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桩基础施工方案探讨

2021-12-09 22:43林文良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溶洞桩基础桥梁工程

林文良

摘 要:目前,在桥梁建设中,溶洞桩基础施工有着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桩基础质量难以保证等特点。本文结合英德市省道S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第三合同段溶洞桩基础工作,抓住溶洞桩基础施工质量重点,并对行业内进行对比,优化溶洞桩基础施工方案。

关键词:溶洞;桩基础;桥梁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现代公路桥梁施工中经常碰到溶洞现象,有的溶洞较小或者位置较深,对桥梁影响不大,但是有小的溶洞刚好处于桩位附近,对施工影响较大,下放桩基钢筋笼或者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和砼消失不见,严重的可能导致桩身倾斜,对桥梁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探讨如何处理溶洞桩基础对桥梁施工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简介

英德市省道S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新建工程位于粤北地区英德市西南部,是沟通英德市新城区北江东西两岸第三条过江通道。路线全长14.036 km。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为80 km/h。特大桥采用分离式断面,全宽37 m。本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10+400.0~K14+036.433,全长3.636 km,其中路基段长度为1 819 m,桥梁长度为1 817 m,共6座桥梁,包括北江四桥、塘寮中桥、袁屋中桥、许屋村中桥、东屋村中桥、莫瑞村中桥。本项目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

1.2 水文信息

(1)地表水。北江四桥桥址处江面宽约800 m,主墩区域常水位水深在8~11 m范围,其余墩位水深在6~10 m范围。(2)地下水。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1.3 地质情况

(1)陆上桩基地质情况。1)覆盖层:覆盖层主要由粉质黏土以及软石土层组成,两者总厚度在25~31 m,其中粉质黏土层厚度在13 m左右,其可塑性较高,粘性较好。软石土层厚度11 m左右。2)基岩:施工区域的基岩主要为灰岩,岩质脆硬,裂隙较发育;区域内的溶蚀作用较强,溶沟、溶槽发育,基岩面呈现出较大的起伏,岩溶的深度变化也较大。溶洞多为1~5层不等,部分溶洞可能会在地质影响下,呈现出串珠状。岩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无填充以及全填充,大部分填充物为卵石以及砂砾。3)该地层成桩常见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覆盖层可能会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坍塌的问题,在整个钻进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在塌孔的影響下,出现埋钻以及卡钻等情形,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水中桩基地质情况。1)水深:常水位下12~14主墩水深8~11 m范围,其余墩水深在6~10 m范围。覆盖层:经由检测之后,其地质中的覆盖层,厚度约13 m,主要由砂以及粉质黏土组成。2)基岩:基岩部分主要由灰岩组成裂隙较发育;基岩面呈现出较大的起伏状态,岩溶的埋藏深度也呈现出较大的浮动形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这一问题。3)该地层水中桩成桩常见问题:如若溶洞出现漏浆问题,就会直接导致覆盖层出现坍塌问题,最终引发平台垮塌等事故。

2 溶洞桩基施工事故及危害

在溶洞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引发各类施工事故,导致施工作业无法顺利进行,面对这些施工事故以及危害,需要秉承预防为主、补救为辅的理念展开施工。在溶洞桩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事故及其造成的各类危害主要如下:

(1)卡锤:在施工过程中,卡锤问题主要在于对并未事先对溶洞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在作业过程中,锤头冲破溶洞顶板岩石时,锤头出现倾斜。(2)斜孔偏孔:在穿越溶洞的过程中,洞顶以及洞底的岩层分布不均,在进行冲孔施工时,便可能会出现斜孔偏孔。(3)塌孔:当遇溶洞、溶穴、溶槽,孔内水头突然损失,覆盖层失稳容易造成塌孔。(4)漏浆:在冲孔通过强透水性底层时,如若遭遇熔岩全风化层,砾石之间的空隙较多,整个孔壁密实度不够;在冲孔时,部分溶洞未填充、溶穴、溶槽等。施工到溶洞或裂隙处。(5)埋锤:埋锤问题主要呈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沉渣埋锤;另一种是塌孔埋锤。沉渣埋锤的主要原因是锤头在孔底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埋锤;塌孔埋锤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发现漏浆的第一时间,将冲锤提至孔外,如若并未第一时间将其提出,由于漏浆而出现塌孔问题时,锤头便会被埋在孔中。

为了彻底消除溶洞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与质量隐患,保证全桥的总体工期计划,使得施工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溶洞处理务必谨慎。结合同类型溶洞处理的成功案例,针对本工程地质情况制定对应的桩基溶洞处理方案。

