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目的论视角的外贸茶叶翻译对策分析

2021-12-12 01:09张晓娜
福建茶叶 2021年7期
关键词:目的论外贸茶文化

张晓娜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河南 济源 459000)

目前,我国外贸茶叶翻译仍存在很多弊端,混乱模糊的翻译导致文化表达出现偏差,使许多国外消费者出现了较强的抵触心理,限制了茶叶贸易的发展,翻译目的论属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关键,将其引入外贸茶叶翻译中,可以大幅度提升外贸茶叶翻译的精准性,促进茶叶贸易。

1 “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涵

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译文能够起到交际的作用,翻译属于一种交往行为,所有的交往行为都具有相应的目的性,译者首先要明确翻译的目的,按照目的运用有效的翻译措施,选择合适的翻译内容,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质量,翻译目的论的提出颠覆了旧的翻译等值理论,译者不要太过看重内容与形式,而要按照对应的语境因素选择合理的翻译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要坚持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三个原则,译者要按照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不断改进翻译策略。译文要能够被读者所理解,译者要充分结合文化背景,加强译文的连贯性与可读性,同时要保证译文语际连贯,在这三者之中,目的原则是核心。

翻译由翻译委托方、译者与受众三方共同参与,译者既要明白委托人的意图,还需要站在译入语读者的角度,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

2 外贸茶叶翻译存在的问题

2.1 茶叶译名混乱

茶文化已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目前,我国主要有白茶、红茶、绿茶、黄茶、黑茶、青茶六种品类,繁杂的茶叶品种使得茶叶名称复杂多样,这也导致了外贸茶叶翻译时的混乱,例如,铁观音茶就拥有“IronGuanyin”、“Tie Guan Yin Tea”、“Iron Buddha”等多种译名,这些译名都是指代一种产品,翻译后却变成了多种产品,这种情况不利于铁观音茶树立品牌,造成外国消费者的困惑。

2.2 忽视文化差异

在茶叶的漫长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人员常常忽视这一点,使茶叶魅力大打折扣。比如,武夷岩茶出产于武夷山,有着“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盛誉,在外贸过程中,却被简单翻译成“Yan Tea”,这样的翻译不能够体现出岩茶独特的韵味,大大降低了茶叶文化的美感。

茶叶外贸既是商贸活动,还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是通过符号转换与意义再生的方法实现跨文化交流”。茶叶外贸翻译属于跨文化交流载体,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出发语与目的语两种文化的区别,使消费者可以迅速的接收茶叶。同时,译者要注意文化差异与禁忌。

比如,龙须茶拥有精美别致的形状与特殊的口味,被大量销往海外,在翻译时,其被翻译为“Dragon Bread Tea”,这种译法是不可取的,不同国家语境下的“龙”所代表的涵义不同,“龙”在汉语中是尊贵的象征,但在英语中“dragon”则象征着凶猛邪恶,文化的差异给人产生的印象不同。

2.3 译者缺乏茶叶知识

译者对茶叶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翻译时容易出现误译与错译的情况。比如,中国茶叶中的“功夫茶”与“工夫茶”,均被翻译为“Kongfu Tea”,但是懂茶的人都知道,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工夫茶”指的是红茶,而“功夫茶”指的是泡茶与烹茶的工艺,所以,要进行严格区分。

3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叶外贸翻译对策

3.1 完善茶叶分类系统

在“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要意识到茶叶外贸翻译不是纯粹的两种文字之间的切换,是带有目的的商业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实现利润最大化。要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翻译标准,对译名进行统一。比如,在翻译武夷岩茶过程中,采用“Rock”来表达“岩”字意义,可统一译为“Wuyi Rock Tea”,表达出岩茶独特的魅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产品的销售。

现阶段,存在很多商标翻译杂乱的情况,茶企要茶叶品牌进行科学划分,为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翻译的商标要便于记忆,拥有一定的区分度与文化属性,使得国外消费者快速接收,同时要与茶叶品牌自身的文化属性相契合,不能够脱离产品本身。译者要根据翻译目的与原则,规范用语用词,英语中常常找不到同汉语术语相匹配的词汇,因此,需要对茶文化中的有关术语进行统合规范,防止出现混乱情况。

