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12-08 03:24王银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胰岛素饮食血糖

王银光

(长海县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599)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1]。该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若未及时得到治疗,还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2]。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疑似糖尿病临床表现时,需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对疾病起到预防及早治疗的作用。目前,糖尿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通常会结合使用相关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长海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包括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36~81岁,平均(49.86±5.16)岁;病程为6~141个月,平均病程为(49.75±3.25)个月。试验组包括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8~79岁,平均(49.81±5.19)岁;病程为5~143个月,平均(49.73±3.2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在了解本次研究具体内容后,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肿瘤疾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沟通障碍,无法与护理人员正常交流患者;精神状态异常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向患者科普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测试[3]。

1.3.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饮食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对患者饮食指导: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掌握患者的饮食喜好,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体质量等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营养食谱,食物尽量以蔬菜、粗粮、粗制米为主,尽量选择低糖食物,嘱患者严格按量进食,并做好饮食记录,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血糖等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防止体脂量增加[4]。②控制糖分的摄入: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糖分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食用少糖、少盐食物,水果可选择木瓜、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5]。③控制碳水摄入量:过多的食用碳水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精米、精面,易导致患者出现升糖快的情况,护理人员需合理控制患者每日的碳水摄入量[6]。④加强蛋白质的摄入:护理人员给患者制订的饮食方案,每日必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主要以乳制品和鱼虾类为主。⑤补充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能够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帮助患者消化,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7]。绿叶蔬菜能够避免血糖的提升,同时可补充足够的纤维素及维生素。⑥饮水量:多饮水有利于患者排泄体内毒素,提高代谢水平,因此患者每日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胰岛素相关指标。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8]。胰岛素指标包括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estimated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estimated insulin secretion,HOMA-IS)[9]。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FPG、2 hPG、HbA1c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FPG、2 hPG、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胰岛素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胰岛素指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IS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胰岛素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胰岛素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其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所致[10-12]。目前,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为了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通常会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饮食规划十分重要,如果饮食摄入不合理,不但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饮食护理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的病历资料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膳食指南,不断提高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为患者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效果极佳。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饮食护理后,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能够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使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指标。

猜你喜欢
胰岛素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