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焦虑的影响

2021-12-08 03: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支气管情绪统计学

多 莹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0)

支气管扩张属于临床上呼吸内科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因患者的支气管和周边的肺组织出现慢性化脓性炎症,导致形成纤维化而发病。支气管扩张会使患者支气管壁出现结构性破坏,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支气管变形和持久性扩张等表现[1]。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会导致原发病的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患者形成全身性的基础性病变。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咯血症状[2]。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病情严重和病程较长等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焦虑情绪过重[3]。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对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本研究主要探讨改善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有效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8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1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0例和21例;年龄61~87岁,平均(75.05±10.0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0.5年,平均(3.12±0.33)年。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1例和20例;年龄62~89岁,平均(75.08±9.98)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0.5年,平均(3.21±0.41)年。临床资料均满足《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经统计学软件包检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条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扩张的标准,均合并咯血症状[4];具有肺部高分辨率CT的诊断依据;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临床治疗的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严重的精神类病症;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病症;存在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病症;伴有严重的其他组织或脏器感染性病症;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或过敏。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综合治疗。积极的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痰液引流、抗菌和祛痰等干预,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查房,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告知患者坚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工作如下。①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积极的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根据患者负面情绪表现对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治疗和护理。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关心和照顾,调查患者的焦虑情绪表现等,帮助患者创造情绪宣泄的出口。为患者介绍经过治疗后康复的同种病例,提高患者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患者的家属多陪伴患者,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等。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良感受,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提供指导。②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皮肤干燥、床单整洁,如患者存在发热情况,要及时对患者进行体液的补充,并将其口腔中的分泌物清除干净以防止窒息情况出现。用生理盐水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提升口腔的洁净度,以防出现感染而导致溃疡。③营养护理:鼓励患者以温凉的流质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为主要饮食,并嘱患者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在饮食上多指导患者摄入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加高热量食物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嘱患者多摄入蔬菜和水果,提升机体中的维生素等。④病情观察:积极的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各项工作的监测情况。重点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咳嗽和咳痰等表现,及时记录患者的痰液量和性状,观察患者痰液颜色等情况,若发现异常时要及时的上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⑤呼吸道护理:严重的咯血患者要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在病床上指导患者以头部和上半身向下弯曲90°为适宜的体位,以有效防止血液倒流,还要对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有助于血液的顺利排出。在护理过程中,可为患者应用吸痰器进行辅助吸痰处理,在护理结束后指导患者取侧卧位,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性。⑥健康宣教:强化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健康教育时要重点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用药方法、药物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健康教育可通过面对面的教育来实施,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健康知识,还可以将相关健康知识告知患者家属,引起患者家属的重视,使患者家属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患者,提升整体遵医行为。

1.4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指标:在疗程前和疗程后1个月利用肺功能测定仪对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检测并做比较。②焦虑情绪: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进行评估,该评分超过50分则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病症。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的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组织出现慢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使患者支气管出现持久性的变形和扩张。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众多,一般与感染、遗传以及免疫缺陷等存在必然联系。还有研究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和纤毛的异常及其吸入异物等存在必然联系[6]。该疾病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出现反复的咯血症状,加重患者的躯体症状,危及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起到有效的护理效果[7]。优质护理实施干预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尊重患者的客观性,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综合性的利用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提供的护理措施都具备客观的循证依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8]。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能够从患者的生理角度和心理角度出发,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条件,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焦虑情绪,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优质护理的目的是对患者提供身心的双重保护,辅助临床治疗措施,以达到高效的治疗和愈后效果[9]。优质护理在干预时可充分发挥人性化的护理作用,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紧密的围绕患者的病情和自身实际状况开展,同时提升医护工作者的整体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对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10]。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转变患者的焦虑情绪。

猜你喜欢
支气管情绪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