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纤维认证成效显现

2021-12-05 14:55
纺织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化纤纤维绿色

绿色纤维认证从无到有,34家认证企业走在了绿色发展的前列

近日,2020年度绿色纤维认证工作总结会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贺燕丽、高级顾问赵庆章、副秘书长付文静、副总工程师李德利,认证机构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文松及绿色纤维认证企业主管领导和联系人,以及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洪涛等近60 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化纤协会副总工程师李德利作了总结报告。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一是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如仪征化纤紧急上马熔喷布生产线,海斯摩尔、中纺绿纤等用绿色纤维研发生产医用口罩、消毒湿巾、隔离服等抗疫产品,浙江佳人、海利环保等积极组织复工复产;二是绿色发展水平获得认可,国望高科等8家企业获得工信部绿色工厂称号,再生涤纶短纤维等多种产品获得工信部绿色产品称号,海利环保获得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等;三是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水平持续提升,如德福伦等多家企业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泰和新材1 项发明专利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易染聚酰亚胺纤维等多个创新产品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0/2021,《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等;四是绿色纤维认证企业IPO 取得巨大突破,优彩环保、蒙泰高新成功登陆中小板和创业版,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通过绿色纤维认证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共享互鉴 共同进步

会上,宁波大发、中纺绿纤和新会美达,分别作为循环再利用化纤、生物基化纤和原液着色化纤的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典型,对2020年的工作成就、亮点、创新及对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了发言。

大发化纤副总经理钱军分享了绿色纤维推广的新思路:一是联手李宁、宜家等国内外知名大牌企业,共建绿色纤维产业链;二是以企业主导产品为基础,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引导客户定向使用,并在获取意见中不断改进;三是配合品牌客户制定产品标准;四是探索满足客户需求的可追溯产业链建设;五是构造宜家内部资源利用的闭环流程。对于绿色纤维认证工作下一步发展,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因材之宜,梯度利用,比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再生化纤的技术路线,如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等;二是从源头引导绿色的工业设计,从顶层考虑,如从同质设计考虑为回收利用打好基础。

中纺绿纤成立于2015年,拥有国内首条技术和全套装备自主设计制造的单线6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线,是我国第一家具有莱赛尔纤维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中纺绿纤运营部负责人薛立伟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三条产业链:一是无纺布产业链,2020年研发无纺产品13 款,包括酒精湿巾、普通湿巾、柔巾、卫生巾等;二是家纺产业链,与愉悦家纺联合开发四件套、凉被、凉席;三是服装产业链,进行衬衫、家居服、长丝围巾等产品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莱赛尔纤维的生产优势,疫情期间,中纺绿纤研发了酒精湿巾、口罩、防护服等系列抗疫产品,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线,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同时布局线下销售渠道,并远销海外,实现了从B端到C端的链接。下一步要重点推动与家纺、服装等产业链串联合作,既可适应内循环,又可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新会美达企业技术中心副总监陈伟明介绍了绿色纤维——达丽纶的产品优势:一是低碳环保,采用原液着色技术,大幅降低废水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减少化学品使用量;二是母粒分散好,色彩均匀、色牢度高;三是多色彩、功能性、差异化,开发了多种颜色、多种规格的功能性和差异化纤维,如高强色丝、抗菌色丝、幻彩纱等;四是保持高弹特性,卷曲收缩率和卷曲稳定度与常规纺纤维一致,比染色锦纶弹性提高30%以上;五是缩短交货期,生产周期仅需1天,产品交货期7 天左右。

随后,浙江佳人、德福伦、奔马化纤、锦江科技、奥神新材、仪征化纤、义乌华鼎、优彩环保、国望高科、泰和新材等绿色纤维认证企业相关负责人重点围绕2020年各自的生产情况、亮点工作及对绿色纤维认证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谈道,虽受疫情影响,2020年常规纤维的产量及效益不如以前,但是绿色纤维的产量及效益明显提升。

绿色纤维认证为绿色制造、推动绿色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高屋建瓴 绿色长青

中纺标是集标准、检测、计量、认证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是中国化纤协会授权的认证机构,负责进行绿色纤维的产品认证工作。中纺标副总经理郭文松认为,绿色纤维认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高绿色纤维产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提高绿色纤维产品质量水平,全面推动经济的发展;三是提供绿色纤维产品信息,指导消费,提高社会效益。他解读了绿色纤维认证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绿色纤维认证的流程,并总结了2020年绿色纤维认证情况。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洪涛分享了企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管理解决方案。他提出应当做好企业、产品及供应链层面的碳核算与评价分析,从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4个方面开展工作,从直接减排、节能、节材、能源替代、原料替代5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逐步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体系,支撑企业长期的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化纤协会高级顾问赵庆章表示,经过多年发展,绿色纤维认证企业队伍逐渐壮大,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的成效逐步显现。当前世界各国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随着我国逐步向“3060”目标迈进,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将承担更多的绿色发展责任。下一步,要充分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成果,积极公开碳减排数字,做到绿色、透明;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最后,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贺燕丽说道:“绿色纤维认证从无到有,攻坚克难,34家认证企业一直走在绿色发展的前列,你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我国化纤工业和纺织工业的绿色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你们点赞!”她充分肯定了2020年绿色纤维认证相关工作,一是《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入选2020年工信部评选的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标志着此项团标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现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为绿色纤维认证企业注入强心剂;二是疫情期间,绿色纤维认证企业仍然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懈努力,实属不易。

猜你喜欢
化纤纤维绿色
绿色低碳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中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郁铭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跟踪导练(一)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