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大自然的声音

2021-12-08 19:18刘欣小妮子
海外文摘 2021年12期
关键词:噪声安静公园

刘欣 小妮子

在扎巴洛河公园聆听声音的戈登·汉普顿

| 守护安静 |

去年疫情封城時期,全球多个城市重返安静。当人类隐去踪迹,野生动物却充分享受着自由。野生豹出现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美国旧金山街头惊现了草原狼的身影,纽约上空叫声大过汽车鸣音的鸟也让孩子们倍感惊奇……然而现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再度展开,飞机的鸣音再次出现在城市上空。我们能守住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安静之所吗?

“我们一定可以。”自然声音收集兼音响生态学专家戈登·汉普顿坚信这一点。在过去的40多年里,他为了收集逐渐消失的自然声音,在世界范围内巡游。他的工作使命就是保护地球上最后的安静之地。

戈登·汉普顿的团队走进位于厄瓜多尔东北部亚马孙丛林中的扎巴洛河公园。

2019年4月14日,扎巴洛河公园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野外安静公园”。

他与伙伴创立了公益组织“世界安静公园(QPI)”,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们平时可以沉浸其中享受宁静的场所。2019年,他们将厄瓜多尔东北部亚马孙丛林中的扎巴洛河公园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野外安静公园”。

QPI计划在世界范围内设立265个安静公园,其中包含高人口密度的城市郊外的森林地带。靠近台北的阳明山公园就被QPI标记为世界首个“都市安静公园”。2005年,他在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森林中发现了“美国最安静的场所”,并在那里放置了标记石。

| 雷鸣与鸟鸣 |

原专业为植物病理学的汉普顿,因大自然中的两种声音而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一次,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遭遇了风暴。当听到空中传来的雷鸣时,他突然发现大自然的声音是多么让人震撼。

汉普顿开始尝试用专业仪器捕捉和记录周围的声音。他说:“我当时就像戴上潜水镜初次潜入深海一样,此前我从未留意过大自然声音的丰富,我颇为感慨。”

之后,西美草地鹨的歌声又给了他启发。当时他正在华盛顿州瓦纳奇车站等候火车,突然听到一阵奇妙的鸟鸣。从那时起,汉普顿开始深入探索无人之境。他说:“当我逃离了人造噪声公害区域后,就能更清晰地听到大自然本身的声音,我能感觉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也在积极地互相交流着。”

汉普顿解释道:“如果可以清晰地听到鸟鸣,就说明那里是一片生态环境优越的栖息地,有水和食物,气候也适宜抚育幼鸟。与噪声公害隔绝的区域保留着健全的生态环境,多种动物栖息于此,植物则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人类与动物提供氧气。”这样的自然区域不只对鸟类有益,对人类也是有价值的。

研究表明,安静的环境能够让人减压,延长寿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与创造性。在喧嚣程度不断攀升的当今社会,安静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对此,汉普顿自创了一句格言:“沉默是金,安静是金矿。”我们何不逃离充满噪声的大都市,在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中清静一下,治愈我们疲惫的心。

靠近台北的阳明山公园被认定为世界首个“都市安静公园”。

| 安静的馈赠 |

如果能够将安静这一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利用起来,为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威胁的地区带来财富,然后再用这些财富去救助野生动物和保护自然环境,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世界首个“野外安静公园”是厄瓜多尔原住民科芬人的居住地,现在他们只有1000多人了。在科芬人长久保护的寂静森林里,你能听到各种生物发出的细微声响。努力守护家园的科芬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一种稀缺资源——“安静”。

汉普顿说:“从前为了赚取守护故土的资金,他们只能违法开采金矿,而现在,他们则将创收方式向生态旅游转换,同时还可以保护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环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人们对大自然要保持关心,将接触大自然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找到安静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让人们去体会那种绝妙的感受。”

为城市降噪

作为瑞士最重要的抗噪人士,该国抗噪委员会主席让–马尔科·温德尔里强调应该重视噪声污染对居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减少噪声。他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温德尔里先生,近几十年来,汽车、火车和飞机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瑞士变得更吵了吗?

