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善于肯定成为师生谈话的“利器”

2021-12-05 16:05石百睿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利器课堂纪律小张

石百睿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育的关键一环。每一天教师都要面对学生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幫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过程,一般都是以犯错为开端,而指出错误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否定学生错误行为为开端的,这样才能指出真实问题所在,确保学生在以后的行动中有所改变。这难免使学生在心理层面对教育行为和师生谈话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因为师生沟通过程的不顺畅,致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引发师生矛盾。对此,教师如何在沟通、谈话中,谈到学生心里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举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看看师生谈话中的“利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小张同学是一位颇具个性、有主见的男孩子,自从升入初三,他在课上的表现大不如前,在各科的课堂上,频繁出现纪律问题,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有退步,课间时间多用于出去打球,导致多次上课迟到,令家长及各科老师十分头疼。因此,我开始对小张同学进行约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规范小张同学的日常行为,然而收效甚微,问题在他身上仍然频发。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小张同学的班主任,我感到十分苦恼,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找到与小张同学交流谈话的切入点,能够让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这次谈话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教育工作屡试无果?如何才能使谈话深入触动小张同学的心里,真正影响、改变他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仔细分析他课间、课上的表现,以及他的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后,我再次认识了这个大男孩,并对他的家庭情况、交友圈进行了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小张同学的待人处事风格,也逐步摸到了与小张沟通的方法:从情感上认同,从行为上规范。小张同学是单亲家庭,平时母亲工作忙,更多的时间是跟姥姥一起生活,家里有一个4岁的妹妹,家人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妹妹身上。而小张同学正值青春期,最需要的是肯定和关注,但这个关注的度要把握好,不能过分关注增加他的负担,既不能让小张同学感到刻意为之,又不能冷落、旁观,对他置之不理。在确定谈话的基本原则后,我做好了心态上的调整,准备对小张同学展开谈话“进攻”,让他能有所转变。

由于小张同学正处于一个比较在乎面子的年龄阶段,因此,我把师生谈话的地点选择在人员比较少的地方,如办公室、阅览室等,让小张同学感到谈话氛围是轻松的。同时,注意平等对待,掌握适中的谈话距离,有时会让小张坐下慢慢地说,这样的细节让小张感受到自身受到认可和尊重,更利于为今后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谈话开始还需要一个契机,既让小张同学认为,自己得到了肯定,也让他感受到老师是从他的角度出发,为他考虑,是在帮助他,这样才能谈之有效。

通过对小张的观察,我计划从诚实品质的培养入手,先从让小张上课不迟到来做工作。有一天中午自习,几个男生由于午饭后打篮球,导致自习课迟到,其他学生都以找老师改错、去楼下体育组看运动会预赛成绩等为理由,为自己开脱,只有小张同学直接说自己打球回来晚了。这样的细节正是教育产生作用的关键点,我当时借此机会,在全班面前对说谎的男生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对小张同学的诚实行为给予肯定,同时再次强调了午自习回班的时间,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诚信教育。

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说实话远比进班早晚重要得多,也体现了我对小张同学勇于实话实说的肯定,在教育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小张同学受到肯定后的心态转变,由此也迈出了我和小张同学沟通交流的第一步。只有以信任和实话实说为前提的沟通,才会产生效果。

在之后的几次课间休息中,我继续观察小张同学的回班情况,发现他确实能按照要求,在预备铃响前跑回班里,抓紧时间准备课堂用具。小张同学从原来的拖沓和不情愿,变为了主动、利落地进入课堂状态,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接下来学习成绩不佳导致学习没成就感、没动力,就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打好这一仗,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小张同学的课堂表现,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困扰。在与各科任老师的沟通,以及在课上的细心观察中,我发现在课上他偶尔出现趴着、借文具、跟同学说话等行为,这些表现使其他老师认为,他没有认真听讲,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通过与小张的聊天,我了解了他的想法,他觉得上课只要思维跟着老师,就是在认真听讲,而行为上没有必要体现出专注的姿态。这样就产生了师生间的矛盾:老师认为,他违反课堂纪律并屡教不改;他认为,老师不理解他,产生了对老师的不信任感。这导致了他在行为上表现出:处处与老师对着干,多次违反课堂纪律。根据我对他的了解和进一步的观察,我发现:小张同学确实在跟着课堂进度进行学习,但各科成绩也确实均有退步。对此,我开始与小张同学积极沟通。

借着一次老师批评小张同学上课不听讲,其他同学看热闹、对他指指点点的机会,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批评教育的过程,需要严肃对待,而不是嬉皮笑脸地激化师生矛盾,这也是对小张同学以及老师的基本尊重,不能养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坏毛病。同时,我也找到小张同学做了私下沟通,让他说出对老师的真实看法,在沟通之中,他阐明了自身在跟进课堂但是管不住嘴说话的问题。我及时对小张同学积极跟着老师思考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并说明上课缺乏落实、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正是他成绩退步的主要原因。他对于我的分析表示了认可,并希望通过行为的改变,努力转变自我,改正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在与小张同学达成共识后,我采取了行动:一方面,通过我与科任老师的沟通,说明了小张的具体想法,并安抚了其他老师的情绪;另一方面,我带领小张同学一起找到科任老师,共同协商,想办法帮助小张同学更好地按照老师要求去做,做到课堂上认真听讲。小张同学做出保证:在课上做好落实,不随意违反课堂纪律,力求在成绩上有所提升。通过后续对他的观察,发现小张同学的行为确实改变了很多。逐渐跟上正常的初三节奏。

从小张的例子中我们能够发现,用心、细致地寻找学生亮点,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是师生沟通谈话的一大帮手,一味地批评或者劝说并不能产生实际的教育成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在师生相互信任的前提下,随时调整、改变教育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改进的办法,方能得到学生对教育的认同,把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愿我们的老师们在跟同学的沟通中更多地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内心世界,从肯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入手,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让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教育方式更有效。

(作者系北京市育才学校数学教师)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利器课堂纪律小张
今天忙不忙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巧妙的奉承
FASHION ICON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光绘利器
谁逗谁
围巾“出动”高Bigger抢镜利器!
今天忙不忙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