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研究

2021-12-06 18:14赵庭悦李永林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动态能力案例研究工商管理

赵庭悦 李永林

摘 要:通過对海尔集团1998—2021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考察“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在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阶段,动态能力3个维度(市场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变革能力)的变化及特征。研究发现:在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阶段,3个不同维度在动态能力构成中的主导作用不同,从由市场感知能力维度为主导到以创新变革能力维度为主导,实现企业平台化转型。结果表明:在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企业动态能力逐渐递增。在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阶段,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发挥主导作用,其中,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初级阶段,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正在尝试进行数字化变革,动态能力主要表现为市场感知能力,而在服务化转型及平台化转型阶段,创新变革能力占主导地位。在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能力3个维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协调整合能力的变化幅度最小。

关键词:工商管理;动态能力;案例研究;创新变革;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F 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1)06-0681-07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Haier Group as an example

ZHAO Tingyue,LI Yonglin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Through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Haier Group from 1998 to 2021,the pap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and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dimens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market perception,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y,innovation and change ability)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Internet,.The study found tha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Internet,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 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the composi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from market perception as the leading dimension to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ies as the leading dimension to achieve enterprise platform transform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process of Haier Groups integration with the Interne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in-depth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the enterprise gradually increase.At different integration stage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Internet,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play a leading role.In the initial stage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Internet,enterprises are not highly informatized and are trying to carry out digital transformations.Dynamic capabiliti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market perception capabilities.In th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and platform transformation stages,the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change is dominant.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ier Group and the Internet,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ing trend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and the change in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is minimal.

Key words:business management;dynamic capabilities;case studies;innovation and change;evolutionary mechanism

0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劳动力、资源要素短缺、产品技术含量低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引起学者及业界广泛的关注。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制造业的核心基础,引领制造业生产力的变革。美德等发达国家为响应“互联网+”时代背景,普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新范式作为制造业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建立高端制造业的智能物流系统及智能生产线,加强制造业“高位锁定”。“互联网+制造业”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促使制造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具备更强的柔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制造企业供应链革新,提升未来向中高端转型的发展格局,使之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为把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到新高度,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理念與创新潜力,推动制造企业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全面提升制造业生产方式、管理、工业设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加剧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动态、复杂和不确定性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企业在以往稳态市场环境中的静态均衡被打破,现如今处于高度复杂动荡环境中的企业需迫切构建且动态地更新调整自身资源的核心能力以获得与维持市场竞争优势,这对动态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较高要求。制造业企业需通过先进技术的获取、消化及应用,知识的管理与学习,进而提高和更新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演化经济学、组织学习、战略管理理论领域的学者对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整合、构建和重组组织内外部技能和资源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即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1-4]。动态能力理论发展至今,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演化层面,对于在实践层面企业动态能力如何构建及演化以此提升竞争优势的研究明显不足,且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研究更是少见,即制造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获取“整合、重新配置内外部机能,以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文中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制造转型的不同阶段,以制造业企业动态能力如何构建与演化以维持市场竞争力为焦点,通过选取典型制造业企业案例,对案例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与路径进行深入探索。

1 文献综述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动态能力的变化,是利用现有资源、升级和重新配置资源以产生未来优势的机制[5-6]。

TEECE等(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的一种高阶能力,帮助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整合、构建或者重置组织内外部的资源、能力、技术,获得与环境相匹配的竞争优势。之后,国内外学者对动态能力展开了大量研究。HELFAT等人(2003)提出动态能力是能力的子集,它有利于企业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7]。贺小刚等(2006)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学习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8]。董保宝等(2015)提出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地对资源以及能力进行整合、配置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它们进行重组的能力[9]。同时,学者们在动态能力相关维度的划分上可谓各持己见,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因此,对动态能力相关维度划分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就显得非常必要,表1列举了国内外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相关文献。

