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1-12-06 01:36高雪冬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诱剂赤眼蜂杀虫

高雪冬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一种对玉米具有较大危害的害虫。多年来,玉米螟一直是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更有利于提升玉米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1 玉米螟发生情况

玉米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寄生在一些植物的根茎与秸秆上越冬,冬天过后,活动逐渐频繁。玉米螟成虫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与其他害虫一样,亦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和季节以及气候关系密切,尤其是在雨季,玉米螟有大量暴发的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危害。玉米螟主要在一些长势较好的玉米植株上繁殖,夜间成虫会相互交配,交配后的1 ~2 d 开始产卵[1]。

2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措施。农业种植人员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及时对农业种植区域的秸秆与根茎进行清理,消除玉米螟的寄主。应用较为普遍的措施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创造不利于玉米螟越冬的环境,并对土地进行深耕,从根源上减少玉米螟的数量。农业种植人员还可以种植一些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玉米螟能力。

2.2 使用性诱剂诱杀。在农业生产中,性诱剂诱杀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除虫方法,利用性诱剂将玉米螟吸引到专用的捕杀器中,从而实现对害虫的诱杀。性诱剂的诱杀原理是通过清除部分雄性玉米螟,从而影响玉米螟的性别比例,达到消灭玉米螟的目的。在日常生产中,性诱剂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农业技术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使用性诱剂诱杀,农业技术人员首先要了解玉米螟的生长习性,在合适的季节开展玉米螟诱杀工作,从而发挥性诱剂的最佳效果。一般情况下,选择在玉米螟成虫羽化阶段,在大田周边每隔20 m 悬挂1 个玉米螟性诱剂捕杀器[2]。为提高性诱剂诱杀质量,农业种植人员需按照性诱剂的使用有效期,及时更换诱芯。

2.3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农业技术人员根据食物链规则,可选择一些玉米螟的天敌,通过将其引入农业种植区域,实现对玉米螟的防治。使用生物技术防治玉米螟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敌,一方面该天敌能够有效消灭玉米螟,另一方面引入的昆虫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玉米螟的防治工作中,通常以赤眼蜂作为生物防治的首选。赤眼蜂能够将卵寄生于玉米螟的卵中,从而使玉米螟的卵不能存活,达到消灭玉米螟的目的。为提高农业生产中生物防治的效果,一方面农业技术人员释放赤眼蜂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并严格控制赤眼蜂的生物密度,以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需要农业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尤其是在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时间段,不允许使用农药。

2.4 物理防治技术。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农业种植人员可在田间使用一些悬挂投射式杀虫灯。这种杀虫灯主要由灯体、灯管与防撞屏组成。杀虫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昆虫吸引到杀虫灯中,从而减少害虫的数目,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农业种植人员通过使用杀虫灯能够有效减少玉米螟的数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为玉米增产做出贡献。在使用悬挂投射式杀虫灯的时候,需要技术人员根据玉米螟的数量以及玉米种植密度,合理确定杀虫灯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玉米螟的绿色防治。通常杀虫灯之间的间隔以200 m 左右为宜。为了提高杀虫灯的工作效率,通常选择在玉米螟羽化时间段在田间放置杀虫灯。

猜你喜欢
诱剂赤眼蜂杀虫
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食诱剂作用方式及其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赤眼蜂对土沉香黄野螟的防治效果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4种不同品牌杀虫灯对遵义烟田昆虫的诱杀效果
果蝇诱剂配方筛选及田间引诱试验
“杀虫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