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2021-12-07 09:07陆静超
奋斗 2021年19期
关键词:黑土地种粮黑龙江省

■ 陆静超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在三江平原腹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和殷切期望,黑龙江省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着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2021 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擘画了黑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一、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打破了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原有均衡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化学投入量过高、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方面。

黑土地亟待科学保护与修复治理。黑土地是极为珍贵的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环境资源,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年至400 年。连年的高产丰产令黑土地逐年“透支”,土层变薄变硬。为实现高产稳产,黑土地常年连作,农作物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不但导致土地板结、退化,更将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种业科技研发能力有待提升。我国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突破性自育新品种仍较为匮乏。商业化育种体系亟待完善,尚未建立起选育、繁育和推广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农业生产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仍制约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黑龙江省是农牧业大省,也是用种大省,种子供应已做到有保障、风险可控,但玉米、蔬菜等种源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一旦出现断供情况,必将影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质量效益。

大机械收割 国徽/摄

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推高。随着土地、劳动力及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种粮成本持续推高。较高的生产成本导致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低位,对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不良影响。除需在种粮方面控制成本外,农民在存粮、售粮等领域也面临着不确定性。粮食生产的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危及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海外贸易风险增加。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发生深刻改变,粮食海外贸易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以大豆进口为例,2020 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033 万吨,首次突破1 亿吨,外贸依存度达86.4%。中国庞大的需求带动全球大豆价格同比上涨20%至30%,进口风险进一步增大。此外,近期玉米的价格也出现波动性变化,易引发植物油和饲料粮的供应风险。我国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巨大购买力,但却仍未取得与贸易地位相对应的话语权与定价权。

二、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0 年位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1%。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为国家应对粮食风险、稳定社会大局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藏粮于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总耕地面积约2.78 亿亩,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黑土区的核心,黑土区面积占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的56%。我们要深刻认识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好国家关于东北黑土地保护的一系列规划。一要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秸秆覆盖还田和轮作休耕等保护利用模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二要实施农业“三减”行动,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要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保持使用量负增长,发展有机肥替代技术。三要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发展农田水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力争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藏粮于技”。“藏粮于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在耕地和水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应当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大重大项目技术攻关,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一要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应强化种业创新,大力发展粮食育种技术,重点突破基因深度挖掘、品种和质量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应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竞争优势,提升大豆、玉米单产水平和质量水平,提高生猪、奶牛等的营养和质量水平,确保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力争到2025 年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二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支持粮企与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发展战略性生物技术产业,以市场和农户需求为导向,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的难题。三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农业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惠农富农。在粮食库存充裕条件下,应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由以往只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附加值。推进大豆和玉米等作物合理轮作,扩大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积极发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精深加工产业。黑龙江省的粮食加工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原字号”“初字号”产品较多。近年来,黑龙江省将农产品加工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加大粮食加工领域大型龙头企业落地力度,力争到2025 年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突破万亿元大关。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注重满足消费者营养、便利、绿色等多元需求,培养品牌营销思维,在保障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坚持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导向,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构筑种粮补贴、信贷保障、保险支持“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完善大豆和玉米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补贴,提高补贴精准性,向粮食生产者、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倾斜,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稳定种粮补贴,让种粮农民有合理收益。应不断完善粮食保险、期货等补贴措施,使其逐步取代价格支持等补贴措施。2021 年6月,为缓解主要粮食作物农资价格上涨问题,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200 亿元。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广兰西土地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实现更多小农户与现代大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让粮食主产区经济有收益。

参与全球粮食治理,提升话语权。在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应立足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全球粮食规则制定和区域粮食安全治理,把握国际市场主动权,提高粮食产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北大荒集团等大型粮商深度参与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提升农产品国际定价权;支持大型粮商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世界粮食主产区建立仓储物流设施,提高对全球粮源的掌控能力。世界粮食生产蕴藏巨大潜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依托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平台,带动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农业合作,推动我国粮食产业国际化升级,实现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的飞跃。

猜你喜欢
黑土地种粮黑龙江省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画画就如种粮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黑土地上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