文中参考国内外学者的划分维度,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市场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3个维度。学者们分别从竞争来源优势、知识学习、技术追赶、创新要素及创新层次迁移、知识和组织惯例互动演化[19-25]等不同方面对动态能力的演化进行研究。尚未有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变。因此,文中以“互联网+”背景作为研究情境,深入探讨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变特征。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可知,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对制造企业的文章多为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尚未形成完整全面的体系,国外学者较多研究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问题,而国内学者研究偏向于动态能力的概念及维度方面。很少有文献对动态能力演化机理、本质特征和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此外,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研究思路尚处于理论导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指导,并未将企业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中的演化机制、路径等问题阐释清晰。梳理文献可知,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研究更是少见,也就是说关于制造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获取“整合、重新配置内外部机能,以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的问题缺乏相关的研究。文中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程度及阶段,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与路径。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方法选择针对现有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进行拓展的方向,文中旨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机制及路径进行探索性研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文中首要考虑问题。文中需对制造企业演化机制进行探讨,并且深入揭示复杂动态过程的变化特征,最后归纳总结出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纵向演进的路径。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对其进行纵向研究,描述企业实践中涌现出的新问题、新现象,提炼出解释现实现象的复杂规律,指导出研究结论[26]。因此,文中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机制及路径。

2.2 案例选择文中基于案例典型性及数据可得性这2个因素,最终选择海尔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海尔集团从最初依靠引进德国设备及技术的集体小厂发展成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型企业,成为享誉全球的家用电器制造企业。海尔集团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意识较早地开始探索企业转型变革,深化与外部协作,提升制造技术,积极响应“互联网+”战略,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逐步加大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度,从研发体系、服务体系、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变革,向开放的平台型企业转型,具有案例典型性。由于海尔集团是知名的互联网制造企业,信息透明度高,对企业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多,相关资料丰富,数据也较为完善,据此选取海尔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2.3 数据收集文中重点研究海尔集团2005年以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积极进行变革创新的情况。资料收集方法主要通过二手资料采集,为提高研究的信效度,文中從多个信息源获取信息并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满足三角印证。海尔集团官方网站的公开资料,期刊数据库研究海尔集团的学术文献,通过输入关键词“海尔集团”“张瑞敏”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相关文章,《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纸与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收集的关于海尔集团的相关报道以及公司领导层张瑞敏、杨绵绵的公开讲话及访谈记录,查阅关于海尔的书籍。

2.4 数据编码与分析数据分析方面,依据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进行转型变革的不同阶段,具体划分为“产品价值创造—服务价值创造—平台价值创造”三阶段,关键事件与对应阶段见表1。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对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的阶段过程分别采用了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明确事件的初始范畴,将初始范畴归类到动态能力的3个维度当中,从中共归纳出292个事件条目。

3 案例发现与讨论

3.1 案例发现

3.1.1 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起步阶段(1998—2004)

数字化制造是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初级基础阶段,随着二者深入融合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数字化制造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深度互联网化。1998年,海尔集团以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为突破口,建设CIMS系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双重挤压,海尔提出打“价值战”的全新理念,聚焦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海尔依靠整合全球资源,革新产品研发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系统集成能力,实施“以本土化差异产品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的国际化产品战略,将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建立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海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合作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产品竞争力。此外,通过与多家相关领域技术领先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新产品研发,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例如,与日本电器公司在视频编码与解码技术等方面进行联合研发。在此期间,为了改善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使组织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数字信息化变革,海尔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层级式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最终转变成网络化结构,以“市场链”为纽带,将职能变成流程,开启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搭建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等集成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加速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密切上下游企业间联系,通过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价值,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表2为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初级阶段的资料编码结果。

3.1.2 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阶段(2005—2012)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来营销的碎片化,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制造企业传统模式亟待改变,要求企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即用户驱动的“即需即供”模式。海尔集团提前感知到该趋势,并推出“统帅”电器,通过互联网快速获取用户个性化需求,线下快速满足用户需求。2005年,一直谋求创新的海尔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探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整合全球制造、研发、营销资源,创造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实施提升了企业对用户需求的盈利能力及响应速度,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全球化品牌。为了更适应于灵活动态的互联网环境,海尔颠覆了以往“正三角”的传统科层制结构,变革为基于自主经营体的倒三角网状组织形式,组织只需制定规则和提供资源。海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出全新网络家庭平台“U-home”,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服务模式与企业运营模式,展示网络化时代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海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成功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表3为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阶段的资料编码结果。

