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东台发绣发展及传承

2021-12-08 01:13罗益浩
西部皮革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东台技师文化

罗益浩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1 东台发绣的历史及发展历程

发绣是采用人类的头发作为原材料,通过专用特殊工具,穿过发丝创作出优美作品的刺绣方法。据传说发绣产生于唐朝。在古代东台是产盐的主要地址,盐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加之佛教文化盛行。古代的产盐少女为了向菩萨显示自己的衷心,用发丝凭借想象绣出佛像来体现自己的忠诚。东台因地理位置造成养蚕缫丝产量较少,质量也达不到绣制高质量丝绸的要求,人们偶然发现可以用秀发代替蚕丝,便有了闻名江浙一带的发绣产生。徐蔚南所著《顾绣考》记载:“唐海陵西溪镇发绣阿弥陀佛……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1]海陵西溪指的便是如今的东台市。

现在存在时间最早的是宋朝宋高宗时期的《东方朔》像,据史料记载是宋高宗的妃子刘安为表现自己的技法争宠绣制的。后来被侵略者占据,目前藏于大英博物馆中。留存世间的优秀发绣作品还有由韩希孟绣制的《弥勒佛》等。

近代由于战乱的影响,发绣发展陷入中止阶段,一度陷入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到了五六十年代后由东台的匠人根据古法书籍记载创作了作品《寒山寺图》(见图1),之后又相继创作出了《喜见榴开》等优秀作品,1985 年作为展览品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得到外国友人的喜爱,被外国游客赞赏,2010 年一比一复原了在台北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富春山居图》(见图2)。随着非遗越来越受到重视,发绣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图1 寒山寺图

图2 富春山居图

2 发绣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代表的文化精神

2.1 艺术特点

2.1.1 画、绣结合,针法多样

发绣最初在表现上主要受佛像的影响,唐宋时期佛教文化广为传播,著名的佛画作家李公麟常常用墨来绘制佛像,不采用其他色彩,被后人称为“白描”。发绣的底稿是由工笔和白描相结合绘制而成的,在绘制人物底稿时匠人用铅笔一笔一划地将人物的外貌面部的表情甚至衣服上的褶皱在丝绸上勾勒出来,力求真实感。甚至有些作品的底稿将木头的肌理也勾勒出来[2],例如《滕王阁图》将古代滕王阁的样貌充分展现在画卷中,向世人展示古代滕王阁的磅礴气势。

发绣的绣制指法有百十多种,创作一幅发绣作品,技师通常需要采用滚、施、虚实针结合等多种指法,通过手腕部位发力将发丝紧贴在丝绸之上。在此基础上运用针织法将底稿中展现的不同样式、肌理、褶皱等绣制在发绣中[3]。

2.1.2 色彩丰富、灵活生动

起初技师只是运用发丝的本色,所以一开始的发绣作品都是墨色像,后来开始尝试将染料运用到发绣中,将发丝通过漂染染上不同的色彩,描绘不同的事物,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特色。技师运用自己的丰富想象,将神话中的人物、自然界的动物(见图3)、植物和山水(见图4)等活灵活现地表现在作品中。一位优秀的发绣技师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发丝绣制出世间美好的事物。

图3 动物主题发绣作品

图4 山水主题发绣作品

2.2 文化内涵

发绣不同时期的作品,从古代的佛像到现代的不同的人物像和与人相关的题材都折射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图1 中的仙鹤就表达了对老人长寿的美好期望,图4 描绘的是古人野居山林的景象表达了对优美山水的憧憬和寄情山水的豁达感。技师通过发绣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志向品格表现在作品之中,尽管发绣作品呈现的大多都是具象性的事物,但是技师在技法的帮助下用心绣制,力图表现出抽象的精神和真善美的追求。

从审美角度来看,发绣体现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生命美、追求自由的美和反思人生的意义。东台发绣注重生命内在,绣制的作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人与自然相适应、贴近自然的感受,符合大众的审美[4]。“体之毛发,受之父母”,在古人的观点中头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价值,古时女子心仪某位男子便会将青丝剪下放入绣制的香囊中赠予男子。而对于佛门,头发象征着俗世的“三千烦恼丝”,出家要求剪去头发,寓意放下俗世的一切烦恼。对于现代人来说,头发象征着个性,不同的发型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现代人通过发型表达着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3 发绣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及方向

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文化传承能够体现出国家的底蕴,因而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对象。文化传承并不是单一的继承,而是通过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文创产品的兴起意味着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面对这次机遇要慎重对待,在充分分析了当地的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

文化是文创产业的主要出发点和着手点,文创产品不是粗糙的将文化符号贴到生产的物品表面,而应该将发绣文化所体现的独特内涵与精神融入到产品当中。东台发绣是盐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然而名气却没有苏绣那般耀眼。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发绣作品由于材料和人工的限制,导致市场价格高昂,大众难以承受,对于发绣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困境,故宫博物馆转变思路传播文化的方式给了我们启示,可以从文化的派生物出发,发展出和发绣文化相符合的文化产品。同时也要加强文化传播,苏绣为何闻名,一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美,二则是当地的宣传效果好[5]。行业可以通过制定规范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对质量、品质的严格把关下,有助于打亮“东台发绣”的金字招牌。同时在文化宣传方面,可以将发绣文化以文章、纪录片等方式进行传播,制作专门的期刊,定期刊载发绣大师的精美作品,让人们受到发绣作品的美感的熏陶。不同的消费人群的购买力不同,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可以开发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分为精美、高、中档,这样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愿意为东台发绣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在此基础上,行业也需要招收专业的人士进行培养,在古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产品[6]。

4 结语

东台发绣在传统手工艺品中是一朵奇葩,拥有着属于自身的独特美,它反映了东台人民对于美的艺术感受,有区别于苏州刺绣的华美,典雅朴素、深刻而隽永。发丝在技师的手中通过针穿过薄薄的丝帛,飞针走发间,一幅作品悄然映现,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人物的鲜活、动植物的逼真。东台发绣在千年的历史中沉淀折射出迷人的光芒。

东台发绣中凝结了古代人民的艺术结晶和情感,是流传给后人的美丽瑰宝,发绣作品中体现的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由的向往等文化内涵是留给我们最难得的精神财富。一件发绣作品凝结着古代东台人民的信念,记录着东台这一美丽水乡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作为后人我们应在尊重文化、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而不是让其坠入历史的长河中。

猜你喜欢
东台技师文化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