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

2021-12-06 21:27向珊珊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向珊珊

摘 要:当前,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生态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思想,可以简要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并结合现实情况,加以分析和运用,从中得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对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5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经过了一系列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现出及其丰富的內涵和意义。当前我国面对多重生态困境,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很多思想,都能为打破这种生态困境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方法。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

1.1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明确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自然界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首先,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并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并且会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其次,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为人类的生存生产提供了根本的物质资料,和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不管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抑或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进行。

另一方面,人类与自然界又是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二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类产生、依赖于自然界,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存在,但是在自然面前,人类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更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具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在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能够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能产生的东西。

1.2 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

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毫不夸张地说,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自然辩证法》当中,恩格斯就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把对象性劳动视为人和动物“最终的本质的区别”。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因为,首先,类人猿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依靠劳动的方式获取劳动产品,以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存。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古猿的脑容量逐渐扩大,发展成具有意识的生物,从而拥有了主观能动性,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劳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

1.3 和谐是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

第一,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展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自身的活动;二是环境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立足于实践产生的。在这样的观念下,马克思将自然视为人的对象性存在物,而如果没有自然环境的存在,人类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只有两者之间和谐统一,人才可以可持续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

第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马克思从很早之前就懂得在探究自然时将人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关系,并且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人们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和谐思想运用到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生态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一定会与自然环境发生对象化活动,所以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自然界的规律性进行全面把握与正确认识,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此外,还要把握好对自然界改造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

2.1 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

批判是哲学的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非常重视对现存生态状况的批判,其不仅对已有的理论人类活动进行质疑与反思,也对现实情况进行批判。批判精神一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研究中所重视的内容,他们曾明确地提出要对现存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并通过此种方式发现新世界、新事物。这种批判精神也运用到了生态方面的研究上,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特征。

2.2 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关注的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更把落脚点放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人类发展方式的剖析和反思,还是对人类、社会、环境发展前景的探索和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视野。马克思认为,和谐发展就是人类在从事实践活动时,同时做到这三者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其中,自然的发展是前提,社会的发展是保障,人的发展是目标。

2.3 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

从现实中出发,最终回归到解决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难能可贵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非常重视对现实的认识与揭露,并根据理论科学地分析,揭示现象之下的本质问题,并找到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生产关系。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的途径,希望通过实践的力量改变世界、改善生态。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

3.1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

3.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告诉我们,在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充分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改造。

乡村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对于乡村生态文明我们要制定相关科学规划,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则,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重点的位置,把握规律,从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格局。我们更应该把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前进方向,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人、自然、社会,三者一起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既是自然界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三者的发展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都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参与和努力。从宏观上看,这也是一项非常全面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也需要从整体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1.2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从现实中出发找到问题,并最终回到现实中去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可实践性,它为全球解决环境问题都提供了可实施的科学方案。可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明确生态重要性,是一件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们也应当加强生态文明思想道德教育。

在大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以对大众的绿色发展意识进行普及与强化。在我们开展一项实践之前,理论的灌输总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动用媒体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观进行的大众化传播,使得公众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一定了解,以及对绿色发展理念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绿色发展将成为全民的共识,从而由每个个体的行为举止反映出来,共同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3.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

3.2.1 发展绿色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经济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把握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对资源的利用做到高效节能,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寻找可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各种劣势与弊端;对于供需矛盾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改革与协调,努力优化配置市场资源;重视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绿色生产,以此带动消费市场向绿色低碳转型;重视绿色科技创新,重点钻研新能源技术,从源头推进经济向绿色发展。

3.2.2 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并行

经济发展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物质与精神需求,但是一味地向自然界过度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不可再生,带来不可逆的严重后果。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同时对生态环境做出改善,摒弃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而是要把生态改善放到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发展经济时候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于生态中本来就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及时进行治理和改善,发展绿色经济,改变经济增长点,从源头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并行。

3.3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政治

3.3.1 树立践行生态政治观

环境的保护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强调了这一点。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我们在此时必须采取行动,且用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确保生态红线的严格建立。生态红线一旦确立,全国上下都应当严格遵循这一标准,坚决不可以逾越半步。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充分重视自然规律,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充分把握与认知,制定生态、发展和谐共存的制度。对于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制度,我们应当进行完善,对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法律法规要做出清楚与改善,根据建立与当今现实相符合的制度规范。

3.3.2 科学决策,坚持善治与协同

在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同时兼顾科学性和前瞻性,把握住规律,建立科学决策、善治与协同并进。制定法律法规时一定要对整体有一个宏观把握,并且参考相关已有政策的制定,坚持价值原则,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追求人民需求的更好满足。坚持人、自然、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制度建设中要坚持三者的共同发展。

同时,制度的建立也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要切实建立责任追求制度建设。制度的建立也一定要考虑到每个地区的协同发展,要因地制宜地对制度进行设立。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状态,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付诸实际。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针对我国现今生态发展的问题和现状,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相结合,利用马克思的生态观指导并解决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能最终建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王庆超.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2]金瑶梅,彭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1).

[3]李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交际,2020,(02).

[4]张碩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美丽中国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3).

[5]周倩.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1).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