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史史料的分析与思考

2021-12-06 22:24郑鸿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史料日记

郑鸿

摘要:社会史是现今史学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包含了广泛的研究内容,有风俗史、妇女史、疾病史、生态环境史等方面。不断扩大的研究方面,也极大的扩大了史料的来源,不仅正史中含有丰富的社会史史料,地方志、家谱、日记中包含了众多的社会史史料。

关键词:社会史;史料;正史;日记

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社会史研究利用的史料范围也逐渐扩大,正史、地方志中的史料多用于研究社会生活史、风俗史、环境史。近来社会史研究逐渐走向微观化,日记的史料价值也逐渐彰显出来,对心态史、疾病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一.二十四史中的社会史史料

二十四史常被用作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社会史史料。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對于社会史内容的叙述非常的丰富:第十七章,介绍了婚制、族制、户口增减、人民迁徙、各地方风气等内容;第十八章,介绍晋、南北朝的社会等级;第十九章,介绍了晋、南北朝的人民生计;第二十一章介绍了晋、南北朝的人民生活。

这几章社会史的相关内容,全部取材于《晋书》、《南史》、《北史》等史书。在介绍饮食这一节时,吕思勉先生用《晋书·惠帝纪》中:“安北将军王浚遣乌丸骑攻成都王颖欲邺,颖与帝单车走洛阳。服御分散,仓卒上下无赍。侍中黄门被囊中赍私钱三千,诏贷用。所在买饭,以供宫人。止食于道中官舍。宫人有持升余粇米饭及燥蒜、盐豉,以进帝,帝啖之。次获嘉,市粗米饭,盛以瓦盆,帝啖两盂。”和《南史·徐孝克传》:“陈亡,随例入长安。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母亡后,孝克遂常啖麦。有遗粳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食焉。”两则史料,说明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饮食的不同,南方多食稻,北方多食菽麦。

《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及秦文、(孝)〔德〕、缪居雍,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孝)公徙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武)〔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巵、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襃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爲天下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段史料不仅说明了各个地区的土地肥沃状况,还说明了各地由于不同统治者造就并且遗传的民风民俗。举例了各地物产盛产情况,地理交通状况,对于研究民风民俗、饮食习惯、经济情况与经济交流,都是非常有用的史料。

二.地方志、族谱中的社会史史料

1.地方志中的史料

地方志是地方的府州县志,一种综合记录地方史事,另一种则注重于地方风俗或者是地方人物明贤的描写。一个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包含了:地图、表、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税课、职官、山川、古迹、关隘、津梁、陵墓、祠庙、寺观、名宦、人物、流寓、烈女、仙释、土产、杂记。地方志中对于自然环境的记载,可以研究生态环境史、社会经济史;其中的烈女传,是研究妇女史的重要资料;名宦、人物、仙释、是研究人物、社会等级的史料。

以乾隆《永清县志》为例:卷六舆地图第一,记载了永清县的基本情况,并附地图,记录了行政区域、山岭、名胜古迹、风俗等信息,以及整个县从唐虞时代一直到康熙年间的历史沿革;建置图第二附整个县的缩略地图,记载了本县历代设施的变迁情况;水道图第三记载了整个县的河流湖泊、堤防、桥梁、灌溉情况等,是研究河流湖泊、生态环境史的史料。自宋代以后,明清时期地方志对于本地贞洁烈妇的记载增多,是研究妇女问题的重要资料。

2.族谱中的史料

家谱、族谱在宋朝以前,对于出仕、婚姻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宋朝以后,他的文化价值增加,记录一个家族的演变,成为研究家族历史的史料来源。注意到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的第一人是梁启超,他认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家瑰宝。族谱最直观的问题就是人口,一个族谱记载了本族人口、性别、年龄、可以研究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人口增长减少问题、性别比例问题、寿命问题,是研究人口史的重要资料。同时族谱还记载家族的居住与迁徙历史,是研究移民史的史料。此外,族谱中还记载了有关女性的资料,如妻子、贞女、烈女、孝妇、节妇等,可以研究女性的日常生活内容,家庭地位,人际交往等。由于族谱只是记录一个家庭的发展变迁,资料更加详细,对于社会日常生活,普通下层人民的记载就更多,正史中的列传通常记载名宦功臣,但是族谱中的传记会对每一个男性做出记载,对于社会史研究的普通民众来说,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三.日记中的社会史史料

随着社会史向着心态史、疾病史、微观史学的方向发展,家书和日记等史料逐渐被利用起来。晚清仕宦日记中就记载了大量的日常生活、阅读习惯、人际交往、疾病治疗等内容。以往对于日记的使用多见于政治史和制度史,例如《翁心存日记》中有关于鸦片战争的记载,《曾国藩日记》中有太平天国的详细资料。但是这两部日记中同样记载了作者本人日常阅读的书籍、出行时的交通方式、游览风景后的感慨心得、以及治病带给他们的痛苦。日记中的文字平淡朴实,得以窥见晚清大背景下,历史书中的人物鲜活起来。

张德昌《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一书,利用晚清官员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分析京官的生活方式,日常开支。他整理的李慈铭日常收入支出表,分析了京官的官场积习,探讨了京官生活奢靡却又穷困潦倒的真相,透露出晚清财政制度的腐败。彭法《晚清在京高级官员日常支出管窥——以那桐日记史料为中心》一文,分析晚清高级官员的支出分为投资型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应酬型支出。这三种支出金额总和可高达上万两,几乎在京高级官员人人如此,与之相对的则是路边乞丐甚多的场景。两相对比反映出晚清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巨大,民众多生活于水深火热中。贾宏涛《医者身份与患者心态:基于常熟翁氏父子日记的一项微观医疗史考察》就介绍了翁氏父子的延医方式、医者身份、病家体验以及患病时伤感的心态。例如《曾纪泽日记》中就记录了每日身体健康情况、中西医不同的诊疗方式、陪同家中病患看病的情况、患病时的处理方式、对于健康的维护等。“是日因舌苔黄,小便赤,服西洋轻泻丸三粒,饭后又服大黄末少许。”“陪旭亭诊母亲脉,又侍疾良久,写一缄呈吴竹如杖。饭后王子樊来,陪入诊脉,又谈病良久。”

日记史料通常是个人撰写,主要记录日常的生活,这种生活化的描写增添了历史人物的“血肉感”,使得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一个个简单的名字,让大人物做到了“去符号化”,拉近了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四.小结

社会史研究的史料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正史和各类史料中的资料外,新兴的家书日记也是社会史研究的资料。由于日记多为当天记录,所以准确性较高,是很重要的直接史料。但日记通常是私人化的东西,写作时不免带有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感色彩,在研究重大历史事件时可以同其他史料对比使用。

注释

①《晋书》卷四《帝纪第四惠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103页。

②《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徐孝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528页。

③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第3255页。

④章学诚:《乾隆永清县志》,卷六至卷八,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第111-180页。

⑤[清]曾纪泽;刘志惠点校辑注:《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484页。

参考文献

[1]章学诚:《乾隆永清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2]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3]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4]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5]章学诚:《乾隆永清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6][清]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7][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

[8][清]翁心存:《翁心存日记》,北京:中华书记,2011年。

[9]张德昌:《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年。

[10]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1]贾宏涛:《医者身份与患者心态:基于常熟翁氏日記的一项微观医疗史考察》,《医疗社会史研究》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史料日记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学写假期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