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现状与对策

2021-12-06 01:07朱永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甘谷县农膜残膜

朱永亮

(甘肃省甘谷县农业农村局,甘肃甘谷741200)

甘谷县是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大县,常年降水量450 mm 左右,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干旱少雨、十年九旱是甘谷县的基本县情,甘谷有着30 几年的地膜覆盖历史,近年来全县的农用地膜使用面积稳定在2.67 万hm2左右,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推广技术是当地“藏粮于技”的农业主推技术,但是由于多年大量农膜的使用,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主要探讨了甘谷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现状与对策。

1 地膜残留及回收利用现状

甘谷县是甘肃省比较早推广使用地膜的县份之一。20 世纪80 年代首先在蔬菜和玉米种植上试验示范地膜覆盖技术,20 世纪90 年代大面积应用于粮食和蔬菜作物上。1994 年引进地膜穴播小麦种植,1997 年地膜已应用到粮食、油料、蔬菜、药材等10 多种作物上,截至目前地膜推广已有30 多年的历史,地膜种植面积呈每年快速增长势头,2018 年全县农膜推广面积达到2.73 万hm2左右,用膜以厚度0.01 mm 地膜为主。近年来,在甘谷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于甘谷县地膜使用面积较大,推广时间较长,目前地膜残留量比较大。据统计,年农膜使用量2 500 t 以上,农用残膜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并对当地农业长足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废旧地膜若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将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甘谷残膜回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捡拾后堆积在田埂或田间道路上;二是将捡拾后的废旧农膜和杂草或农作物秸秆在地头焚烧,不但对环境再次污染,而且还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三是企业组织回收利用。

2 存在的难点问题

2.1 残膜捡拾困难

一是以前使用的农膜厚度较薄,使用后相当一部分在地里破碎,不好回收;二是废旧农膜比较分散,回收残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是本地推广的一膜多年多茬使用技术虽然从种植角度上来说节约地膜使用成本,也比较省力,但客观上多年多茬使用后,地膜抗拉强度和完整度进一步下降,农民捡拾起来更加困难。

2.2 捡拾成本较高,回收价格较低

在不采用机械作业的情况下,单靠人力作业费工费时,由于现在人工成本增加,捡拾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废旧农膜回收价格较低,农户捡拾积极性不高,许多人只是“大而耙之”,表面上以不影响耕种就好,没有也不愿下大力气把残膜捡拾干净。

2.3 捡拾机械化程度不高

由于受地形地势地块等因素的限制,县内绝大多数覆膜区域不适合大型废旧地膜捡拾机械作业,小型废旧农膜捡拾机械推广还不成熟,造成机械化回收率较低。

2.4 回收网点不健全

目前甘谷县在地膜种植区域已建成回收网点16 个,有效解决了残膜捡拾后没有地方交售的问题。但对于一个旱作农业大县来讲,想把县域内的残膜回收干净,这些网点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2.5 回收企业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力量薄弱

县内地膜回收主要依靠甘谷县盘安宗海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厂和其他初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以塑料颗粒外销为主,产品的附加值低且极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如何延长产业链,开发产品附加产物产出,使产品种类多样化,需要企业自身在市场中不断寻求出路。

2.6 回收工艺的限制原因

由于废旧农膜相对其他废旧棚膜和塑料回收品来说,含沙含泥量大,清洗用水量大,能耗高,与回收废旧棚膜和其他废旧塑料相比效益低,回收企业回收废旧地膜积极性不高。

2.7 群众对废旧地膜危害性的认识还不够

废旧农膜在自然界降解年限长、危害大。有数据表明,废旧农膜完全自然降解需上百年,致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5.17%,减产量为12%左右,残膜还会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导致土壤中水分上行受阻,隔断了土壤水气通道,作物秸秆与废旧农膜缠绕在一起造成牲畜误吃在胃里不消化甚至死亡。另外,农民经常将废旧农膜与杂草或作物秸秆用火在田间进行燃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以及粮食安全,但这些问题没有足够引起广大农民的足够认识。

