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雷竹竹笋丰产栽培技术

2021-12-13 14:00杨生平王洪欣崔敏
新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雷竹技术栽培

杨生平 王洪欣 崔敏

摘 要:雷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的常绿植物,具有“食用笋之王”的美称。针对秦巴山区自然气候特点,从雷竹林地选择、高质量建园、科学管理、覆盖保温、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提出了雷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雷竹;栽培;技术

雷竹是禾本科、刚竹属的植物,竹子最高可长到10米,雷竹的笋期从3月开始,亩产3000~4000斤笋,均价在3~4元,每亩产值10000余元。让本原产于浙江的笋用竹在陕西省岚皋县大力发展,并为当地种植户带去了较高的效益,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1 适宜栽培条件

1.1 温度

一般情况下,雷竹年平均温度在14~18℃都可以生长。

1.2 雨量

一年降雨量最适600~800毫米,空气湿度80%左右均可满足雷竹生长水份需求。

1.3 土壤

以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土较为适宜,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在4.5~7。

2 主要优良品种

目前有青壳、嘉兴、宽叶乌头、细叶乌头四个品种。假如大面积栽培,四个品种都要栽植,从而错开采笋期。假如小面积裁培,由于乌头雷竹笋期早,单位面积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所以一般都栽植它。

3 丰产栽培技术

3.1 林地选择

根据雷竹特性,栽植地宜选在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丘陵坡地,土壤以沙土壤最好,pH弱酸性。

3.2 高质量建园

新建园时,一般采用机械深翻45厘米左右,彻底清除石块树根等。一般每亩栽植50~75株,株行距按3米×4米,栽植穴是规格60厘米×40厘米×40厘米,每穴施优质枯饼肥0.5千克或30斤土杂肥、厩肥和土拌均,然后回填穴内。通常栽植时间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期间。栽母竹时,母竹选择至关重要,必须是生长健壮、分枝低,直径应为2~4厘米,无病虫害的的嫩竹。先将挖出的表土填入穴内,再将母竹放入穴内,让鞭根自然舒展,注意竹蔸下部与垫土紧密接触,再自下而上,分层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竹鞭与土紧密接合,踏实时以防损坏竹鞭侧芽,不可用锄头砸紧。栽植时所有母竹来鞭与去鞭方向要保持一致。栽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再培一层松土,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3.3 科学管理

3.3.1 幼林竹林地管理

3.3.1.1 合理套种

新造的竹林在未成林郁闭前均可以实行竹农间作,间种作物最好是豆科等矮杆作物。

3.3.1.2 除草松土

新建园郁闭前,每年应松土除草3次,第一次在5~6月份,深翻25厘米左右,将表土翻入底层,底土翻到表层,第二次在9~10月份,有竹鞭地方,深度有15厘米左右即可,第三次在2月份,以浅松为好。松土除草时可进行施肥。

3.3.1.3 合理施肥

第一次施肥从栽种日算起量个月后,肥的选择以复合肥为主,农家肥也可。后期应间隔三个月施肥一次,用量应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用肥量,农家肥的施用应和复合肥交叉使用效果最佳,有些种植户农家肥资源好,就反复使用农家肥,这样也是达不到最好的效果的。

3.3.2 成林竹林地管理

成林竹林立竹度要达到8000~10000株/亩,而且1~3年生竹占70%以上,是获得竹笋高产的重要基础。

3.3.2.1 合理构梢

为降低竹林高度防止风倒雪压,一般选在6月钩梢,一般应留枝梢12~15左右。

3.3.2.2 笋期管理

对1~3年逐步形成的竹园,每年每株母竹應留笋2~3个,笋间距离50厘米以上。对于四年以上已满园的竹林,按照挖小留大、挖密留稀的原则,挖除病害笋、过密笋等,每亩选留200余个大笋、壮笋让其长成新竹。

3.4 雷竹园覆盖保温

雷竹笋出土的首要条件,是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因此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使春笋冬出,就需采用覆盖保温的方法。

3.4.1 覆盖对象

必须是已满园且建园四年以上的竹园;覆盖的时间在每年11月中旬~12月上旬;覆盖的材料有竹叶、油菜杆、稻草、谷壳等。

3.4.2 覆盖的方法

首先施足底肥,然后浇一次透水;再将牛粪、油菜杆、稻草等盖在地面;最后用竹叶、谷壳等覆盖在面上,厚度达10~15厘米。

3.5 病虫害防治

雷竹的主要病虫害有煤污病、介壳虫、蚜虫和竹螟。介壳虫在幼虫期可用人工抹杀或TTW乳剂1000倍液喷杀;蚜虫可用5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杀;竹螟可采取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了这三种虫害,煤污病害也就得到了控制。

猜你喜欢
雷竹技术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5 个观赏雷竹变型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德兴市引种雷竹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自然栽培的味道
雷竹10个种源 (类型)引种试验初报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夏季苦瓜栽培
江西省弋阳县雷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