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探究

2021-12-13 01:13陈芸芳
学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思政

陈芸芳

摘 要:地方红色文化可以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起到支持作用,不管对于高校基本的思政课程教学而言,还是对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来讲,都可谓意义深远。考虑到其可能无限开发的价值,本文阐述了福建省地方红色文化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际情况,以及情况改善的几种创新思路,思路中涉及基本教学、实践体验与环境创设几个方面,希望能够从中发现可运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于高校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高校教育;思政教育;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5-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01

作者简介:陈芸芳(1983.9— ),女,汉族,福建龍岩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福建本地红色文化因革命与建设过程影响,而得到了发展,目前依然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与号召力。“福建红色文化”中所容纳的精神力量、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等,和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是相统一的,可以说,其作为本地富有地域色彩的特殊存在,能够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产生无可取代的作用。

一、福建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探索

地方红色文化见证了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征程,与此同时,也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源动力,而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其价值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思考。

(一)全面立德树人的价值

高校教育的一项核心工作在于立德树人,而融入思政教育的宗旨中,自然也包括了立德树人的选项,全程、全员、全面的思政教育,可使立德树人的效果变得更好,而地方红色文化的融入,正可以向“三全”的理想迈进。借助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内容,高校开展的思政教学工作,会有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并进一步改善教育感染力与有效性,彰显出立德树人工作特色。

(二)爱国情怀培植的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种积极的支持伟大祖国的态度,并且可以比较准确地展现出祖国同个人间的关系,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红色文化资源所展现的阶级属性、民族属性、政治属性等,都能够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感染,有助于思政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渗透。除此以外,福建省域范围内的红色文化,因资源之密、质量之高,在爱国情怀培植方面的优势也是颇值得关注的。

(三)文化自信坚定的价值

在高校思想理论课、实践课等方面的教学中积极吸纳地方红色文化,无论采取何种具体方法,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建设形成一种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上和课下相联系的优质文化育人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在切身体验的状态下,进行红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的思考,无论是外在的学习,还是内在的思考,都会因文化资源的合理介入,而起到坚定文化自信的显著作用。

二、福建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情况

地方红色文化同高校思政相联系,并进行融合创新的价值正在被探索,且取得了广泛认可的成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有一些困境值得注意,其中认识不深、体系单一、方法落后是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

(一)地方红色文化不被了解

大学生群体虽然身处浓厚红色地方文化氛围之中,但将很多时间与精力应用于升学、就业等,不易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当代信息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学生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形式,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刷微博、刷朋友圈、看抖音等,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日常,从而使地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受到冲击。

(二)教学实践体系比较单一

福建省各高校所具有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思政教育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文化通识内容,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活动机会。然而纵观实际情况可发现:福建各高校在进行与当地红色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时,依然存在不足,只有部分高校能够系统讲授,并做出实践和环境方面的配合,还有部分高校的教学是片面的、零散的,同理想预期差距很大。

(三)教学方法背离育人需求

将福建本地红色文化和当地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相融合,离不开教师对于红色文化必要的知识储备,但部分教师在这方面显然缺少必要的认知来系统构建思维,碎片化认知与应用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又不能深入领会文化资源内容,从而使融合创新过程缺少理性的分析,易于陷入形式主义,导致思政教育有文化之名而无文化之实,取得良好成效的目标迟迟无法达成。

三、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选择,据此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更有其必然性,具体的创新思路包括以下几项。

(一)育人环境的营建

地方红色文化是极为丰富的思想源泉,同中国主流文化也是相一致的,这无疑对不良社会思潮有着抵御功效,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应。而基于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环境营建,可使相关功能进一步拓展,利于大学生随时获取红色文化资源、感受红色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开展思政教育。

