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无臂少年”袁伟译:命运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2021-12-09 01:02刘峣孙亚慧
意林·少年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残疾金牌决赛

刘峣 孙亚慧

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可以从事什么职业?乞讨?卖艺?市场里摆摊?本届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上,21岁的咸丰小伙袁伟译与队友合作,在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项目决赛中获得金牌,这也是湖北选手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至残奥会结束,袁伟译获得了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学游泳40多天就参加省运会,累到想哭就把头埋进水里

袁伟译走上游泳这条道路,其实来自一次意外。

2008年,8岁的袁伟译在玩耍中不慎触到高压电线,失去了双臂。当时正是北京残奥会期间,一家人在医院看到了湖北残奥名将何军权夺冠的电视转播,父母觉得,让孩子去学体育,或许会是一个好的出路。

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何军权的队友,全国无臂游泳冠军李丰强。他在随州开了一个培训班,教残疾孩子游泳。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游泳训练的袁伟译,第一天就学会了基本动作,第二天就可以自己游了。看到袁伟译的天赋,父母决定,让他留在游泳队。训练了40多天,袁伟译就在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一枚银牌两枚铜牌。这时他才10岁。

游泳队的训练是枯燥甚至艰苦的,但母亲许远琼从来没见过袁伟译因为游泳而哭泣。有一次她问儿子:“你在队里训练时从来没哭过吗?”袁伟译回答:“想哭的时候,我就把头埋到水里,拼命往前游,这样眼泪到了水里,就没人知道我哭了。”

袁伟译在东京中暑仍坚持比赛,父母给他的要求是“平安归来”

此去东京,父母给袁伟译设定的目标非常简单,“安安全全到达,平平安安归来。”因为担心给孩子太大压力,许远琼很少给袁伟译发消息,倒是他偶尔会给父母发消息。8月26日下午,袁伟译的第一个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举行,咸丰县领导特意把袁伟译的父母接到县文旅局,和他们一起看直播。一看到儿子出场,许远琼的眼泪就下来了。“赛前一天他跟我发消息说,东京的天气比较热,有些中暑了,还有点不舒服。”但即便这样,袁伟译仍然坚持比赛,下午的比赛他获得第五名,晚上更是和队友合作,拼到了第一枚金牌。8月27日,他又夺得一枚铜牌,9月1日再次斩获银牌!

希望这个春节他能回家,给孩子做他最爱吃的咸丰茶叶汤

从加入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开始,袁伟译一年难得回一次家。今年因为备战残奥会,春节他也没能回家。许远琼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外不要挑食,袁伟译也很适应一个人在外的生活。但是和所有孩子一样,他最爱的还是妈妈做的菜。“干煸小土豆、腊肉,都是他喜欢吃的。”许远琼笑着说。袁伟译最爱吃的,是咸丰特产茶叶汤,把茶叶、蔬菜、肉皮、豆腐块等材料放在一起炒制,是在别处吃不到的美味。

“希望这个春节,他能回家。”许远琼说,到时候她一定要给儿子做一大碗茶叶汤,一家人过个团圆年。

摘自新浪网

残奥会上的中国选手们

“开门三金”文晓燕: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100米T37级(肢体残疾)决赛中,中国选手文晓燕以13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金,这已是她在本届赛事中收获的第三枚金牌。此前,她在女子200米T37级和女子跳远T37级的比赛中均获得金牌。

“硬实力”游泳双姝: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11級(视觉障碍)决赛重赛中,中国选手马佳以29秒20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李桂芝以0.52秒之差获得银牌。时隔两天,两位中国姑娘重新包揽这个项目的金银牌,即便是重赛也没有阻止她们争金夺银的霸气。

“水中飞鱼”郑涛: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31岁老将郑涛,取得了四金、四破纪录的耀眼成绩!每次出发,郑涛要紧紧咬住毛巾才能保持姿势;接近终点,他只能靠头部撞击泳池壁,“扎扎实实地撞上去”。

“本能抢球”的乒乓队: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团体TT6-8级(肢体残疾)比赛中,由茅经典、黄文娟、王睿组成的中国队以2 :0的成绩击败荷兰队夺得金牌。

“铁饼老将”姚娟:北京时间8月29日,东京残奥会田径赛场传来捷报,女子铁饼F64级(肢体残疾)比赛,中国选手姚娟以44米73夺冠,并打破自己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创造的44米53的世界纪录。

在第16届东京残奥会中,中国代表团共获得了207枚奖牌。如果说奥运会代表的是人体的极限,残奥会则显示了人类灵魂的不屈。在残奥会的赛场上,你可以看到乒乓球手以嘴接球、轮椅运动员潇洒挥拍、双目失明者奋力击水、独臂少年在田径场上冲刺……那些曾被命运薄待的奥运健儿,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绽放出无比璀璨的生命之光。

猜你喜欢
残疾金牌决赛
挺进决赛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礼物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