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视域下纸质媒体中的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研究

2021-12-08 01:13李梦兰
西部皮革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图文舒适度纸质

李梦兰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6)

引言

媒体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工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报纸、书刊这类以印刷为主的纸质媒体一直以来都不断地受到各种新媒体、网络媒体的挑战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结合着自身的优势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从现在大众的审美出发,对纸质媒体的形式内容等进行了创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设计排版,使得大众对于纸质媒体的喜爱度慢慢增加。本文从青年群体的审美角度出发,研究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中图文比例和审美的感知评价,对之后纸质媒体的平面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1 纸质媒体中平面设计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平面设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形式、功能、视觉审美等,但较少有涉及到图文比例大小与审美感知评价的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从平面设计的形式角度看,英国美学家克莱夫· 贝尔认为,“就视觉艺术而言,形式就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关系”[1]。符号论美学家苏珊· 朗格认为,“形式就是指形成整体的某种排列方式”[2]。由此可见,形式是在二维空间里利用各个元素而形成的一种排列组合。其次,在形式设计中应注意遵循形式美法则,即对立统一、对比、和谐、均衡等方法。所谓形式美,就是在设计时考虑到各个元素的组合排列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体现价值。段欣等人认为形式美就是各种形式因素及其规律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3]。最后,丁静楠等人认为形式设计应与设计的内容相一致,二者是和谐统一的[4]。

从功能角度来看,早在20 世纪初,各个现代艺术流派及艺术家们在平面设计上取得了突破,使得平面设计由图形化转向为信息传达的功能化和现代化[5]。后来王受之先生的《世界平面设计史》和尹定邦《设计学概论》中也均指出了相关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而如何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观众,黄海荣认为,“平面设计要求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必须完全合理地利用图形、色彩、文字的视觉次序进行编排,使这些视觉语言要素呈现一条完善的视觉次序,从而带动观众依次阅读需要传达的信息”[6]。因此,需合理地利用二维空间的各种视觉化语言如图形、文字、色彩等,将信息高效地传达给观众。

从审美角度来看,马健昕认为当代视觉审美趋向于人文精神[7]。如今的平面设计要注重观众的视觉享受,所呈现的作品需符合人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秦建华认为,“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能够使平面设计获得更多的审美价值”[8]。因此,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图形、文字、色彩,这3 个审美要素要在视觉上给人呈现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艺术美以及秩序美。总而言之,在平面设计中将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便可达到较高的审美感受。

以上是多位专家学者对平面设计在形式功能和审美方面的研究,强调了形式、功能、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化设计才能使得画面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及价值。

2 纸质媒体中图文比例与审美评价关系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学校的青年学生,由于问卷的随机性所填写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这些青年群体在正式评价填写问卷时,会将3 张内容图片相同但图文比例大小不同的A4 纸质印刷品放在他们面前,以便填写者更加清晰明确地感受这3 张不同图文比例的纸质媒体所带来的不同审美感觉。大多数问卷填写者都很认真,有效问卷共309 份。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22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考察本研究的可信度与有效性,首先对数据进行了信度与效度分析。从信度分析的结果看,其Cronbanch’s Alpha 值为0.882,大于0.7 的可接受值,说明本研究整体质量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从效度分析的结果看,Kaiser-Meyer-Olkin:0.635>0.5 且Bartlett<0.05,说明本研究整体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2.2 纸质媒体中的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探析

为了探究纸质媒体图文比例的舒适性、信息传达的快捷性与审美感知之间的关系,首先从纸质媒体图文比例的舒适度与获取信息的快捷性角度出发,将二者作为自变量做相关分析,从结果来看,纸质媒体在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综合评价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000***),并且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信息获取的快捷性这两个因素之间也有显著关系,说明这两个因素能够作为判断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综合审美感知评价的衡量因素。

为了进一步论证上述两个因素与审美感知结果的因果关系,研究将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作为自变量,综合审美感知评价作为因变量,并在两者之间进行回归分析,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综合审美感知评价与这两个因素紧密相关。“信息获取的快捷性”“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对综合感知评分都达到了三颗星的强显著程度,标准回归系数为.424***<.576***,说明“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是影响纸质媒体审美感知的重要原因。体现了青年群体更加注重纸质媒体图文比例大小给人带来的舒适度。

2.3 感知主体属性对图文比例及审美感知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究青年群体的属性特征对纸质媒体的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存在的影响,研究以本校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性别、年龄、专业背景和月消费能力与综合评价做独立样本T 检定和单因素变异数分析。

2.3.1 性别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的影响

研究首先将性别因素对纸质媒体形式、功能及综合评价做独立样本T 检定,其sig 值小于0.05,也就是说不同性别对于纸质媒体图文比例舒适度、信息获取快捷性及综合审美感知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2.3.2 年龄差异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的影响

研究以18-22 岁、23-30 岁这两个年龄段的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独立样本T 检定的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在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sig 值大于0.05,说明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在纸质媒体的图文比例关系方面的审美评价是相同的。而对纸质媒体信息获取的快捷性和综合审美感知评价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2.3.3 学历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的影响

研究将青年群体的学历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硕士或者博士,将这3 类不同的群体与纸质媒体的形式功能及综合评价作单因素变异数分析,结合事后检定的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不同学历的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的图文比例、信息传达及综合审美感知评价之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信息获取的快捷性评分角度来看,大一大二比大三大四群体高,而硕士或博士学历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无差异。从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评分来看,大一大二比大三大四高,同时高于硕士博士学历的群体。从综合评分来看,大一大二比硕士或博士高,大三大四群体与其他群体无差异。整体上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及综合审美评价都存在显著差异。若从F 值来看,学历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的审美感知(F 值=7.504**)影响最大,其次是综合审美感知评价(F 值=6.503**),最后是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评价(F 值=3.828*)。说明青年群体在阅读一份纸质印刷品或出版物时,更加注重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

表1 学历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及综合审美感知评价的变异数分析及Scheffe 事后比较摘要表

2.3.4 消费能力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及感知评价的影响

研究同样将月消费为1500 元以内/月、1501-2000 元/月、2001-3000 元/月及3001 元/月以上的不同青年群体与纸质媒体形式功能及综合评价作单因素变异数分析,结合事后检定结果显示,不同的月消费能力只与纸质媒体的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存在显著差异,即月消费能力在1500 元以内/月的青年群体比月消费3000 以上的群体评分高,而其他月消费能力的群体互相之间均无差异。若从F 值看,消费能力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F 值=3.055*)>“信息获取的便捷性”>(F 值=0.566)>“综合审美感知评价”(F 值=2.303)。

3 结论探讨

本文从青年群体审美感知角度出发,探究了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与综合审美感知评价之间的关系,结合数据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对于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纸质媒体图文设计中图文比例的舒适性与信息获取的快捷性是影响综合审美感知评价的因素,同时前者为最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版面设计的时候,应首先关注图文比例的大小在画面中整体的布局是否符合人的视觉审美,而不是图片是否新颖,再有创意的图形与文字设计都要以视觉舒适度为前提,若注重形式忽略比例则难以被大众接受。

不同性别、学历的青年群体对纸质媒体图文比例与审美感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年龄对纸质媒体信息获取的快捷性和综合审美感知评价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月消费能力的青年群体在纸质媒体的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度存在显著差异,月消费能力1500 元以内/月的群体比月消费能力3001 元以上的群体更注重图文比例关系的舒适性。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首先应对目标消费者有一个深度研究,其次根据消费者属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安排纸质报刊或者书籍中的图文比例大小,以视觉舒适为基础,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猜你喜欢
图文舒适度纸质
画与理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