首先,高校应增加网络媒体中红色文化发声机会,有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高校学生会在网络媒体中了解红色文化,此时网络媒体的环境营建功能是必要的。我们应充分分析新时代下大学生所具有的思想特点与行动规律,让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同网络媒体平台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内涵之展现、生命力之持续,同时发挥出网络媒体的作用,使红色时尚元素在融入之后,更好满足他们个性与潜在需求,如网络红色文化体验馆、网络虚拟展览馆的建立,便是这一思考下的成果。

其次,高校应当有意识地营建良好红色文化环境,积极引地方红色文化入校园,使之成为高校文化环境中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就近感知与接受红色文化,如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期间,相关的红色研究社团的创立,红色实践基地的形成等,而红色主题创意评比、红色文化自由行等活动形式的创新,同样可以为文化环境的营造增光添彩。

最后,高校借助红色文化开展传播活动,有益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力的培养,福建本地各处红色文化资源中,包含了大量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与革命文化内容,传播这些内容,是育人环境营建工作中的一部分,高校要注意这部分工作的价值,让它同文化自信方面的思政培养目标相统一,从而把环境育人的精髓真正展现出来。

(二)基本渠道的畅通

福建地方红色文化在资源上表现出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各高校完全可以从自身情况出发,让红色资源适当转化为思政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从而开辟出富于一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基本渠道,让课堂主体具有协同育人的作用。基本渠道可涉及几个要点。

要点一是使红色文化起到教学的衔接功能,地方红色文化在内容上表现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精神、道德等方面的启发作用,非常适于课堂主体形式中的教学衔接,让全课程育人效果发挥到极致。如对于高校中的文史类专业而言,介绍当地红色文化中的革命史与抗争史中的内容,会让思政与专业相衔接,可让学生在领会红色文化精神之际,加强自身的思政素养。

要点二是使红色文化同课程系统相整合,因为高校教师具有传播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所以可更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及内容的接受程度与接受效果,教师在教学期间,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同课程系统相整合,保证二者在框架与脉络上的一致性,既是自身责任的落实,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从红色文化中找到思政中心内容。

要点三是用教学方法创新迎接地方红色文化的介入,我们应基于以人为本原则,思考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学生接受能力。比如,传统的口头说教的做法不能入眼、入脑和入心,我们可运用新媒体手段,将红色文化中的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引入到课堂上来,用丰富的形式帮助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思政营养。

(三)实践活动的重视

在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当代高校学生通过良好体验,牢固筑起对于思政育人的基本认知。教育者需要明确知和行间的利用和补充关系,让实践活动变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让地方红色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大放异彩,让他们能拥有更好的红色文化教育,使其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具体策略有几点。

一是要保证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相协调,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从本地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素材出发,进行校地合作尝试,让学生定期到实地体验,与此同时,抓住学生入党、国庆等关键时间节点,和学生专业特点相联系,进行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实践活动。

二是实践活动形式需要及时拓展,教育者应当从红色文化中发现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等精神,并以之为指引,进行更丰富的实践活动的探索,如本校所开展的青年红色筑梦旅程,对革命时代的经典场景进行再现,帮助学生感受革命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便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而红色经典诵读、五四红歌赛等活动的配合,也使学生能更好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使其思想认识得到更彻底的提升与升华。

三是重視红色名人故居独有的思政启迪功能,名人故居在传承红色文化、启迪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突出,用于实践活动时可发挥出较好的示范作用,帮助筑牢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阵地,如福建省的周恩来故居、邓子恢故居、刘亚楼故居等,生动记载着人物的光辉岁月,他们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精神,能让学生极具现场感性认识,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以故居为中心的各项教育策略值得重视。

四、结语

各地红色文化在资源和内涵方面都各具特色,因此育人功能的魅力也相当独特且重要,福建本地红色文化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使其育人功能得到展现,可彰显出立德树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自信培养几个方面的作用,但考虑到如今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作用发挥的几个突出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育人功效困境,本文试图从基本教学、实践体验与环境创设几个维度,探索出可行性较强的创新融合优化路径,相信通过路径的完善,能够让大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培荣,徐永超.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

[2]籍卓佳.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N].吉林日报,2019-12-16(5).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