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的流行危害及防控

2021-12-05 07:57田海蓉王代英杨志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治州炭疽家畜

田海蓉,王代英,杨志平

(1. 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8; 2. 贞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贞丰 562200;3. 江口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江口 554400 )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s)引起的急性、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途径感染,分为肺炭疽、肠炭疽、皮肤炭疽等[1]。炭疽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之一,属于乙类传染病,同时也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新中国成立初期,炭疽在全国流行较为严重,畜间炭疽也常有暴发或流行,在人间发病规模大,死亡病例多[2]。贵州省是炭疽流行的老疫区,虽然近年来人畜病例大幅减少,但仍需引起高度重视,对炭疽易感动物进行有效防控。现将该病的流行危害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炭疽的研究历史

炭疽的名称来自古希腊文“anthrakos”,意思是“煤炭”,是因典型皮肤炭疽的黑痂而得名。1780年Charbert首先记述了动物炭疽。1849年德国兽医师首先发现炭疽杆菌。1874年Wagner对人的皮肤炭疽和炭疽脑膜炎作了详尽记述。1876年Koch观察了炭疽杆菌的生长特性,创建了染色方法,并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技术获得炭疽杆菌纯培养物,1878年又研究发现了其芽孢及形成芽孢的条件,随后又将炭疽杆菌培养物接种于实验动物证实了其病原的致病性,阐明了炭疽发生和传播的方式。1881年Pasteur制备了减毒菌苗,并成功用于家畜炭疽的预防,从而奠定了现代细菌学和免疫预防学的基础。我国对炭疽杆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于1958年选育了人用活芽孢疫苗,1959年正式生产人用抗炭疽血清,1963年分离了炭疽噬菌体,1984年研制了兽用炭疽保护性抗原油乳剂疫苗,1986研制了无菌保护性抗原疫苗及炭疽诊断试剂盒[3]。

2 国内外炭疽的流行情况及危害

炭疽的流行曾遍及全世界,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灾难,人们认识这种疾病并与其斗争亦有100多年的历史。1607年中欧有6万人因患炭疽丧生;1870—1881年的10年间,俄罗斯因牲畜炭疽损失了9 000万卢布,仅1875年就有将近10万匹马死于炭疽[4]。1979 年发生在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炭疽泄漏事件导致100多人死亡,受害者的确切人数不明[5]。2001年美国发生炭疽杆菌生物恐怖袭击,时间持续数周,导致5人死亡,17人感染,10余座建筑受到炭疽杆菌污染,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给当时的美国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6,7]。在我国,1953年杨崇明报道了人和羊感染炭疽发病死亡的病例[8]。1956—1997年间全国共报告了11万余人的炭疽病例,并出现3个流行高峰,分别是1957、1963、1977年[9]。2005—2013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共报告3 115人感染炭疽病例,分布于19个省的299个县(区),以皮肤炭疽为主(3 044例),占所有病例的97.72%;同期共报告家畜感染炭疽暴发疫情209起,2 261例家畜发病,分布于17个省份,以牛、羊、猪的感染为主,而贵州省是我国人感染炭疽的10个高风险省份之一[10]。2016年我国炭疽病例主要集中在甘肃、四川、青海、内蒙古、新疆5省(自治区)[2]。