3 发展对策

3.1 全县统一规划,建立废旧农膜回收长效机制

废旧农膜回收本身具有公益性特点,一定要站在全县“一盘棋”的角度,制定废旧农膜防治长、短期规划和年度回收方案,并结合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行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收购、市场运作、网点回收、群众捡拾”的思路,提出明确的回收目标和任务要求,按照年度任务、阶段性目标在各区域组织实施,明确县、乡、村三级责任,以村组、合作经济组织和回收网点为单位具体负责实施,同时根据农时季节定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号召广大农民一起清除“白色污染”。

3.2 加大扶持地膜回收企业的力度

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是市场调节在废旧农膜回收行业的动力源。废旧农膜有人加工就会有人回收,有人回收老百姓才有积极性去捡拾。从甘谷县地膜回收情况来看,地膜回收企业经过多年的政府扶持和项目支持,发展势头是良好的,地膜回收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生产厂房和设备较为先进,生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市场质量要求,但由于企业自身生产能力限制,目前还不能将本地区地膜完全“吃干榨净”,废旧农膜加工链条短,附加值小,投入产出率不高,利润空间有限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鼓励县内回收企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地膜有人回收的问题,县上应当组织职能部门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的资金和项目扶持,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加工工艺,延长加工链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使其能够健康运营。反过来,企业提高农用地膜收购价格,给回收网络和农民一定的让利,充分调动农民和回收网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并在今后进一步探索建立“谁生产,谁回收”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

3.3 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

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废旧收购站+回收人员”和“县+ 乡镇+ 村+ 社”等回收模式,多种途径、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回收代收代缴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回收废旧农膜,并明确和优化工作机制和兑换方法,完善“以奖代补”细则,督促专业化回收组织、企业建好交售台账,细化考核办法和奖补办法。目前合作回收体系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回收站点等各环节的联动合作模式,扶持建设废旧农膜机械化回收专业服务组织。

3.4 提高地膜机械化回收率

依托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引导鼓励建设地膜机械化回收专业服务组织。对县域内废旧农膜回收企业进行设备技术升级改造,提升地膜回收加工能力,提高地膜回收机械化水平。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引进适合甘谷县作业的微小型回收机械,充分利用微小型器械提高地膜回收效率。

3.5 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宣传力度

回收废旧农膜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重视,充分运用行政、科技、经济的手段,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短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传播方式,宣传、引导广大农膜用户科学、高效、可持续利用好地膜推广技术,在非旱作区域实行减少地膜用量,大力推广厚膜覆膜技术、机械回收、无害化处理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念,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农户环保意识。

3.6 设立农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

在县内根据作物种植分布、土壤类型、耕作模式、地理地形和种植习惯设置采样点,按照统一操作规程开展长期定位监测,采集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地膜残留量变化轨迹。

3.7 开展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

积极利用各级财政投资,争取各级科技项目,加强科技支撑,强化农技农艺融合技术联合公关,探索实用、高效的残膜污染防治新途径。开展废旧地膜残留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探索“谁生产,谁回收”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试验示范及0.01 mm 以上厚地膜试验示范。

3.8 持续完善市场化机制

残膜污染,源头在生产环节,治理在农资市场。2014 年甘肃省在全省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 mm、耐候期小于12 个月的农用地膜,这些农膜在土壤当中都易老化,容易形成残留,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和激励0.01 mm 和0.012 mm 农膜和新型可降解农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控0.01 mm 以下农膜的生产和流通。

猜你喜欢
甘谷县农膜残膜
甘谷县2020年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报告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Jenny's expedition diary
Gu Qingsheng,the guardian of Shennongjia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Design and test of clamp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al residual plastic film
甘谷县一男子冒充多重身份行骗涉案30万余元被刑拘
农膜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