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21-12-04 16:59本刊评论员
人民与权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镇民生居民

☉本刊评论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立场。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实现新发展座谈会上,李小敏常务副主任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各级人大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保证人民安居乐业。5月底,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报告,正是对这段阐述的生动注解。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唯有以法治的力量加快推进,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履行人大监督职能,让民生工程更具质效。为了在常委会会议上更好地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报告,会前,相关委员会进行了深入调研,查找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发表意见看法,为下一步如何更好开展工作积极建言;会后,省人大常委会将审议意见“清单式”交办,对下一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化人大的有效监督需要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持续发力,形成更加完整的监督闭环,以实实在在的交办、督办、满意度测评打造更具刚性的监督举措。同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更应高度重视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和后续工作,将委员、代表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具体措施,让居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民生工程更贴民心。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连心桥”,代表履行职责能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起到重要的黏合剂、润滑剂的作用。例如,在具体改造工作中,当居民对某项工作的细节产生疑问时,代表及时通过履职阵地深入了解相关工作,把政府部门的考虑和居民的诉求进行双向沟通,那么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又如,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代表,在规划、设计、融资等方面出谋划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含金量,对具体承办单位也是很好的督促。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让民生工程行稳致远。随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推进,新老问题也不断积累,尤其剩下的往往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例如,居民诉求不尽相同难以达成共识、改造资金来源单一、改造后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解决深层次、“顽固性”问题,不仅需要具体工作层面的有效举措,也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例如,地方人大可以就加装电梯、房屋安全、停车管理等探索“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法治遵循;也可以通过作出相关重大事项决定,推动畅通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法律宣讲、异议纠纷调解等,广泛凝聚职能部门和居民意愿,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老旧小区改造,改建的是居住环境,考验的是法治环境的质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与担当。在推进这一民生实事的过程中,各级人大要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履职为民、担当尽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让好事更好、实事更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城镇民生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文化边城镇远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民生寄语
高台居民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