—8月进行,第2年和第3年除草、松土、追肥工作在5—6月进行,将苗木1 m2范围内的各种灌木与杂草全部清除。在初次抚育过程中,发现死株时及时开展补植工作,并每穴施入复合肥0.1 kg。为了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松土、除草工作完成后,可以在树冠两侧设置5~10 cm的浅沟,在沟中均匀施入肥料并覆土,提高肥料使用效率,进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2 碳汇林造林效益

2.1 生态效益

碳汇林造林工作完成后,林木每年生长量平均为6 m3/hm2,立木蓄积量每年平均增加6 m3/hm2。研究发现,每年森林蓄积量达1 m3时,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 t,释放氧气1.62 t。通过这些数据进行估算,完成碳汇林造林工作后,林分每年可以增加9.72 t/hm2的碳汇,二氧化碳吸收率达到10.98 t/hm2[2]。

碳汇林造林工作完成后,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有效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这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通过营造阔叶混交林,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大幅降低,并可有效减少森林防护资金投入。

2.2 经济效益

碳汇林造林工作完成后,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储备能力,1 hm2土地每年立木蓄积量增加6 m3,根据500 元/m3进行计算,每年木材储备效益在3 000元/hm2。而且碳汇林项目完成后,可以使江河两岸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特点,对当地旅游业及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 碳汇林造林建议

①在造林工作开展前期,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评估立地条件及施工难度,充分做好造林设计工作。②碳汇林造林项目的成效与造林质量密切相关,必须严格控制造林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验收,提高造林质量。③应根据碳汇林工程管理办法,将项目法人责任制充分落到实处,同时落实招投标、合同制、监理制、检查责任制、竣工验收制与财务报账制等[3]。项目完成后,根据验收报告及监理报告财务决算书来拨付资金。④对项目实时跟踪,强化绩效管理,贯彻落实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将抚育管护工作充分做好,保证碳汇林质量。⑤科学开展碳汇林生长过程中的碳汇计量和监测工作。

4 结语

碳汇林造林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设计要求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而且碳汇林造林工作完成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如果抚育资金不足,极易出现“重造不重管”的现象,影响碳汇林造林效果。相关人员应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与检验标准,因地制宜做好造林设计,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并加强幼林抚育管理,保证造林质量。

猜你喜欢
林地成活率树种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Summer Is Coming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