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08 03: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癫痫

陈 磊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慢性疾病[1]。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功能短暂障碍,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2]。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癫痫总体发病率约为7.0%,年发病率28.8/10万,且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约为4.6%[3-4]。预计我国目前有9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增病例40万起,癫痫已成为神经内科第二大常见疾病,仅次于头痛[5]。由于癫痫患者大脑异常放电起始位置和传递方式不同,发作时临床表现具有复杂多样性,常见表现如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等。接受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的癫痫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且50%~60%的患者持续2~5年治疗仍有痊愈的可能[6-7]。探究一种安全可靠的抗癫痫药物一直以来都是重点话题,本研究即通过对照分析探讨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正规治疗的80例癫痫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入组患者均符合癫痫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与目的知情,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主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疾病者。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6~62岁,平均(37.52±4.31)岁;病程时间2个月~10年,平均(3.34±1.12)年;癫痫发作频率1~7次/个月,平均(5.32±1.15)次/个月。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6~65岁,平均(38.04±4.46)岁;病程时间1个月~10年,平均(3.52±1.10)年;癫痫发作频率1~8次/个月,平均(5.67±1.22)次/个月。为保证研究可比性,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项目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经会议讨论获得审核批准以及相关部门配合支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95,规格:500 mg×30 s]口服治疗,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儿童初始剂量每日15 mg/kg,最大维持剂量每日600 mg;成人剂量每日20~30 mg/kg。疗程6个月,随访1个月以上。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开浦兰,UCB Pharma S.A.(比利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0253,规格:0.25 mg×30 s],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11岁及以下儿童或体质量不足50 kg者,初始剂量10 mg/kg,每日2次,观察患儿耐受性和临床效果,增加剂量至30 mg/kg,每日2次,每2~4周调整剂量10 mg/kg,尽量应用有效的最低剂量;患儿体质量50 kg以上剂量与成人相同;12~17岁青少年及成人,体质量50 kg以上者,初始剂量500 mg/次,每日2次,观察患者耐受性和临床效果,可增加剂量至每日1500 mg/次,每日2次,每2~4周调整剂量500 mg/kg,尽量应用有效的最低剂量。疗程6个月,随访1个月以上。

1.3 疗效评价 ①观察并记录治疗前1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记录每月平均癫痫发作次数。②评估两组药物治疗效果[4]:显效即治疗6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至少75%;有效即治疗6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50%~74%;无效即治疗6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不足50%或无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头晕、嗜睡、胃肠不适、肝酶提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平均(5.32±1.15)次/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5.67±1.22)次/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0,P=0.191);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2.03±0.82)次/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4.11±1.13)次/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2,P=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观察组治疗显效28例(70.00%),有效11例(27.50%),无效1例(2.50%),总有效率97.50%(39/40);对照组治疗显效15例(37.50%),有效16例(40.00%),无效9例(22.50%),总有效率77.50%(31/40)。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45、18.286,P=0.000、0.000)。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头晕、嗜睡、胃肠不适、肝酶提升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癫痫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根据其发作表现划分为部分性/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不能分类的发作,近年新确认的发作类型还有肌阵挛失神、负性肌阵挛、眼睑肌阵挛、痴笑发作等[8-9]。根据引起癫痫的病因不同,可分为特发性癫痫综合征、症状性癫痫综合征以及可能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都与癫痫发生机制存在一定关系[10]。现已明确的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产伤、脑积水、脑血管疾病、脑萎缩、脑部发育不全等。

癫痫频繁发作还可损伤患者机体脏器功能,特别是神经系统。在一般情况下,临床采用长期药物治疗方式以控制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延缓病情进展[11]。相关研究指出,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GFAP过度表达,抑制癫痫样放电,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脑电图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相关研究从静息态功能成像角度证实了左乙拉西坦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有效性[14]。由此可见,左乙拉西坦对治疗癫痫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使其脑活动减低,并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丙戊酸钠是抗癫痫常用药,既可单药使用也可联合治疗,其本质为缓释制剂,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发挥药理作用。丙戊酸钠一方面可与血浆及脑中丙戊酸浓度相关机制直接发挥药理作用,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参与大脑内丙戊酸盐代谢过程间接起效,可降低患者睡眠中间时段周期,同时增加慢波睡眠时段[15-16]。左乙拉西坦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传统抗癫痫药物不同,主要对神经递质或受体产生抑制和作用,且不会影响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钙通道,尤其对癫痫部分性发作和无惊厥的全身性发作有显著效果。左乙拉西坦在进入脑部后在突触囊泡蛋白2A发生作用,且与Sv2A亲和力较高,协同作用实现抗癫痫作用[17]。另外,因其有效率与中毒量相差较远,在临床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将上述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安全性好[18-19]。此外,药物剂量应视个体情况而调整,从低剂量逐渐增加至有效治疗剂量[20]。除了上述西医治疗外,中医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左乙拉西坦联合中药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指标,且安全性较高[21]。本研究未对中医进行研究,还需今后扩大样本例数,增加研究范围。本研究观察组不良反应极微,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与左乙拉西坦显著抑制脑深部核团脑电图有关,该机制可有效抑制起源灶,不影响神经细胞通道,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综上所述,相较于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可有效降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临床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癫痫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