3.2 熟谙茶叶语言文化

翻译人员要熟练掌握两国的语言文化,若想让茶叶在外语文化语境中得以被读者所接受的话,就要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在翻译阶段,防止出现文化冲突的情况。比如,译者在翻译“绿珠茶”的过程中,若译为“Gunpowder Tea”则不太合适,无法体现出绿珠的美感,翻译成“Emerald Tea”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译者要严格遵循目的性原则,以受众的角度思考译文的行文用字效果。

不要单独翻译某段句子,这会造成整体的语言混乱。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让文章能够顺畅通读,便于消费者理解,翻译不能够太过死板,照本宣科。应按照实际语境进行翻译,要具备灵活变通的意识,尽可能的使用外国人易于理解的词汇,在一些情况下,会涉及大量的词汇、短句,部分词汇生涩、不容易理解,有很多的生僻词汇译者无法通过自身经验就能够翻译出来,比如,稀有的茶叶品种、冲泡工艺等,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多学习茶叶英语的相关生词,加强翻译的准确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储备,保证茶叶英语翻译质量。

译者要尽可能保证大部分的受众都能够理解翻译内容,因为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在价值观方面有所差别,需要译者对茶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入的了解,保证茶名的准确翻译,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要保证翻译的规范性,加强对外宣翻译工作的管理。应立足实际,找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相关经验,结合外国的文化风俗,不断调整翻译思路。

3.3 加强茶叶翻译专业性

茶叶外贸翻译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业人员要熟悉中国茶文化的背景知识,保证翻译质量,避免误译、错译的情况出现,一些术语和本身含义不具有一定的联系,若译者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进行翻译,自由发挥,会违背忠实的原则,无法达到预期翻译效果。所以,要加强外贸茶叶翻译的专业性,在翻译阶段,要调查每种茶叶的历史文化、制作方式等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在进行茶叶出口翻译过程中,要尽量贴合西方人的喜好,适当的引入西方文化,更易于受众对茶叶说明的理解,促进茶叶出口。

译者应尽量规避用中文的方式进行翻译,应按照英语的句式结构来翻译,比如,在国外,红茶被译成“Black Tea”,则不可翻译为“Red Tea”,使用中式翻译容易让西方人产生误解,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应根据某些单词的特殊情况与文化进行恰当的翻译,在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语法结构的问题,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对疑问句、名词主语等的用法有足够的了解,以正确的形式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有助于加强受众对其的理解。比如在翻译白茶乌龙时,可译为“White oolong”,而不是“White Tea oolong”,因此,适当的增删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理解。

直译即按照句子单词的意思对句子进行翻译,意译即按照句子自身所隐含的意思进行翻译。一般情况下,对句子原文直译后,翻译的通常比较准确。但因为中外文化的不同,意译非常重要,译者不被句子的结构所束缚可以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想表达的意思。

创新是茶叶出口英语翻译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可一味的进行模仿,中国的经济快速崛起,在国际上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所以应适当的记性创新翻译,加深外国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的印象。

在特殊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会用到多种翻译方法,因为简单的翻译难以确保国外受众可以正确理解含义,翻译人员通常使用注释的方法,对内容予以补充,既保持了整体美观性,还增加了宣传点,有利于国外消费者更好的了解茶叶品牌,提高在国外的影响力,促进市场的良好发展。茶叶品牌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为宣传,增加销量,不可闭门造车,要积极的走出去和国际市场接轨,听取外国受众对翻译内容的建议,在了解茶叶品牌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需要与国外消费者的接收能力,这样才能达到高质量的宣传,借助语言对茶叶品牌进行准确的阐述,为茶叶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打通市场渠道,拓宽传播空间。

茶叶外贸翻译还处于一个不够完善的时期,茶叶的出口和普通商品的出口存在差异,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习俗,茶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推动茶叶的出口有助于文化的交流,需要大力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强化对茶叶的认知。

猜你喜欢
目的论外贸茶文化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茶文化的“办案经”
70年外贸大事记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