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21-12-08 03: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病症家属小儿

时 月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儿科病房,辽宁 阜新 123000)

急性腹泻在小儿群体当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多发生在婴幼儿群体当中,是儿科患者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消化道综合征。有研究认为小儿腹泻病可以在任何季节发生,主要以夏秋季发病最多[1]。病毒性腹泻一般主要是在秋季末发生,细菌性腹泻主要在夏秋季发病,腹泻发生的原因存在差异,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2]。有临床研究证实,小儿急性腹泻存在较大危害,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能会导致儿童身体出现营养障碍,甚至使其生长发育受限,严重时危及到患儿生命安全[3]。这种病症在6~24月龄的婴幼儿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因为患儿的相关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消化酶和胃酸分泌量不多,如存在喂养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这种病症发生。现如今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干预,为促进患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指导。本文主要评价全程护理应用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调查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设置观察组:调查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设置对照组:调查对象为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另外5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本文观察组患儿男26例,女24例,对照组患儿男25例,女25例;观察组患儿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1.86±0.45)岁,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1.85±0.46)岁。本文两组患儿均被诊断为小儿急性腹泻病,诊断符合该病症的标准,所有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和出组标准 入组标准:①所有患儿经过诊断均被确诊为小儿急性腹泻病,诊断符合该病症的诊断标准。②所有研究对象存在有完整实验室检验依据[4]。③所有调查对象为轻度或中度腹泻患儿。④所有调查对象没有血液系统疾病,也没有肝肾等相关严重的器质性损害。⑤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营养良好,无全身感染情况。⑥本文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出组标准:①慢性腹泻和其他腹泻情况。②合并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的患儿。③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等相关病症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患儿。④存在神经功能异常的患儿。⑤合并重度脱水表现的患儿。⑥合并恶性肿瘤的患儿。⑦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文的研究工作而退出研究组的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需每日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存在发热严重表现,需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对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颜色和大便量等进行记录,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化验。如存在脱水情况,需要通过采用口服补液的方式进行干预,还要注意缓慢喂服,不能温度过高。重度脱水患儿应立刻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对其补充血容量,避免输液过快,防止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严格进行床边隔离措施,及时对相关污染的床单和衣裤进行更换。同时对患儿选择肠道保护剂,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肠道抵抗力。在进行抗生素更换以前需严格掌握相关用药指征,给患儿应用针对性止泻药、胃肠菌群调节药、生物制剂时,需强化对其巡视工作,并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改善等。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①健康宣教:对患儿的监护人介绍急性腹泻病的相关知识,在患儿病情稳定以后进行相关的护理指导方法的传授。如果患儿父母记忆力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方法来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对手机视频、电视、健康宣传手册、医院的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反复健康宣教,使患儿的监护人能够掌握急性腹泻的发病特点和诱因,并对治疗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对提升整体的预防措施发挥了重要的意义。②心理护理:年龄较小因为腹泻等相关症状容易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状况较差,患儿心理也存在着一定不良反应,但因患儿年龄较小,不能进行主观表达,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最佳性选择。可以多与患儿进行交流,采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拉近和患儿之间的距离,对患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的时候要保证动作轻柔,语言温柔,面带微笑等。患儿家属一般也存在着焦虑和担忧的心理,所以强化对患儿的家属心理护理,确保患儿家属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能够听从医师和护士的安排。③药物干预:许多患儿家属对于药物的相关作用都不熟悉,护士要讲解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告知患儿家属,益生菌能帮助患儿改善肠道的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细菌毒素对肠黏膜的损害。蒙脱石散能够对肠道内的毒素进行固定,还能修复消化道黏膜,对提升黏膜的防御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叮嘱患儿家属定时定量为患儿用药,观察患儿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存在有不良症状和表现,如果存在有意外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干预,告知患儿家属用药过程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等。④饮食护理:患儿发病之前通常以母乳喂养为主,很多患儿不宜断奶,但是在进行喂养的过程中,喂奶量应适当减少,可以进行混合喂养或者奶粉喂养,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喂养量的调整,以便于防止患儿胃肠道负压增加。辅食中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⑤身体护理:确保患儿入院的床单干燥整洁,减少噪声对患儿的影响,定时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对患儿进行腹部保暖,冬天时要增加衣物,每日对腹部进行轻轻按摩,以便于改善胃肠道运动功能。在患儿大便之后应进行温水清洗,选择柔软的纸巾进行擦拭,在洗净以后通过消炎软膏进行涂抹,帮助患儿进行胃肠道运动功能的改善。每日选择红外线、电磁波进行臀部照射。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有效率:如患儿治疗后,3 d内排便次数、粪便的性状恢复正常,相关临床症状消失说明护理显效;如治疗后3 d内排便次数和排便性状趋于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说明护理有效;如果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说明无效。注: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②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消化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脱水、血便等。③康复指标:主要统计两组患儿的大便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④生活质量:利用改良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所有患儿的生活质量,主要从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项指标进行评估。每项指标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的生活质量越好。⑤满意度:统计所有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共涉及到20个题目,每个题目均涉及到“很差、较差、一般、满意、很满意”5个选项,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为20~100分。其中如果评分超过90分,则为非常满意;评分在80~89分为满意;评分在60~7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以IBM SPSS 26.0软件PC端开展统计计算。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经[n(%)]表示,实施秩和检验,统计U(Z)值;消化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脱水、血便等经过[n(%)]表示,实施χ2检验,统计χ2值;大便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资料经()表示,实施t检验,统计t值。以上统计学结果均以“P<0.05”为阈值,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60.0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并发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30.0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康复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大便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康复指标比较(d,)

表3 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康复指标比较(d,)

2.4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儿在生活质量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满意度 观察组(48例,占96.00%)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占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家属经过不同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多发于秋季的具有季节性发病特点的临床病症。有研究认为大部分患儿都是通过轮状病毒感染导致发病,这种病症的潜伏期为2~4 d,3岁以下群体的婴幼儿是最常见的发病群体,全球发病人数已超过8亿[5]。婴幼儿年龄相对较小,胃肠道功能发育并不完全,这样就会使得患儿的胃肠道抵抗能力不佳,来自母体抗体逐渐降低,导致患儿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6-8]。

本文得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大便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观察组患儿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对小儿急性腹泻病进行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在进行对症干预的同时也要促进相关的护理配合,这样才能够尽快促进症状缓解,使患儿病症恢复。本文通过全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优质护理,系统全面性对患儿的相关症状进行掌握,配合有效护理指导,能够使患儿家属认识到这种疾病的相关情况,护理的过程中全方面的积极配合,对促进疾病缓解和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本文结果能够证明对患儿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9-10]。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全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对患儿的影响,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症家属小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青春期病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