街道噪声是增加了,但由于技术的进步,铁轨和机场的噪声污染反而减少了。新冠疫情封城期间,由于空中交通量锐减,瑞士变安静了。我们又听到了自然界的声音,以往它们都被交通噪声覆盖住了。鸟是通过鸣叫界定领地和寻偶的,所以一些鸟类会在远离闹市区的地方生活。而现在,它们可能会飞回来。

孩子发出的噪声常常被认为比交通噪声更烦人。这里面有多少主观因素呢?

有些人确实容易因噪声而感到压力。当然,对噪声的判定还取决于个人态度,比如,如果觉得军队友好,就不一定会觉得射击的噪声刺耳。

人们对不同种类的噪声反应不同吗?

是的,同一种类型的噪声也存在差别。比如在交通噪声中,有研究表明,比起声响大、背景噪声不绝的街道,人们更能接受同样声响但车辆较少的情况。另外,高速公路上的持续噪声会阻碍我们定位他人和感受空间位置,这时如果有一辆异常吵闹的汽车从旁边开过,我们就能正常进行声音定位了。

我们能够习惯噪声的存在吗?

不一定。我们无法让身体停止生理反应。新搬到一条货运线附近生活的人,可能刚开始每晚都会被驶过的火车吵醒。但等他慢慢适应了,就不会再发生这种情况。但通过测量他的脑电波会发现,他的身体对噪声仍然有压力反应,只是由于大脑分辨出了火车的噪声,并将之界定为“不危险”,才不再发出让人醒来的信号。我们的大脑会持续识别所有声音来源,将它们按照熟悉、不熟悉和可能有危险进行分类。其实,我们是无法适应噪声的。一辆开来的火车就足以让我们从深睡眠转为浅睡眠。我们之所以不会醒来,是因为大脑将其归类为熟悉的声音,实际上睡眠质量已经受损。

古希腊罗马时期,有一种死刑是通过击鼓执行的。中世纪也有噪声刑罚。噪声真的能杀死人吗?

噪声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每年会导致约500人死亡,而相比之下,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要比这一数字高得多。在高噪声环境中生活,会造成人的压力荷尔蒙水平上升,出现睡眠障碍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況。

噪声是搬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您会给饱受噪声折磨的居民什么建议?

因为噪声而搬出去,我当然能够理解。但我认为,这不是好的解决方式,改善住房条件只是最后的选择,我们更应该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毕竟人还要在室外活动,一定要有能够让人休息好的噪声水平,这就是我们期望用噪声限制值达到的目标。如果那些在城市中感觉不适的居民,总在空闲时开车去山里,那么额外的噪声就会产生,我们应该开发居民区附近的静休区。

瑞士洛桑市夜间主干道限速30公里/时的交通标牌

洛桑市采用夜晚22点到早上6点主干道限速30公里/时的规定。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作为瑞士第四大城市,洛桑在防噪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在采取该措施前,当地政府详细论证了减速措施的意义和目的。两年来,我们在两条利用率不同的洛桑主街道作了测试,检测到噪声污染平均减少了2—3分贝,车速和噪声高峰值都大大降低了。不要总把汽车司机的自由驾驶权作为讨论重点,我们更应该认真地对待噪声对居民健康造成的负担。

在城市规划和住宅建造时是否就应该注意防噪?

对极了。如今,由于人口密集,住宅区距离噪声源头非常近,建筑于是成了防噪工具,室内被规划为安静的绿洲。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阻止建筑之间的声音回响,避免增强室内噪声。我们应该鼓励建筑师在选择材料时重视它们的声学特征,但又不要限制他们的创作自由。在培养建筑师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这方面的敏感性。

在为政府提供抗噪建议时,您会把重心放在哪里?

2020年,我们宣传了新的交通噪声限制值,以及要重视噪声的危害。对于街道噪声。目前的策略缺乏实用性。如今,虽然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有所改善,但由于汽车变重、轮胎变宽,噪声仍然不减。时速30公里以上时,主要发出的是轮胎的噪声,因此还要制定更严格的轮胎标准。减噪材料虽然有用,但效用逐年降低,还需大力研究。如何在空间规划上科学平衡所需的人口密度和防噪需求,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猜你喜欢
噪声安静公园
“白噪声”助眠,是科学还是忽悠?
楼上请安静
楼上请安静
在公园里玩
开车去公园
安静
要减少暴露在噪声中吗?
一见如故
有些噪声能让你深睡眠
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双模噪声中信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