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退社行为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研究
——以蓝田县白皮松种植基地为例

2021-12-14 04:08万生新潘秀红
山西农经 2021年23期
关键词:社员收益成员

□万生新,潘秀红,熊 娟

(1.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2.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农村金融体系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一般都比较稚嫩、单一和脆弱,不少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力度加强,有利的扶持政策可孕育出农民互助合作组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就是这样的民间金融交易合作组织。该组织作为对国有银行查漏补缺的下层金融体系,可以让农民享受到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和金融构成合理化,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其在发展中充满了曲折,出现不少棘手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民的退社行为,影响到合作社和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1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员退社行为的原因分析

蓝田县白皮松种植基地位于蓝田县的辋川镇、前卫镇、安村镇和焦岱镇等地。截至目前,共计有天然林0.27 万hm2,人工栽植0.012 万hm2,6.67 hm2以上的种植园有80 多个,是全国最大的白皮松种植基地。当地70%的劳动者都依靠白皮松产业为生,白皮松的种植和销售也成为了当地农村的一个支柱产业。该基地下属10 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成员数量不一,有的多达100 多户,有的仅有50 户左右。

以辋川镇为例,合作社是随着辋川镇政府2002 年成立涉林协会逐渐诞生的。刚成立时农民热情很高,积极加入,近年来随着各种问题的暴露,不少成员退社。拟针对退社行为,就蓝田县白皮松种植基地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1]。

2020 年7—8 月,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以发放调研问卷的方式,在蓝田县白皮松种植基地下属的合作社针对退社成员发放了200 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0 份。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成员退社行为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原因。

1.1 互助合作社成员自身的原因

既然最初加入合作社遵循自愿原则,那么不管外部因素如何,退社成员也多出于自身的考虑和决定,主要有以下4 个因素。

1.1.1 “搭便车”心理

合作社具有信息对称、低交易费用和灵活性的优势,秉持自愿出资、民主决策、相互合作的经营理念。但部分社员在入社前就存在“搭便车”心理,认为一旦出资入社,自己以后使用资金时就会摆脱没钱投资的困境,甚至会享受到合作社额外的“福利”。而且不会太关注合作社的共同利益和长期发展,不愿意尽职尽责的工作。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导致互相推诿扯皮,力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从而影响了合作社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最后导致没有搭上“便车”的成员选择退社。

1.1.2 年龄的影响

通过问卷发现,退社成员中年龄较小的占大多数,而年龄较大的只占少部分,这说明退社行为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原因在于年龄较大的社员更需要合作社的帮助,对互助合作依赖性较强,他们追求稳定,比较满足于现状。相反,年轻人眼光比较高,更有活力和抱负,不会安于互助合作社的收益,更愿意外出独立创业,故其退社意愿较大[2]。

1.1.3 受教育程度的因素

成员的退社行为还与自身所受的教育程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次调研对象中,退社成员有70 人是初中文化水平,45 人是高中文化程度,65 人是专科和本科。调研数据显示,文化水平越低,退社概率较大;文化程度较高者,退社概率较小。这说明受教育程度较低者的退社行为更多出于不理性、不信任和缺乏更长远的眼光。

1.1.4 预期收益的影响

不少人对加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抱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一旦发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差距过大,就势必会引起成员退社行为。在本次调查的180 名退社社员中,预期和现实收益的差距在500 元以内的有8 人,在500~1 000 元的有24 人,在1 000~1 500 元的有54 人,超过1 500 元的有94 人。可以看出,退社人数与收益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即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差距越大,退社人数就越多。因为收益差距一旦超过成员的心理预期数值,合作社就不会对其产生吸引力,若遇到其他收益高的行业,成员也会选择退社。

1.2 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因素

任何组织的运行效果与其自身的管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密切相关,效益高的组织一般都有比较完善、合理、运行通畅的内部管理机制。

1.2.1 合作社管理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应由民主选举出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承担管理职责。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合作组织没有这样的“三会”组织,少数有的也是形同虚设。在对合作社管理机制满意度调查问题上,退社成员中有99 人对机制不满意,36 人对机制评价一般,仅有45 人对机制满意,满意度仅25%。可见合作社运营管理机制也是影响成员退社的重要原因。

对于治理机制问题的调查显示,52%的人认为内部治理机制不合理,30%的人满意度较高,18%的人认为治理机制对其退社行为影响较小。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营运比较随意,民主管理和决策执行力度不够,透明度不高,造成部分社员退社[3]。