3.1.3 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高级阶段(2013—202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2013年起海尔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继续探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的组织结构由倒三角组织演变为动态优化的网络化组织,向开放的平台型企业转型。除了继续自主研发创新产品,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获取先进制造能力,海尔致力于员工创客化、企业平台化的方式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注重构建价值网络,建立共创共赢的生态圈,实现信息共享、互动融合、共赢增值。向外界开放COSMO平台,实现生产流程透明化,该平台连接系统内部的信息流与数据流,链接全球的一流资源,快速、高质地响应和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海尔集团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事物、用户三者连接起来,实现资源集成与共享,达到供需双侧的实时动态平衡。海尔通过构建多个互联网平台,如Hope开放创新平台、海达源平台、U+智能家居平台、众创汇等,整合自身及其他企业的制造资源及服务资源,使其不再受空间限制,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聚合模式扩大了生产及合作的可能性边界,获取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动态能力,感知、捕获最终转化价值。如今,海尔打破行业边界,实现生态“同进化”,迎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表4为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高级阶段的资料编码结果。

3.2 案例讨论根据上述对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的3个阶段的案例发现探讨,海尔集团动态能力的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如图1所示,根据3个阶段中所搜集的事件条目频次进行统计,分析海尔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及特点。

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初级阶段,海尔追求产品差异化,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海尔需表现出极强的环境洞察力,以此研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在此期间,海尔实施国际化产品战略,面对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及竞争的加剧,将企业发展着力点聚焦到提升产品的价值,以个性化差异产品满足全球用户,逐步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需要海尔抓住国际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如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的重大契机,及时感知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发生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相应举措,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对组织内部变化及时调整以及对政府相关政策的跟踪解读,需要对各方面进行感知以此推进企业进行互联网信息化及数字化建设。因此,在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初级阶段,海尔集团动态能力维度中市场感知能力较强。该阶段海尔刚开始通过建立海尔中央研究院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以此能够提升创新能力及产品研发能力,而与其他国家一流企业进行战略及技术合作也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协调整合能力相较不强。为了使组织适应数字化变革,对组织内部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尝试“市场链”管理,将组织结构转变为网络化结构,所以该阶段海尔集团创新变革能力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海尔集团较强的市

场感知能力促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维持竞争优势。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阶段,海尔抓住北京奥运会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机会,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及形象。开始一直谋求创新的海尔积极响应“互联网+”战略,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为了改进产品技术及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海尔成立开放式创新中心,整合全球科学技术及资源,以期在全球研发网络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期间企业重组和整合加快、技术升级,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升产品国际化水平。在创新变革方面,海尔集团开始探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整合全球制造、研发、营销资源,创造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了更适应于灵活动态的互联网环境,在此过程中对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颠覆了以往“正三角”的传统科层制结构,变革为基于自主经营体的倒三角网状组织形式,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因此,在这一阶段,海尔动态能力中的创新变革能力维度比较强,并且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维度也有所提高。在与互联网深入融合后企业的信息化及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信息在组织中流动更为畅通迅速,对信息的搜集工作也产生了新的渠道,所以海尔集团市场感知能力维度也进一步增强。在与互联网融合的高级阶段,海尔实行网络化战略,开始向开放的平台型企业转型。海尔在该阶段通过平台化转型及研发国际化等开放式创新方式整合全球资源,极大丰富了资源基础,实现企业内外部资金、知识、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组织改变网络职能,向外界开放组织内部的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形成工业互联网。为了能够对外搭建一个无边界的开放生态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互动融合、共赢增值,这离不开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新部署及配置。在经历深入的探索后,组织形态由倒三角组织演变为动态优化的网络组织,逐步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共创共赢生态圈。所以,在这一阶段,海尔集团的重心仍然在创新变革能力维度,而随着搭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开放平台,全球资源及用户需求能够进行快速有效地配置,达到动态平衡,因此,海尔的协调整合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采集获取信息更为便捷,信息更为碎片化,此时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感知力变得内隐,所以该阶段海尔动态能力中市场感知能力维度有所降低。海尔对创新变革能力的重视使其成功从服务化阶段转变为平台化阶段。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文中通过对海尔集团1998—2021年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其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动态能力演化的特点,揭示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文中首次以当下制造企业面临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为情境,丰富了动态能力演化研究的情境,为以后动态能力的研究、认知提供了新视角。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在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企业动态能力逐渐递增。

