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2021-12-09 06:42薛巧玲郝小庆李体壮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茶碱汤加减苏子

薛巧玲,郝小庆,李体壮

(1. 吴起县妇幼保健院内科,陕西 延安 717600 ;2. 黄龙县人民医院内科,陕西 延安 715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急性加重期,此病患者可出现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的情况。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β 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等西药治疗慢阻肺,但效果不够理想[1-2]。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属于“喘证”、“肺胀”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苏子降气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具有祛痰止咳、降气平喘的功效。本文对2019 年2 月至2020年12 月吴起县妇幼保健院内科接诊的114 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阻肺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2 月吴起县妇幼保健院内科接诊的114 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中规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对相关药物过敏;存在肝、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57 例/ 组)。参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2 ~75 岁,平均年龄(61.91±2.14)岁;其中有男性31 例,女性26 例;其病程为3 年~11 年,平均病程(6.11±1.29)年。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41 ~76 岁,平均年龄(61.65±2.08)岁;其中有男性32 例,女性25 例;其病程为2 年~12 年,平均病程(6.14±1.05)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2)为患者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并为其静脉滴注多索茶碱。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苏子降气汤加减进行治疗。苏子降气汤加减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紫苏子9 g、厚朴6 g、姜半夏9 g、前胡6 g、陈皮5 g、炙甘草6 g、肉桂3 g、当归6 g、生姜2 片、大枣1 颗。水煎服,1 剂/d,分早晚两次服下。对于存在阳虚症状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淫羊藿6 g、补骨脂6 g。对于存在肺热症状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桑白皮3 g、瓜蒌3 g、浙贝母3 g、葶苈子3 g、白果3 g、黄芩3 g。对于存在气虚症状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黄芪5 g、人参5 g、五味子5 g。两组患者均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 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变化情况。2)采用自拟的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该量表包含咳嗽、咳痰、喘息等评价项目,分数越高说明相关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 相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 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L,±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L,± s)

组别 时间 FEV1 FVC参照组(n=57) 治疗前 1.21±0.91 2.11±0.45治疗后 1.36±0.09 3.12±0.14研究组(n=57) 治疗前 1.20±0.85 2.13±0.21治疗后 1.55±0.12 3.68±0.1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相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的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的比较(分,± s)

组别 时间 咳嗽积分 咳痰积分 喘息积分 哮鸣音积分参照组(n=57)治疗前 1.52±0.28 1.53±0.34 1.38±0.63 1.34±0.25治疗后 0.65±0.35 0.69±0.23 0.62±0.09 0.52±0.01研究组(n=57)治疗前 1.51±0.33 1.52±0.48 1.36±0.95 1.35±0.29治疗后 0.52±0.08 0.50±0.11 0.49±0.13 0.32±0.0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β 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等西药治疗慢阻肺,但效果不够理想。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属于“喘证”、“肺胀”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肺气上逆[3]。苏子降气汤中的紫苏子归肺、脾经,可解表散寒、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前胡、厚朴、半夏可降气平喘、燥湿消痰、降逆止咳;当归可补气益气;肉桂可温补下元;生姜可散寒解表。以上诸药合用可共奏解痉止咳、燥湿化痰、补肾益气之功[4-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阻肺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肺功能,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茶碱汤加减苏子
基于葫芦[6]脲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研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我爱你,祖国
我的房间
我被克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