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创新机制

2021-12-07 08:43令海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宁会宁县水土

令海梅

(甘肃省会宁县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总站,甘肃会宁730799)

甘肃省年降雨量较少,自然环境造成的水资源匮乏问题比较严重。会宁县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点治理地段,是甘肃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关。会宁县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地带,容易因水力导致滑坡和土地崩塌,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加上当地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的覆盖率不足,难以实现水土的有效保持。保护水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荒地变成良田。因此,会宁县努力治理水土流失,在工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

1 信息透明,体现政府职能

会宁县政府担负着治理水土流失的职责,采取了较多方式宣传和动员人们关注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透明能够让民众知晓政府的工作内容,统一思想认识。在治理工作开展之初,会宁县政府坚持信息透明的原则,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墙、灯箱等开展宣传工作,主要宣传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则、治理方法、国家的投资情况及各项优惠政策等。信息透明能够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政府的计划和策略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保证水土治理工作较好地开展下去[1]。

2 技术入股,邀请民众监督

水土流失问题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双重压力作用的结果,应用合理的技术能够有效而准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布设水平梯田、修建淤地坝等。在水平梯田建设过程中,应借助合适的机械化手段,并根据当地的地貌特点作业。同时,梯田耕作要顺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技术手段来完成耕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然环境,辅助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技术称为“技术入股”。技术入股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此外,各地水土情况不一样,当地政府可以邀请民众参与到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较好地促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开展[2]。

3 全面动员,调动一切力量

水土保持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的公益性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而且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开发治理,才能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会宁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应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让群众投身到梯田建设中。广大民众可以相互帮助,组建各种互助小组,更好地结合地理优势配合机械修筑梯田[3]。同时,做好抚育管理工作,组织专人管理种植植被。每一项工作都要责任到人,保证植被保护工作有效落实。此外,对广大群众进行广泛性的政策宣传,积极营造一个全社会参与并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

4 质量监督,规避工程风险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地方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工程质量非常关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让民众参与监督,严格把好质量关。有了民众的监督,就可以有效避免单一管理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对异常数据进行及时修正,进而规避工程风险。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农业生产环境恶化,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造成群众生活贫困,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会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应有效发挥群众的力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会宁会宁县水土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我在会宁等你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中原“水土”论
母乳喂养及产科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