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

2021-12-07 03:03杨杰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秧苗灌溉药剂

杨杰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贵州 遵义 5643000)

水稻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重视水稻种植相关技术的使用,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保证水稻的种植效果,并实现水稻优质和高产的种植目标,以此来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针对栽培技术方面,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提升技术的应用效率,可以稳定粮食的生产。

1 栽培技术要点

1.1 位置选择

水稻的种植需要对种植的位置进行选择,在挑选田地时,要选择适宜水稻生长的环境和地势,并确保充足的水源供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地,以此来保证水稻营养成分的吸收和水分的补给,为栽培技术的使用提供基础条件,确保水稻秧苗的发育和生长。

1.2 翻整土地

在选择好水稻种植位置后,要对水稻栽培土地进行翻整,做好土地的准备工作,保证水稻秧苗健康生长的基础,减少细菌的出现,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松软程度,提升水稻生产的能力,以此来保证种植的收益。

1.3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的选择会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挑选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存活率较高的品种来进行种植,还要对种植区域的现场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勘察,根据结果选择适应性较强、产量高的种子,将选择出来的种子进行试验,通过观察和检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选择发芽率高且试验效果最佳的种子来进行种植,保证水稻的产量。

1.4 种子处理

在选择完成水稻的种子品种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通过晒干的方式来降低种子中的水分含量;然后,用盐水仔细地筛选种子,把不好的种子剔除出去,以此来保证水稻种植的出苗率;最后,将剩余的合格种子进行清洗,并使用药剂将其进行浸泡,以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出现,降低损失,从而稳定水稻的种植产量。

1.5 肥料使用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施肥,可以为其提供所需的养分和肥力,稳定其生长速度,并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出现概率。在进行施肥操作时,要观察水稻具体的生长情况,并根据水稻肥料的使用规定和要求来确定施肥的剂量和次数。目前水稻施肥主要使用的是有机肥、尿素溶液、磷肥和氯化钾等肥料,效果较好。在开展施肥工作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施肥计划,并适时地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来提高施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水稻的品质,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数量,避免因施肥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的味道和口感产生影响[1]。在一次施肥结束后,若效果不佳,可以进行追肥来稳定水稻的生长。

1.6 播种操作

水稻的播种时间要根据气候温度的变化来确定,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进行播种,温度要控制在10℃左右,并在播种后使用地膜来进行覆盖,为其创造较好的生长环境。在出苗后,对其进行施肥,提供营养成分,避免出现病虫害,水稻播种时间的科学控制,可以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

1.7 培育移栽

为提高水稻的产量,需要进行水稻的秧苗培育活动,通过此方式来提高水稻的出芽率。秧苗培育前要对水稻的种子进行检查,保证种子的质量,避免因种子破损,影响种植的产量。在育苗时,还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来进行,并对秧苗进行管理,再根据秧苗生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移栽工作,从而为水稻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稳定其生长速度。在培育技术的使用上,针对秧苗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进行培育,降低此过程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缩短秧苗的生长时间。在开展水稻移栽工作时,需要分析种植土壤的肥力情况,并为其补充一定数量的磷肥,对土地进行修整,然后播种,在秧苗长出叶后,进行二次施肥,并根据叶片的情况,进行再次施肥,水稻的移栽工作主要在秧苗长出6片叶片后进行。

1.8 种植密度

适宜的水稻种植密度是水稻高产的保障,在种植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水稻种植密度进行种植,可以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要注意水稻之间的间距,并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调整种植的密度,保证水稻秧苗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并确保土壤的透气性,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稳定水稻的生长质量。

1.9 水稻除草

水稻在种植完成后,需要对稻田进行除草,除草的时间在种植后的第11天进行。在开展除草工作时,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药剂使用要求,控制除草药剂的使用,避免因其不合理的使用影响水稻的质量。通过对稻田进行除草,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水稻的营养,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

2 水稻管理措施

2.1 施肥管理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要开展水稻的施肥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首先,在水稻的返青期进行施肥,对此需要查看该时期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发育情况,通过分析和研究,确定施肥量,在此期间,主要使用的肥料为尿素,注意控制好施肥量,为秧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然后,在水稻的穗期进行施肥,主要为水稻提供钾肥,保证水稻的所需营养。还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施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来减少病虫害的出现次数,稳定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农民要认识到施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采取有效方式展开工作,并制定详细的施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促进水稻的生长[2]。另外,在施肥管理的过程中要设立专人对水稻的秧苗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秧苗,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标注,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有问题秧苗影响其他秧苗的生长。

2.2 田间灌溉

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田间的灌溉工作,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和降水情况来确定灌溉的次数,从而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其稳定生长。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在灌溉过程中的损耗,保证水稻的湿度。针对秧苗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来进行灌溉,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需求规律来对其进行灌溉,从而实现水稻的高产目标,加强对灌溉工作的控制,制定水稻灌溉方案,管理人员根据方案内容进行灌溉,保证水稻的生长。相关人员要做好灌溉过程的管理工作,对用水情况进行管理,以此来减少水分的蒸发,确保水分的供给,提高田间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水稻种植的增产。

3 水稻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水稻的病害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稻瘟病,在出现时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给农民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会从水稻秧苗的叶片开始发病,并逐渐影响整个水稻植株,最终导致水稻的死亡,其发病的症状因病情不同也有所不同。该病在出现时会通过空气进行快速的传播,迅速影响其他水稻的秧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3]。第二种是稻曲病,该病在出现时主要影响的位置是水稻的穗部,稻穗出现断裂的问题,因其受到细菌的感染而产生,会快速传播。

3.2 虫害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虫害有稻飞虱、螟虫。其中,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其虫卵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使水稻无法吸收到所需的营养成分,且不能进行呼吸,最终死亡,影响种植的收益。螟虫的虫卵会产生较多的细菌,其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食大量的水稻,其成虫会在水稻的植株上进行产卵,影响水稻的生长。

3.3 防治措施

农民要重视开展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针对稻瘟病的防治,要注意加强对细菌出现源头的控制,可以在种植前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减少细菌的滋生;开展栽培管理工作时对其进行用药,保证预防的效果,使用的药剂为三环唑等药剂,使用药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在疫病刚出现时使用富士一号,严重时使用强氧化剂进行处理,要控制好药剂的用量和喷洒的范围。在稻曲病的防治工作中,要在选种时,选择抗病性能较好的种子来进行种植,且使用2%福尔马林或0.5%硫酸铜对种子进行浸种,实现对该病的有效防治。

在防治水稻的稻飞虱时,要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避免该虫害的出现,可以利用其天敌对该虫害进行处理,还可以将柴油洒在田中提高防治的效果,或使用化学药剂,比较常用的药剂有扑虱灵和速灭威,使用效果较好。针对螟虫的防治:在播种前后,使用呋喃丹颗粒剂进行处理;在插秧时,使用晶体敌百虫,需要进行加水,并将水稻秧苗浸泡11分钟左右;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主要使用杀螟杆菌进行防治,并对水稻田间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从而保证防治的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水稻的种植需要加强栽培技术的应用,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规范标准来展开,并对其种植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问题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及时的防治,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和处理,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秧苗灌溉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无题
农民
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