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护理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心理状态及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

2021-12-08 03:24龚琳琅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抗病毒乙型肝炎肝硬化

龚琳琅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乙型肝炎,即指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感染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乙型肝炎病毒诱发,患者主要的症状为乏力疲劳、食欲缺乏、恶心、厌油、右上腹痛等[1]。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作为一种病情进展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加上感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身体抵抗力降低,在医护不当的情况下,易引发一系列院内感染症状,如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降低[2]。现阶段,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常用方式为口服抗病毒药物,但是由于疗程漫长,疗效不显著,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需加强护理干预。此次试验选取我院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旨在探究跟踪护理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心理状态及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涉及内容有: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4∶16,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5岁、75岁,中位数年龄(55.78±3.10)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6个月、17个月,病程中位数为(11.13±1.28)个月。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3∶17,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6岁、75岁,中位数年龄(56.07±3.84)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7个月、18个月,病程中位数为(11.51±1.10)个月。两组在基本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研究价值。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此次研究均符合临床有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2-3],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4]。

1.3 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采取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心理指导等措施,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处理好护理过程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的质量及安全性。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具体的内容如下:①建立患者档案。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既往病史、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临床症状,了解患者的饮食、作息、运动习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对其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个月入户随访1次,开通24 h电话热线,提供咨询服务,构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微信群,提供延续合理,供患者讨论交流。②心理指导干预。抗病毒治疗疗程漫长,且无确切疗效,患者易受到疾病困扰而产生不同程度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及时疏导;可采取伴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的负性心理得到有效消除;多鼓励患者,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带来的温暖,进而积极、乐观对抗疾病。③健康宣教干预。为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医护干预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并可构建微信公众号,让患者扫码关注,每日推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防治、护理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掌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基本知识,针对患者提出的有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疾病相关疑问,需耐心解答,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及配合度。④饮食指导干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用蛋类、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西瓜、冬瓜、鲫鱼汤等利尿消肿的食物,多食用纤维少的新鲜蔬菜,忌食油炸、刺激性、易胀气食物,如说辣椒、胡椒、黄豆等,平时保持正常体位进食,切勿卧位进食。⑤消毒隔离处理。房间保持通风,个人物品专用,切勿交叉使用,生活物品使用消毒液浸泡10 min后再清洗,外出时佩戴口罩,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需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自带餐具。

1.4 判定标准 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成反比[5];即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并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量表,评估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依从性,总分为8分,治疗依从性好为8分,中等为6~7分,差为≤5[6]。此外,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记录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例数,计算满意度。总满意度为满意度、基本满意度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对比 ①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上,观察组为(6.79±1.14)分,显著要比对照组的(3.53±2.48)分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满意32例(80.00%),基本满意7例(17.50%),不满意1例(2.50%),总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满意18例(45.00%),基本满意13例(32.50%),不满意9例(22.50%),总满意度为77.50%,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程漫长,患者需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转为居家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由于疗程漫长,且无法治愈,长期以来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在用药时间及剂量把控上,遵医性不强[7-8]。跟踪护理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是患者在医院的护理结束后,开展的一种延伸性、持续性、不间断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悠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准时复诊,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9]。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护理中应用这一护理模式,通过专业护理小组进行电话随访、入户随访、网络宣教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及消毒隔离指导,能够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与其他患者一起交流,分享对抗病魔的经验与心得,互相鼓励扶持,提升治疗依从性[10]。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取跟踪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总满意程度高达90.00%以上,此次观察组采取跟踪护理的97.50%与之相近;并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11]。

本次试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跟踪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低,而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则明显要比对照组跟高;由此可见,跟踪护理方法的实施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跟踪护理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抗病毒乙型肝炎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