3 贵州省炭疽的流行情况

贵州是我国炭疽高发省份,1991年病例数占全国总病例数的47.57%[11]。1987—1996年的10年中贵州省共发病7 260例,9个地(州)、57个县(市)均有发生,占全省县(市)的65.52%(57/87),病例主要集中在黔南、黔西南和黔东南 3个自治州的边远乡村[12]。2000—2003年贵州省发生炭疽疫情32起,共285人发病,死亡12例,病死率4.21%;本次疫情中报告病死牛26头,马11匹,猪6头[13]。2005—2013年累计报告炭疽病例392例,死亡17例,病死率4.34%。 2006年发病数量最多(117例),2012年最低(2例)。疫情涉及黔西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5个地区,高发县(区)分别是册亨76例,罗甸 50例,贞丰41例,望谟41例,盘县(现盘州市)15例,六枝、织金、瓮安各11例,紫云10例[2]。2007—2017年贵州省人间炭疽累计发生104起、183例,死亡6例,涉及全省9个地(州、市),累计发病前4位的是黔西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毕节市和六盘水市,共有35个县(市、区)发现病例,发病前5位的依次为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贞丰县和六枝特区[14]。近年来,贵州省炭疽疫情控制良好,在全国发病排名逐年靠后。

4 防控措施

控制和防止炭疽发生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与免疫相结合”的原则,以“加强宣传、依靠科学、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采取“早、快、严、小”的措施,早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阻止疫情扩大。及时隔离病畜,严格禁止屠宰食用,用青霉素类等敏感抗菌素进行治疗;清理病畜的垫草、粪便和其他污染物,混合酸性消毒剂进行深埋,深埋地选择远离水源和村庄;圈舍用酸性消毒剂进行全圈消毒。对同群畜使用青霉素类等敏感抗菌素进行预防治疗,停药后观察无发病,再使用炭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对受威胁的其他动物及时用炭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病死畜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解剖、食用、售卖。与病畜接触的人员进行消毒、洗澡、更换衣服等卫生措施,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并及时就医。

新型浸梗机中烟梗由刮板式输送机构强制阻挡,从而前进速度缓慢可调,使除去杂质后的烟梗在40℃~80℃循环水中强制浸泡20~120s(可调)。浸泡后烟梗温度与水温能达到较好的平衡,同时烟梗含水率达到36.02%,能满足后续加工要求,增温增湿能力较强。表1为传统的水洗梗和新型的浸梗机应用后梗丝质量的对比分析。

5 讨论

5.1炭疽芽孢杆菌有繁殖体和芽孢体2种形式,二者对环境的耐受力不同,繁殖体形式比较脆弱,抵抗力不强,很容易将其杀灭;芽胞体对高温、严寒、干燥、化学试剂及其他不良条件均有很强的抵抗力,能长期存活于一般的自然环境下[15],这也是其在全球长久没有被消除的重要原因。炭疽杆菌会致人和动物发病死亡,病原又很难消除,将其作为生物武器更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16]。

5.2炭疽人间病例往往由畜间病例传染,2000—2006年新疆地区的84例人间疫情均是先发生畜间疫情,因屠宰病死家畜再扩散到人[17]。因此,炭疽的防控对象重点是家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疫区家畜进行炭疽疫苗免疫接种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其次,加强炭疽干预的宣传教育,禁止解剖与食用病死家畜,若发生人员感染情况需及时就医。炭疽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发病初期能够治愈,属于可治之病。在贵州省炭疽防控中,要做好黔西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毕节市和六盘水市4个重点地区的家畜炭疽疫苗免疫工作,这是对疫区人和动物防控最有效的办法。

5.3炭疽流行人群有较强的职业与年龄特点,高暴露人群多是牧民、农民和屠宰人员,被感染的概率高,且从事这些职业的大多是青壮年男性。据陈婉君报道,30~49岁的男性发病率最高,牧民和农民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88.7%[10]。

5.4炭疽的暴发通常与中性或碱性的钙质土壤有关,这种土壤易成为炭疽杆菌的“孵育区”。在这些土壤类型地区利于炭疽杆菌的生长与繁殖,并具有形成芽孢的能力和条件[18]。故在炭疽疫区进行环境消毒或对污染物处理时,应优先选择对炭疽杆菌敏感的酸性消毒剂。

猜你喜欢
自治州炭疽家畜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云雾飘渺景如画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兽医辩证治疗家畜腹泻症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
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
全国民族自治州关工委工作座谈会暨干部培训班在凉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