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应用

2021-12-08 20:40宋剑奇曲英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

宋剑奇 曲英丽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自电子商务出现以来,其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促使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而且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销售,为农民获取市场信息、销售农产品拓宽了渠道。论文阐述了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的优势,分析了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era,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presents an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trend. Since the emergence of e-commerce, it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realizes the large-scal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widens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obtain market information and sell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applying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et era.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农业经济发展;应用

【Keywords】internet era; e-commerc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040-03

1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农产品网络交易、农产品网络零售等销售模式逐渐出现,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时代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电子商务,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1]。同时,电子商务能够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产品需求信息以及市场价格,帮助农民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价格调整。但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

①智能化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实时监控措施清楚地了解到市场动向,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平台,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以及农产品价格情况,从而更加合理地调整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供给量。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相关人员能够自动分析农产品生长所需的条件、环境等,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研究,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智能化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流通性,促使农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②电子商务化发展。当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促使农业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不断进行市场的拓展,农产品通過互联网销售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向网络化发展。与传统的销售模式不同,电子商务的应用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不再仅限于面对面销售,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购买农产品,未来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会向电子商务化发展。

3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的优势

首先,电子商务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传播信息非常便利和快捷,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内容。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也是如此,通过互联网,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经济相关信息,如市场需求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等。在信息时代,要想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必须充分分析和挖掘信息资源。应用电子商务,农户可以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改变之前盲目生产的情况,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掌握较好的解决措施。

其次,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要求比较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的依托程度有所提升,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逐渐研究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产品交易模式。对于农业领域来说,电子商务的应用要求比较低,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使得农民能够及时接收并处理相关信息,改变了过去因在线时间不同而导致的交易失败现象。智能手机内部安装有终端服务系统,操作非常简单,通过智能手机,农户与商户、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2]。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体系逐渐完善,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最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主要起到中间平台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促进农产品交易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在电子商务的帮助下,很多农民变成了独立商户,运用网络销售渠道进行农产品的售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机会,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的农产品交易,普遍存在加工水平低等情况,农产品的收益也比较低。探究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销售还没有形成规模等。这些劣势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化的发展步伐。要想改善这一现象,需要从这些劣势出发,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打造生产、加工、技术支持与服务集成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拥有的发展空间非常大,要想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需要通过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4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的问题

①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在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了解,在学习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受到一定限制,使得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应用难度加大,很难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农产品只有经过面对面交易才能完成,对网络交易存在很大质疑。农民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认识不足,并且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部分农民并不信任网络交易,不愿意应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农产品交易。

②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的互联网建设还不够完善,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比较低,这主要是由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部分农村中网络用户比较少,网络运行速度较慢,上网时间也比较少,对于应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销售的了解不深入。同时,缺乏网络主干线建设,也是制约农民应用电子商务交易的原因。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条件比较艰苦,网络信息化建设不到位。这些原因使得农民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难以将电子商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③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比较低。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产品信息是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属于虚拟性的信息,但是应该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是电子商务运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电子商务,也是运用虚拟性的形式进行产品信息的传递。所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具体行业以及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并将相应的标准有效落实,实现规范产品信息的目的,进而保证产品质量。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要求。例如,蔬菜品种繁多,进行蔬菜销售时,目前的蔬菜商品质量标准中涉及的蔬菜品种不全,没有在质量标准内的商品在实际交易中就会受到限制,这种情况限制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实施。

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户实现了产业化运营,但是其占比还不到总数的35%[3]。农业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经济类型有很大差别,所以在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更加适合运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产品交换的营销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对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相应的农产品也就無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销售,进一步限制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因此,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对农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⑤缺乏专业人才。一些农村地区比较落后,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其文化素质比较低,在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方面存在不足。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农村的网民中60%的学历是初中及以下。但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电子商务,不仅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需要分析农产品的需求动态以及市场走向等,但是这些要求对于农民来说显然是难以达到的。此外,农产品的规模化销售,需要经过多个流程,包括农产品策划、营销和宣传等,但是就目前发展情况看,农业经济发展中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应用。

5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的策略

5.1 加强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认可

为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水平,促进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加大电子商务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了解电子商务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工作,主要围绕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内容展开,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网络交易水平。

其次,要重视宣传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经济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很多农民对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交易的了解程度不高,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学习中。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电子商务平台的宣传,促使电子商务理念深入农民心中,让农民逐渐对电子商务产生信任,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电子商务交易中来。例如,可以在农村派发传单,让农民加深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只有从根本上增强农户应用电子商务的意识,提升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水平,才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5.2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地区开展宽带建设,让农民充分了解网络知识,认識到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网络和应用网络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其次,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完善信息资源,为农业经济发展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引导农民应用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农民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最后,政府可以与企业有效合作,共同为农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展示最新的农业技术、市场需求信息以及农产品实时价格等。农民只要登入平台就能够了解相关信息,从而提升农业的生产水平,促进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应用。

5.3 建立健全农产品行业标准,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要想提高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效果,将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从质量、包装方面尤其是品牌管理方面,建立规范化的标准体系[4]。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在农产品的品种选育、播种、收获方面,还是在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方面,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确保对农产品质量的规范性。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行业标准,为我国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提供可靠参考。同时,要结合发展情况对现有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有标准可依。另一方面,要重视完善农业监测体系和国家质检机构,加大对农业生产原料、生产工具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5.4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农业经营体系,将家庭承包经营与统分经营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养相对应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对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力度,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要加大创新力度,全面落实体制机制创新,如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投资体制以及融资体制等方面机制,保障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最后,要充分了解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为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改善和拓宽融资通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5.5 强化人才培养,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人才支撑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应用要求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无须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促使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首先,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促使其提高操作技能,更加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重点培养农业基层干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信息化水平,为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保障。最后,要加强人才储备。例如,在高校课程中增设电子商务专业,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具有多重优势,使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有效提升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以通过提升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邵烨.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山西农经,2021(14):91-92.

【2】孔祥凤.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J].中国市场,2021(15):188-189.

【3】刘旭东.“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14):137-138.

【4】朱瑞雪.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农经,2021(4):62-63.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析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探析“一带一路”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