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与技术要点

2021-12-09 01:18李宗平
现代园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

李宗平

(民勤县林草局公益林办,甘肃武威 733399)

1 防沙治沙造林的价值分析

依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2020 年10 月17 日公布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绩显著,全国累计完成的防沙治沙造林任务规模达到880 万hm2,达到规划任务的88%。从区域的维度来看,毛乌素地区、浑善达克地区、科尔沁地区、呼伦贝尔地区的沙地生态系统改善情况明显,植被覆盖面积不断加大,增加规模达到226.7 万hm2,并且使得实际的沙化土地面积得以减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但也要看到我国荒漠化和沙地化的面积规模比较大,涉及的范围广泛。据统计,需要治理的荒漠化面积为261.16 万km2,需要治理的沙地土地面积为172.12 万km2,也就是说对于我国而言,实际防沙治沙造林工作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的状态,实际需要消耗的治理成本更高,实际治理难度更大,而防沙治沙造林工作关乎到荒漠化地区居民生存生活质量的提升,关乎到对应区域地方经济的复苏,关系到区域生态自然系统的恢复和治理,关乎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到我国生态文明系统的构建,关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该正确看待当前在防沙治沙造林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思考存在的不足,然后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确保防沙治沙造林工作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 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分析

2.1 防沙治沙造林配置的必要性 实现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是防沙治沙造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科学防沙治沙造林理念的集中体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配置方式,确保配置方案可以有效地发挥其效能,保证实际防沙治沙造林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发挥。如果实际防沙治沙造林配置出现不合理或者不科学的情况,就可能浪费有限的防沙治沙造林配置资源,使得对应的防沙治沙造林项目的效益处于不理想的状态,这就相当严重的浪费行为。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就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开展防沙治沙造林配置工作,确保其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2.2 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分析 归结我国防沙治沙造林配置实践,发现实际的配置方式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别:①随机配置的方式。就是依照栽培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比如在实际林间空地上,如果林场区域面积大,很多植被分布在区域内,而部分区域存在覆盖率不高的情况,此时就可以以随机配置的方式来进行。部分空地可以种植几十株苗木,有的地方只能容纳1 株苗木,在针叶林的空地可以实现阔叶植物的种植,这样就可以保证区域内的物种处于多样性的状态。②条形配置的方式。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造林方案,有的甚至还会设置对应的防火带,此时就可以采取条形的方式来进行优化配置。也就是说各组造林达到5 行之后,可以在中间区域设置一条防火带,在防火带中可以种草,也可以种植农作物。在部分区域中会将马铃薯作为中间种植作物,因为植株不高,也不会有秸秆残留,这样就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火效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③三角形配置的方式。在部分区域栽培相邻的2 行苗木,验证需要以相互错开的方式来进行,此时就需要以三角形来进行分布,当然这种配置方式对于树种没有要求,这种配置的优势在于:彼此可以充分地享受对应的资源,无论是阳光,还是空气,亦或是空间都可以进入到共享的状态,不会出现阳光被遮挡的情况,就算树木长大了,也不会出现相互交叉彼此影响。

3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要点

在防沙治沙造林的过程中,需要懂得积极运用科学理念和科学技术,确保防沙治沙造林项目的效益得到全面的发挥[1]。

3.1 大苗深植技术 对于流动的沙丘,可采用大苗深植技术,这样可以给予植物不定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植物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补栽和沙障设置中出现的多余环节,继而确保实际的成本处于可控的状态。另外,在地下水位较浅,干旱、流沙影响比较大的区域,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使用该种植技术,还需选择生长速度快、萌发不定根能力较强的丛生性植物,在实际种植时,将深度控制在0.7~1.0m。

3.2 容器苗造林技术 对于部分干旱荒漠地区,容器苗固沙造林技术就是重要的技术方案之一,这样苗木在关键的生根期间有充足的水分,从而提升成活率。该技术一般情况下在4 月上旬~5 月下旬播种,容器高以15~25cm 为最佳,体积500mL 即可;当前比较成功的植物有红柳作物、花棒作物、白榆作物等,这些作物在一年内可以实现50~90cm 的生长高度。种植前需要注满水再栽植,防止损伤根系,否则可能使得前期和后续的工作陷入无效的状态[2]。

3.3 全方位种植技术 全方位种植技术,就是倡导将各个种植环节融合起来,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的过程。简而言之,无论是隐蔽的搭设,还是深部的种植,乃至是底水的浇灌,亦或是覆膜,再者是套笼防护环节,还有生物防虫环节,都可以纳入到实际技术管理范畴中。从理论上来讲,流沙的稳定性很差,在对应土质环境中,种植作物很容易出现屏障,此时会选择将灌木混交林设定到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时带土壤一起种植,对于周边的土壤进行适当更换,保证底部水浇灌达到理想的状态,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规避因为阳光直晒导致的伤害,还需要使用覆膜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幼苗生长的环境处于理想的状态。套笼还可以确保实际抗旱性能得以提升,也可以减轻被其他动物损害的风险[3]。

4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管理策略

一要对防沙治沙造林配置经验和技术管理经验进行归结,将各个地区各个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收集,然后组织专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防沙治沙造林配置和造林技术管理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对应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引导实际防沙治沙造林配置行为和技术管理行为朝着更加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4];二要不断提升实际植树人的施工素质,确保在一开始时有专业人员在现场指挥,迅速指正并改善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保证技术方案很好地贯彻执行下去;三要高度重视防沙治沙造林配置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鼓励更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了解国外在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对国内外防沙治沙造林工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继而确保技术研究朝着更加前沿的方向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防沙治沙造林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重要节点,在此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加大科研投入,由此建立长期稳定的防沙治沙造林配置和技术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切实地发挥不同配置方案和技术管理方案的积极效用。

猜你喜欢
防沙治沙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