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文创产品创新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1-12-10 16:56威,邱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潮州文创产品

黄 威,邱 婷

(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潮州 515600)

多年以来,广东潮州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精神,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内容。潮绣作为潮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潮绣文创产品创新开发与利用到位,丰富创新内容并设计文创产品,通过建立创新设计机制对潮绣文创产品进行视觉设计,推动潮绣文创设计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同时设计带动潮州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1 潮州文创产品创新开发与利用现状

潮绣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其在产品创新开发与利用方面表现突出,但由于潮绣行业具有其独特性,目前从事潮绣的人员相对短缺,人员在创造能力方面较弱,导致潮绣精品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使得潮州文创产品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之中。调研表明,潮州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与利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

1.1 潮绣发展老龄化与缺乏继承者

潮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的重要组成,在潮汕地区无人不晓,流传着“家家摆锈框,户户有绣娘”,可见潮绣在当地影响力非常之大。而现如今,在潮州地区则难寻绣娘,生产作坊数量也有所减少,生产规模明显降低。就潮州潮绣研究院院长所言,潮绣人才严重缺失,其主要原因是潮绣与绣娘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虽然精品潮绣作品有一定的数量,但却存在有价无市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是年轻一代的手工潮绣工艺者越来越少,普遍面临着工资待遇不高、付出和收获不形成正比的现实状况,甚至难以维持生计,导致了许多年轻人迫于现实状况难以长期从事这项非遗工作。所以潮州潮绣发展的老龄化和缺乏继承者也成为一种必然[2]。

1.2 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在潮汕地区,潮绣文创产品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散发了极为浓郁的传统气息,其潮绣作品在构图上相对饱满,且具有立体感特点,这也使得潮绣驰名中外。但实际上,潮汕地区的潮绣文化作品存在创造力不足,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绘制图案过程中追求“龙凤”“鱼鸟”和“花草”等图案,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念,虽然它为潮绣留下了历史的厚重印象,但现实上其视觉印象创新却迟迟无法有效推进,体现了潮绣的创造力不足、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力量。

1.3 民众缺乏对潮绣有效了解的途径

在持续宣传潮绣传统工艺方面,潮州当地通过定期举办“太平文化街活动”“潮州人游潮州”等活动提升对潮绣文化的自信与了解。在针对民众进行系列宣传课推广过程中,需要保证潮绣传统特色工艺宣传教育走进课堂,帮助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潮绣文化本身,通过调查了解潮绣文化活动中的精髓内涵,积极调动民众参与。事实上,广大群众在学习理解潮绣方面并不到位,他们将潮绣仅仅视为是技工类知识内容,而忽略了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文化的深邃内涵。这种走马观花的教育宣传活动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不能基于不同层次开展文创活动,这也导致民众丧失了绝好的文化认同契机[3]。

1.4 潮绣文创产品销售市场的狭窄性

潮绣文创产品的销售市场比较狭窄,就像刺绣大师宋忠勉所言的,目前的潮绣发展方向就是博物馆、个人收藏以及潮汕地区的庙宇神佑活动。相对而言,潮绣文创产品在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更好,反而在国内知名度、民众认同感表现方面并不到位,整体看来就是销售市场狭窄。一般来说,潮绣文创产品的制作时间较长,受手工艺的影响,产品的定价相对较高,普通民众的购买欲望不强。比如2020 盖亚传说、宛若游龙系列将潮绣传统图案《九龙宝鼎》融合其中,颇受年轻一族所欢迎喜爱,被誉为“国潮礼服”,事实上能够达到制作潮绣服装设计和技艺的作坊很少,加之定价相对较高,最终通过“特殊定制”完成,产量少价格高,鲜少在在店面里直接销售。

1.5 潮绣文化未能与当地旅游资源有效结合

潮州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广东省第一批取得此称号的重要潮绣文化城市。潮绣文创产品在文化底蕴方面的表现具有先天的优势,独特的潮绣文化符号地域性极强,精湛的绣制技艺令人叹绝,被称之为“针线上的艺术”。潮州当地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古城魅力独具一格,潮文化符号突出,风格特色与地方民众色彩浓烈。

近年来,潮州这座文化古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参观旅游,潮绣作为潮汕地区文化的重要瑰宝,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挖掘。但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来看,政府所提供的潮绣展览点较少,多以大师或民间潮绣艺人的工作室为主,规格受限,且内容分散,因此游客能全面深入了解的机会较少,当地的旅游景点周边尚未能抓住游客的关注点,在潮绣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上有所欠缺[4]。

2 潮绣文创产品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潮绣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利用多元化模式,提取代表性潮绣的图形、色彩、立体造型和构图等。例如,立体造型中的“垫高绣”,复杂多变的图形,对称均衡布局的构图,疏密有致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在物象形成立体效果的工艺技法表现方面可密可疏、可方可圆、可高可低,整个绣品形象呈现独特的立体效果。客观讲,“垫高绣”在图案上作出立体造型铺贴,在绣品形象上栩栩如生,所以其绣法在四大名绣粤绣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潮绣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方面表现是多元化特色,分析如下。

2.1 综合潮绣特征设计“一体型”文创产品

在潮州地区,例如郡城义仓中就实施“一店一特色、一点一大师”模式,集中展示潮州传统工艺,能欣赏到大师级的潮州木雕、潮绣以及麦秆画等精品。在文化创意内容与产品载体结合方式方面,建立多种方式,确保潮州文创产品的多元性。例如在“潮州特色产业馆”中的线下体验馆,在正式开馆以后,其中的“潮我看齐、面面州到”就基于“互联网+”无界零售电商节同日启动活动,它设计了大量“一体型”文创产品,包括了麦秆画、潮绣文创类小商品,这其中的潮绣图形独特且色彩丰富,突出立体造型的特征,运用在不同产品的载体,设计出多元化的“一体型”文创产品[5]。

2.2 推出潮绣文创产品IP 形象和“IP 衍生型”文创产品

潮州市要突出文创IP的形象,创作出具有地域性的图形符号,衍生出大量的市场产品。考虑到潮州当地的文创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上存在新意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这也说明了潮州文创产品的创造提升空间是相当巨大的,基于潮州文创产品IP 设计“IP 衍生型”文创产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20 世纪70年代末,潮州的《九龙屏》挂屏获得了百花奖金奖,在叙利亚展出时深受大众好评,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叙利亚。此外,像《金玉满堂》《凤穿牡丹》等作品均在国内不同工艺大赛中荣获最高荣誉,是潮绣的瑰宝,当之无愧的潮绣绣品文创IP,尝试将其运用于不同的产品载体,创新潮绣的产品形式,可改变当前潮绣文创产品所面临的销售与传播困境[2]。

2.3 参考游客消费需求设计旅游文创产品

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调研数据,游客们希望潮州文创产品要提高其辨识度,在视觉元素上选取代表性的潮文化符号与地域色彩,做到材质与形态上的有效延伸。当前潮州文创产品以“线下+线上”经营为主,运用数字文创应用来宣传潮州文化,主要以自营媒体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已建立主流媒体包含红桃粿、潮汕、潮州行、食茶和文化潮州等媒体平台,通过媒体宣传推广潮文化,基于游客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工艺文化的潮州文创产品[6]。

3 结语

潮绣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与利用仍须不断地深入研究。发挥潮绣产品的优势,开发设计潮绣文创产品是潮州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潮绣文创产品要兼具传统与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融入更多的新潮设计力量来创新发展,最终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潮州文创产品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