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药理分析

2021-12-08 03:24谢明婕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肺心病难治性

谢明婕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西药局,辽宁 大连 116000)

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其中地高辛联合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疗效可靠并可作为一线药物选用,但其临床疗效仍不理想[1]。卡托普利(CPT)在80年代早期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传统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慢性肺心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不佳[2]。本研究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笔者研究了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药理,并选取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利尿、吸氧以及改善心功能等措施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病程4~12年,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6.00±3.20)岁,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BMI 19.2~28.3 kg/m2;试验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病程5~11年,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89±3.18)岁,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9例,Ⅳ级10例,BMI 19.9~28.1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以比较。本项研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未对常规综合治疗如抗感染以及限盐、利尿、强心等治疗无效的患者。②无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并且无意识及明显的紫癜性反应,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4.1~5.4 kPa、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 kPa的患者。③无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的患者。④无对氨茶碱等解痉药治疗哮喘无效的患者。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尿、吸氧及改善心功能、控制感染并保持气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并保证每日身体能量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应用卡托普利(上海石贵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Z-H31022422),13.0~13.5 mg/次,每日4次,口服,15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 显著: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中症状基本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 评分标准,临床疗效评分判定,症状分级评分,不良事件评分比较。心功能分级评分标准,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修订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分级评分。心功能0分为患者有心脏病,但患者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患者进行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心悸、气短或心绞痛,通常称患者为心功能代偿期。心功能1分为患者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患者静息时无不适,但患者平时一般活动时,会出现疲乏、心悸或心绞痛,亦称轻度心力衰竭。心功能2分,患者心脏病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导致的上述症状,为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为3分为心脏病患者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患者休息状态下也可存在心绞痛症状,并且患者体力活动后,会加重,为重度心力衰竭。美国心脏病学会对临床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根据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临床客观检查,心功能划分标准:0分为患者无心血管病,客观证据分为有轻度心血管病变。1分为患者有中度心血管病变的客观证据。2分为患者有重度心血管病交的客观证据。

1.4.3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分 评分标准:0分为患者治疗后,患者心肺功能提高2级,患者心功能达到1级,安静状态下,患者存在咳嗽、呼吸困难、患者发绀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肺底偶闻及少量细水泡音,患者腹水消失,下肢浮肿消失,心率降至110次/分以下,体质量减轻,末梢循环改善;1分为患者心肺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级,患者上述症状减轻;2分为患者治疗后,患者心肺功能无明显变化,患者病情加重。疗效判定标准:0分为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酶及血液流变学,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良好。1分为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酶、血液流变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症状分级评分,2分为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酶、血液流变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均有调整。0分为患者存在中等度劳力性呼吸困难,一侧肺底啰音,下肢浮肿,右肋下小于等于1.5 cm,肺淤血征。2分为患者存在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重度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存在双侧肺底啰音,下肢浮肿,颈静脉零度水平2 cm以上,患者间质水肿症。3分为患者心力衰竭比其他情况更加严重。

1.4.4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 试验期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无论患者是否用药有关均应记录,患者服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下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等,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加重,患者出现低血压,或出现血管扩张作用,如患者头昏、晕厥等,患者心动过缓化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服药后分别记录上述指标,包括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临床检测指标、患者心脏病严重程度,以临床客观评价患者安全性,患者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致命或延长住院时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无先天性畸形,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量,安全性评价计算不包括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果患者较易忍受,或患者引起轻微不适,不影响患者生活,则为轻度不良反应。折算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不良事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组间行χ2检验后用[n(%)]表示;计量资料通过组间行t检验后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n(%)]

2.2 临床症状评分 试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评分标准、临床疗效评分判定、症状分级评分以及不良事件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是由患者肺组织、肺动脉或胸部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病理改变,肺血管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压增高[3]。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常规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变或进行性加重[4],其中神经内分泌因子长期过度激活为难治性心力衰竭,且年龄是导致血管逐渐老化的主要原因[5]。在慢性肺心病中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多器官以及多系统疾病或功能性退行性改变[6]。因此采取有效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卡托普利是一种新型的ACEI药物[7]。首先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患者外周阻力降低并使动脉扩张,兴奋性激酶-前列腺素系统使静脉扩张来最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8]。另一方面,卡托普利能减少水钠潴留并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来增加心脏的输出量,使肺血管扩张及肺动脉压降低[9]。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并加重右心后负荷,导致右心功能受损[10]。同时,患者还存在左心功能损害,特别是对严重患者,多为完全性心力衰竭,而对于心力衰竭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交感神经系统损害患者[11]。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是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并成为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形成的重要因素[12]。因此,调节神经内分泌及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心脏负荷是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卡托普利代表的ACEI是8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血管扩张剂,应用于临床其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RAA(包括心肌和血管壁RAA)来增加缓激肽和前列腺素E的浓度,从而扩张动脉和静脉及降低肺和全身循环阻力。降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水钠潴留,从而降低心力衰竭前后PAH和心脏负荷来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肺功能。

闫建利[14]在分析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中发现,卡托普利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同。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肺心病难治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