2)在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阶段,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发挥主导作用,其中,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初级阶段,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正在尝试进行数字化变革,动态能力主要表现为市场感知能力,而在服务化转型及平台化转型阶段,创新变革能力占主导地位。

3)在海尔集团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能力3个维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协调整合能力的变化幅度最小。从以上案例分析中得出,海尔集团在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同阶段,3个不同维度在动态能力构成中的主导作用不同,逐步实现海尔集团从服务化转型到平台化转型。关于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从由市场感知能力维度为主导到以创新变革能力维度为主导。为了抓住“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实现新兴技术下的智能制造,海尔集团亟需对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新配置资源,因此创新变革维度在动态能力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信息量大且更为碎片化,市场感知能力表现由强到弱,创新变革能力在后两阶段表现较为明显,由弱到强继续表现为强,尤其是在海尔集团开始构建价值网络,建立共创共赢的生态圈时,这种能力会逐渐内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进行创新变革能够驱动企业动态能力演化。

4.2 研究局限文中选择从“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选取3个特定维度,忽略了动态能力中其他特征维度,以后可以选择其他维度考察“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亦可考察不同阶段动态能力维度的异质性。另外,文中采用单案例研究,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仍需要通过多案例的复制和比较进一步验证。

參考文献:

[1] 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07):509-533.

[2]TEECE D 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1350.

[3]MAURIZIO Z,SIDNEY G W.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03):339-351.

[4]SHAKER A Z,HARRY J.DAVIDSSON S,P.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04):917-955.

[5]杨先明,王希元.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路径、机制与中国事实[J].产经评论,2019,10(04):46-57.

[6]KONLECHNER S,BARBARA M,WOLFGANG H G.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on managing technological change:A review,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J].Int.J.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8,76(03-04):129-150.

[7]CONSTANCE E H,MARGARET A P.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Capability lifecycl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7-1010.

[8]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03):94-103+113+171.

[9]董保宝,于东明,王侃.资源异质性与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9):53-57.

[10]EISENHARDT K M,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11):1105-1121.

[11]Barreto I.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01):256-280.

[12]焦豪,魏江,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分析: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8(04):91-106.

[13]李大元,项保华,陈应龙.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06):60-68.

[14]马文甲.开放式创新中的动态能力演化路径研究——以沈阳机床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07):69-78.

[15]郑刚,郭艳婷,罗光雄,等.新型技术追赶、动态能力与创新能力演化——中集罐箱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03):31-41.

[16]寇元虎.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7.

[17]宋砚秋,杨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产品系统动态能力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10):150-160.

[18]黄嘉涛.企业动态能力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共创体验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7,36(08):30-37.

[19]SIDNEY G W.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1-995.

[20]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02):77-85.

[21]吴先明,苏志文.将跨国并购作为技术追赶的杠杆:动态能力视角[J].管理世界,2014(04):146-164.

[22]刘立娜,于渤.后发企业的技术跨越微观机理——基于动态能力的作用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06):70-78.

[23]彭新敏,姚麗婷.机会窗口、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06):68-82.

[24]张军,金露.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路径研究——基于创新要素及创新层次迁移视角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06):939-948.

[25]刘立娜,于渤.知识和组织惯例互动演化视角下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J].管理学报,2019,16(07):1044-1053.

[26]KATHLEEN M E.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04):532-550.

(责任编辑:严 焱)

收稿日期:2021-04-10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7EGL009)

作者简介:赵庭悦(199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的学习与研究。

猜你喜欢
动态能力案例研究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