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觉型学生政治课堂调查研究学习效果
——以福州晋安区中学为例

2021-12-08 03:25潘建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卷作业课堂

潘建清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2)

动觉型是学习风格中的一种。在当下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理念下,教师应充分考虑动觉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所有的学生都吸引到课堂中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福州市晋安区五所中学(福州第七中学、福州第十中学、福州鼓山中学、福州第二十中学、福州宦溪中学)学生在完成《学习风格测试表》的基础上,数据显示有29%即980 名学生属于动觉型学习风格。在对这类学习风格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调查问卷以单项、多项选择题为主,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的活动方式、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有效课堂的期待等几个方面精选编制问卷。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州市晋安区五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三六个年段学生中,通过《学习风格测试表》筛选出的980 名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

(二)调查方法

“提高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政治课堂学习效果的研究”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软件,要求学生针对自身情况如实填写问卷,采用无记名提交的方式,问卷星后台自动统计,准确度和真实性较高。

二、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您的政治学科成绩一般是多少(百分制)?调查显示:学习成绩在90 分以上的无,80-90 分之间的为4.08%,70-80 分之间的为24.49%,60-70 分之间的为41.84%,60 分以下的为29.59%。

分析: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运用能力的标准之一。调查中近30%的学生政治成绩不及格,这是一个值得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是教学知识本身的难度大?还是课堂教学不能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对于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引导,要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和对进步的需求。

2.在政治课堂学习中,您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调查显示:能够自主学习的为40 人,占4.09%;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为350 人,占35.71%;以探究、活动教学为主的为530 人,占54.08%;其他为60人,占6.12%。

分析:没有探究活动的课堂是毫无生气的课堂,提问缺乏艺术性和启发性同样是失败的课堂。从调查情况看,一线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出有艺术性的问题以诱发学生思考,或创造机会让这类学生能够提出心中的疑问,并各抒己见,以发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3.你觉得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内容?调查显示:当堂听懂、掌握内容80%-100%的人数是250 人,占25.51%;能听懂、掌握内容60%-80%的人数是670人,占68.37%;听懂的内容较少、掌握内容50%以下的人数是60 人,占6.12%。

分析: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上掌握听课效率的高低[1]。调查问卷显示,有6.12%的同学选择掌握内容为50%以下,这反映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如何调动动觉型学习风格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是个现实问题。

4.干扰你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哪些?调查显示: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的为120 人,占12.25%;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知半解的为340 人,占34.69%;不注意研究学习方法、规律的为480 人,占48.98%;教师教学模式较单一、没有因材施教的为40人,占4.08%。

分析: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重要保证。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现象,不仅要求学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要求教师发挥好该有的引导作用。

5.你认为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动觉型学生的学习(多选题)?调查显示:学生认为需要相应药物理疗的人数为130 人,比例为13.27%;多参加活动的人数为510 人,比例为52.04%;需要教师的表扬与鼓励的人数为750 人,比例为76.53%;其他要求的人数为260,比例为26.53%。

分析:动觉型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喜欢通过双手和整个身体运动进行学习,如动手操作、做实验、小组讨论等。在问卷调查中,有13.27%的学生觉得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理疗,但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要多参加活动和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6.你认为教师平常授课能否激发求知欲?调查显示:认为教师平常授课能够激发求知欲的学生为310 人,占31.63%;一般的为550 人,占56.13%;很难的为120 人,占12.24%。

分析:求知欲是人类内在的精神需要,能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查结果值得一线政治教师深思。

7.你的教师通常用怎样的方式关注你?调查显示:课堂上常被提问的学生为340 人,占34.69%;课后练习常被辅导的为120 人,占12.25%;与教师有眼神交流、目光关注的学生为480 人,占48.98%;被教师关心生活和学习过程的学生为40 人,占4.08%。

分析:根据上述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和重点仍需提高,要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感,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探索精神,在课外辅导中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8.教师在授课中是否经常让同学们讨论问题,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调查显示:选择“经常这样做”的人数为500 人,占51.03%;选择“很少这样做”的人数为310 人,占31.63%;选择“几乎没有这样做”的人数为170 人,占17.34%。