1.2.2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者作为互助合作组织的领导层,其工作素质、综合能力以及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分配合理,对社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在调查的过程中,43%的人对管理者素质不满意,20%的人认为管理者素质极差,只有18%的退社成员认为管理人员素质较高。

成员只有对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有较高的认可度,才愿意留在合作社并服从管理层的安排协调,团结一心,促进合作社良性运营和发展。

1.3 合作社外部环境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独立和孤立存在,其存在和发展都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合作社成员的退社行为也与外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3.1 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及发展时间较短,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市场交易体系中,所必需的工具、设备、办公场所等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在支付结算体系中,记载设备、网络设施、公众信息平台、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等都比较落后,信息流、资金流及商务流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承担着大银行和小农户之间的中介机构责任,但目前我国农村可用担保的资源稀缺,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资金供给,不利于拓展合作社的资金信贷业务。调查数据显示,77%的退社成员对信用环境不满意,认为环境一般的有56 人。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势必会动摇成员对合作社持续发展的信心,引发成员退社。

1.3.2 资金互助合作社难以在外部市场中获得较高评价

合作社要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其生产率以及社会效益需要得到外部市场的认可,才能有稳健的发展,成员有了归属感之后一定会有信心与合作社共荣共赢。然而往往只有个别综合条件好的合作社才能产生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声望,得到当地政府的宣传、推广和大力支持。

2 成员退社行为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

退社行为表面上看是成员个人行为,但会对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其他成员的评判选择产生以下4 个方面的不良影响。

2.1 削弱了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

任何一个团队的稳步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积极配合和通力合作,成员退社行为削弱了合作社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凝聚力。人员组成链条的断裂不利于合作社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内部力量的团结整合,打击了其他入社成员的热情,直接使投入生产的总资本和总股金变少,影响合作社的最终分配和个人的既得利益。

2.2 降低了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归属感

单个社员的离开和主动撤资,降低了互助合作社的整体工作效率,以及个人投资获得的预期和实际收益。退社成员对于内部现有成员还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影响和暗示,极易形成效仿,引发其他成员退社。

管理人员也成为退社负面影响的群体之一。互助合作社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协调社员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退社行为作为解决社员与资金互助合作社之间矛盾冲突的极端方式,表明了管理者的协调能力不足,也让合作社的股东、董事会以及员工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了不好的认知。

2.3 损害了合作社的社会声誉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组织行为都可以成为新闻舆论的关注点。退社行为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向周边传播,农民彼此间的闲谈,降低了互助组的信息对称性,损害了合作社的社会形象。合作社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对该合作社产生不良认知、错误判断、片面评价以及情感联系弱化。

2.4 不利于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执行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从成立到正常运行都离不开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旦发生成员频繁退社,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力度就会大打折扣,造成投入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政府政策的实施。社员退社行为既影响该合作社的整体收益率,又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3 解决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员退社的对策建议

成员退社既不利于成员和合作社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调研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破解退社行为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合作社成员自身的素质

首先,成员要克服“搭便车”心理。成员退社与其“搭便车”心理紧密联系,既然加入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就要克服“搭便车”心理,只有艰辛付出才能得到更多收获。

其次,加强社员对相关金融知识的普及,掌握民间组织的运营规律,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互助合作社的相关政策。应加强合作、规范运行、规避风险,从而更好地提高合作社成员自身的素质。

再次,制定合理的预期收益目标,避免不切合实际的高预期值,降低预期与实际收益的差距。

3.2 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

首先,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三会”的运营管理作用。政府机构作为该组织的中介或者最后付款人,应发挥民主让村民积极参与。

其次,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提高机制透明度,防止偷占偷拿、作假账,吸引更多社员投资,促进合作社快速良性发展。

再次,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素质,增强成员对其认可度,减少因为管理问题带来的退社行为。

3.3 改善合作社外部环境

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健全市场交易、支付结算及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交易所需的设备、办公场所、网络等硬件设施,以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拓展资金信贷业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资金收益,争取社员不会有退社行为。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营是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结果,成员的退社行为和其他参与者的利益紧密相连。考虑到多方利益的博弈,建议制定相关的退社制度,对成员退社应承担的后果和所需要负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以约束社员退社行为。

猜你喜欢
社员收益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
12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