3 桩基溶洞处理的总体原则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溶洞大小差异,全桥溶洞桩基分水中桩基、大站岸侧北江大堤两侧桩基和引桥陆地及中桥桩基三种形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用的桩基处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水中墩所处位置的地层覆盖层主要由中砂层以及卵石土层组成,整个覆盖层的透水性较强,自稳定性相对较差,在钻进的过程中,如若出现溶洞漏浆,便很容易引发覆盖层坍塌问题。考虑到这一问题,需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4 溶洞处理工艺介绍

在溶洞处理施工的过程中,面对各类问题以及施工事故,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施工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解决各类事故以及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并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质量需求。

4.1 钢护筒护壁法

水中墩所处位置的覆盖层主要由中砂层以及卵石头层逐层,其覆盖层的稳定性较差,在施工的过程中,如若溶洞漏浆,便会导致覆盖层坍塌。通过钢护筒支持,能够进一步提高钻孔过程中覆盖层自身的稳定性,以顺利成孔。

北江大堤为重要的防洪结构物,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大堤的安全,避免桩基施工对大堤的不利影响,河堤两侧桥墩桩基施工采用钢护筒穿过覆盖层。

在钻入前,需要打入外层护筒,钻孔深度在岩面以上2 m,套内层护筒至基岩面,确定位置后,对空隙进行填充,而后继续钻进。

外层护筒以实际打入长度计,内层护筒长度取平台面至基岩面之间的高差值。

4.2 回填处理法

面对钻进过程中发生的漏浆问题,可以通过回填的方式,按照4∶6~5∶5的比例回填片石与黄泥。对于部分由于岩层裂缝引发的漏浆问题,则需要额外抛填袋装水泥,单次投入3~5 t左右。

完成回填后,使用钻机进行反复冲击,以保障黄泥以及片石能够充分的填充到裂缝当中。通过反复冲击,让片石携带黄泥向裂隙排挤。

4.3 溶洞孔内静压注浆

静压注浆作业需要采用套管法,从上而下进行分段注浆作业,采用Φ146 mm套管,穿越整个覆盖层并抵达岩面,而后采用Φ127 mm套管进行钻孔作业,深入到最底层溶洞,确认套管到位后,便开始压浆作业。注浆的浓度要越来越浓,注浆的压力要控制在0.5~1.5 MPa,注浆的过程中,需要缓慢均匀降低注浆速度。

4.4 溶洞孔内压砼(根据溶洞规模按需采用)

溶洞灌注的混凝土砼强度为C20,以试验室试配的配合比为准,配备好施工所需的输送泵、水泥罐车等施工设备,对现场的孔位初步施工放样。布置2~3个孔作为灌注孔,灌注孔需要沿着桩基护筒内侧3 cm范围进行布置,并且要保障每个孔呈现中心對称状态。在灌注的过程中,相对单个孔泵送砼,另外几个孔则用于排水排气等,在完成第一个孔的灌注后,再利用其他几个孔,进行补灌作业。

灌浆标准为基岩岩溶、溶洞灌浆孔泵送压力约10~15 MPa,达15 MPa时可终止灌注;砼灌注量明显减少,或不大于0.05 m3/min。

4.5 双液旋喷注浆(根据溶洞规模按需采用)

该种方法需要利用水泥净浆与水玻璃混合液展开作业,从下至上进行旋喷注浆作业。通过该种方式,让空洞充填水泥浆固结体。

4.6 覆盖层帷幕注浆(根据溶洞规模按需采用)

该种方法需要利用单管旋喷注浆进行施工。在成孔后,工作人员需要将特制的单管下放到孔底。而后利用高压脉冲,将水泥浆液喷出,形成高压射流。而后,将旋喷桩顺桩轴进行胶结,形成桩轴帷幕。

5 结语

以收集、整理溶洞桩基础施工工艺为基础,根据溶洞情况的不同、桩基础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溶洞处理原则,用于指导实际施工,并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指标,确保成孔及清孔质量,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通过英德市省道S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第三合同段溶洞桩基础施工,进行研究及施工实践,取得良好的成绩,北江四桥全部200根桩基已完成检测,均为Ⅰ类桩。

参考文献:

[1]李纯澎.喀斯特地貌地区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4):180-181.

[2]夏承明,冯忠居,袁川峰,等.高压旋喷帷幕注浆预加固法在超大型岩溶区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20(7):98-103.

[3]董艺.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处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204-205.

[4]程文才.广珠铁路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J].铁道勘察,2012(4):81-84.

猜你喜欢
溶洞桩基础桥梁工程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研究
出发吧,去溶洞
地下溶洞大营救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基于BIM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分析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地下的世界 秘境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