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2021-12-13 05:30熊丙奇
杂文选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升学励志名校

熊丙奇

2021年11月5日的一则媒体报道,又将纪录片《高十》的主角唐尚珺拉回公众视野。有人称唐尚珺是“现代版范进”,也有人调侃,“我开始读小学你开始读高三,我读高三了,你还在读高三”。

唐尚珺是一位出生于广西农村的80后,从2009年开始,他瞒着家人复读了七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这时,他的父亲已查出肺癌晚期。和家人坦白后,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之后入学“报到”。

所有人都以为,他终于上岸了,但现实是,他又回去复读了。今年三十三岁的他,第十三次参加高考,成绩591分——距离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

“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可以说,是清华的“光环”,以及“考大学是比其他更容易走通的成功道路”,支撑着唐尚珺接连复读。

纪录片《高十》,已经把这个故事说得比较清楚了。而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唐尚珺的复读故事,是要唤醒那些痴迷“名校梦”复读者,还是成为复读机构用来劝说高分学生反复复读的励志故事?

放到今年实施“双减”的政策语境之下,这个故事更显得意味深长。

不要对升学意义有错误判断

在正常的认知中,把美好的十二年青春用在复读中,其实是浪费人生。就是考上清华又如何呢?很大概率还是成为普通人,而非“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的唐尚珺们想象的“功成名就”。

进入普通院校,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不论对家庭,还是唐尚珺自己来说,其实都是更符合现实的人生发展规划。

但有的学校和机构,给学生灌输的却是“考进名校一劳永逸”的成功观。他们不管学生实力如何,都会激励学生,“人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只要有梦想,就会成功”,并无限夸大考进清华、北大,对人生的意义。

这里首先存在对升学意义的错误判断,把“考上名校”与“人生成功”画上了等号。然而,升学完成学业获得学历,从人生发展看,并不等于人生成功。

退一步说,就是考上名校,获得名校学历,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也不是说,只有进名校,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考进名校才有未来”的价值观教育,让一些学生把考上名校作为“终极追求”。这也造成基础教育阶段的“打鸡血式”奋斗,以及进入大学之后的迷茫与困惑。

为此还造就了“考霸”现象。一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反复退学参加高考,除了通过考出高分可以获得奖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考试才能体现其价值。

可以说,这些所谓的“考霸”,在考试之外,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人生价值是什么。

别让负面案例成为励志材料

“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的故事里,也有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像唐尚珺一样,一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个性、兴趣与能力。

不少中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父母和学校的规划、管理。他们既不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也没有发展个性和兴趣的空间,父母和学校给他们规划出唯一的一条成才路:考高分、进名校,成为“人上人”。

为了牢固学生的目标,一边是无限抬高进名校的价值,尤其是考进清华、北大后的荣光——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老师和父辈灌输给学生的,就是考进清北前途无量。另一边是对学生进行“恐吓式”教育,诸如“考不进一本没脸见人”等。

这种极端观念,貌似能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力去达成升学目标,然而名校的录取指标是一定的,绝大多数学生注定难以实现“清北梦”。

有的学生在自我教育中,逐渐认识到这一点,而有的学生则“一路走到黑”,他们畏惧成为升学竞争中“失败者”。

我国家庭的焦虑和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种自我认知的巨大偏差导致。对个体人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格、身心、兴趣、想象力等,也都因只关注升学而被漠视。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升学是否成功,学生都会产生“空心病”的后遗症。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然而,在升学价值导向下,更多学校和家庭仍旧对学生进行的是成功学“励志教育”。

在此语境下,哪怕是“复读十二年,就想上清华”这种生涯教育中的负面案例,也会变为励志教育的“光辉”材料,会被演绎为:有人为考清华,读完十二年,再复读十二年,你们付出这点儿算什么?这也是《高十》故事最值得警惕與深刻反思的地方。

【原载《新京报》】

插图 / 无视特长和兴趣 / 佚 名

猜你喜欢
升学励志名校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励志故事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