分析:在课堂上,动觉型学生一旦没有发挥出他特有的优势,就会感到痛苦,甚至排斥上课,如此,谈何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实践能力、人格等的全面发展[2]。

9.你通常能否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能独立按时完成的人数为460 人,占46.94%;不能的有520 人,占53.06%。

分析:独立完成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考量标准之一。从问卷情况来看,作业的布置就需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高质量、有弹性的问题,更要从源头上入手,帮助学生弥补这些缺点,倾注更多的关爱。

10.若不能完成作业,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没兴趣做的学生人数为212 人,占21.63%;太难、不会做的人数为603 人,占61.53%;太简单、不想做的人数为165 人,占16.84%。

分析:从统计情况看,作业对少部分优生来说简单,而对大部分中等生、学困生来说,则超出知识、能力,这反映出平常教师作业布置的质量和效果都不佳。所以,针对动觉型学习风格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的内容要更注重操作性和启发性,作业的难度也要注重层次性和灵活性,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树立信心、挑战自我。

11.如果作业分成A 级(基础巩固型)、B 级(能力提升型)、C 级(探究拓展型)三个等级,你更适合哪种等级的题目?调查显示:选择A 级的学生有350 人,占35.71%;B 级的210 人,占21.43 %;C 级的420 人,占42.86%。

分析:作业设置的难易度关乎学生完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心理素质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调查情况,教师布置作业应以基础性、全体性和发展性为原则,处理好作业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12.你的教师是否经常引导同学们进行课外阅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调查显示:选择“经常有”的为240 人,占24.49%;“比较少”的为490 人,占50%;“几乎没有”的为250 人,占25.51%。

分析:根据问卷情况,反映出了应试教育、校园安全、经费投入、家庭和社会关切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对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素养提出要求。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实践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制度,广泛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把动觉型学习风格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13.你希望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考核你的学习效果?调查显示:选择“考试成绩”的学生人数为120人,占12.24%;选择“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的人数为310 人,占31.63%;选择“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的为550 人,占56.13%。

分析:根据问卷情况,不仅要从教师角度,更要从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角度,逐步落实对师生评价考核机制的调整,希望能有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去激发师生不断成长,这样才有助于营造平等和谐共促的教学氛围,为师生的个性化成长做好机制保障。

三、反思与总结

(一)不足之处

1.学生对目前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教学工具的使用上。这说明不少教师教学方式仍相对单调,同时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创造性被忽视。

2.在目前大班制教学中,班级内部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有,但教师无论从问题设置、作业布置、学习要求上都是全班统一,没有做到量力性原则中强调的因生施教,而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往往被忽略,他们对任务的完成通常是被动的、应付式的。

3.课堂教学中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较低,对于情景、问题的剖析和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真正动起来的机会很少,很难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和提升成就感。

4.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引导学生们涉猎课外知识或参加实践活动,书本的知识只停留于理论层面,很难在实践中得以感受和验证,这对于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更难以真正融入课堂,享受知识的美妙和魅力。

5.师生的评价考核机制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容易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非知识因素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同时也模糊了学生本该具有的学习动力,因此,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待提出和落实。

(二)“四性”措施

1.目标制定的兼容性。制定教学目标在依据课标的同时,必须以学生、教材为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做到:了解学生的学情,做到因生施教;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灵活施教;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风格,努力改进不足之处,做到扬长避短[3]。

2.教学内容设置的活动性。针对以触摸为主导的动觉型学生,一方面可设置教学方式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前问卷小调查、课堂调查展示、演讲汇报、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情景展开教学;另一方面可设置教学手段活动性,利用信息化多媒体融合技术,比如,希沃白板的游戏设置工具。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让教材知识生动起来。

3.学生参与的实践性。初中政治课是学生品德与法治教育的理论课。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政治课堂社会化既是符合陶行知“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又是动觉型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研学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劳教所,参加法治中心论坛等,开拓学生视野,内化知识,同时提高动觉型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单一的成绩评价机制对动觉型学生是不太公平的,动觉型学生需要更多元化的评价,这就要构建能够促进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针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进程、表现特征及整体效果,动觉型学生可采用过程化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方法及多元化评价方法[4]。

猜你喜欢
问卷作业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问卷网
作业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