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稻花香

2021-12-14 14:49坤哥
中国农资 2021年27期
关键词:盐碱地亩产花香

无锡友人发来电子邀请函,说是华东首家海水稻线下体验店要在无锡落户,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开业时来凑个热闹?我说实体店开了一时半会儿也关不了,下次去无锡时再体验呗,没必要赶这趟。

1986 年广东陈日胜在湛江海边芦苇荡中发现了第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穗、穗顶长着长芒、米粒为红色的野生海水稻。它完全自然生长,在数亿年大自然的甄选和优胜劣汰中,在波涛肆虐的海岸滩涂,生生不息。30 年后袁隆平院士团队与其合作,设立青岛30 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2017 年一代代海水稻在这里生产繁衍,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凃变成了稻香飘荡的沃土良田。为了更加客观直接地了解海水稻,驱车来到了江苏唯一的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

某一块稻田田埂上,白花花的盐碱,明显水稻田的含盐量高了,这就要在秧苗移栽6-7 天后每天上午将淡水灌到秧苗根部以上,下午再把水排掉,这样才能将盐分降低到2‰,海水稻分蘖期时耐受盐分2‰,这样才能保证分蘖期能够健康生长。这块基地去年试种第一批海水稻现场测产,亩产1600 多斤,这样的产量不多见,去年我国海水稻平均亩产才800 斤。专门机器打出来的海水米,出厂3 元一斤左右,比普通大米卖的贵,熟人快言快语,走的就是高端路线,大城市的人们喜欢尝个鲜,总感觉粘性、糯性稍逊于粳稻。现场农技人员也坦言,海水稻种植成本要高于常规水稻,稍作思考也就明白了,种子价格高、田间管理繁、种植面积少,成本怎么能降得下来呢?

我国大约有15 亿亩盐碱地,据称2 亿亩有种植潜力,对于端牢我们自己的饭碗多了信心和保障,海水稻在这些方面给了我们底气。2020 年6 月,海水稻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试种植。2020 年11 月,海水稻在北纬40 度到42 度间种植成功,平均亩产600 斤以上,意味着海水稻在北方广阔的盐碱地上初步具备了推广意义和价值。东南沿海地区一片滩涂,含盐量12‰,这样的重度盐碱地同样引进了海水稻。最让我大吃一惊耳目一新的是,这里用上了激光平地机,利用激光发射、卫星定位,精准平整土地,说是农田平整中的战斗机也不过誉;这里用上了无人机,无人机根据设定好的路径飞行,一粒粒稻种均匀地落到农田里,一分钟搞定一亩田的水稻播种;这里用上了智慧农业系统,水肥管理实时监测,病虫草害多光谱系统监测,我感觉这样的智慧系统可以为海水稻种植提供可靠些真实些的大数据,当予以鼓励与扶持。

也许不少人感觉盐碱地种出来的大米口感稍弱些,广东2000 多公里河海交界处的盐碱地表示“严重不服”。涨潮时节,海水拍打着稻田,稻田被淹了,存活的虫害和病菌被冲走了,退潮时吸收日月精华,潮起潮落间一粒粒海水稻胚米尽情享受着海水的滋润,这样的非转基因米一年产两季,当地人说新米成熟时,风一吹都能闻到一股股芋头香味。富含硒、膳食纤维、葡萄糖转化率远远低于普通米的海红香米,是不是你也有了尝鲜的欲望?

一提到面朝大海、背靠荒漠的迪拜,有钱是最直接的想法,政府想搞沙漠地农业种植,好几个国家的科研团队前往考察试验,全部铩羽而归,而我们的海水稻团队在迪拜成功种植出水稻,产量也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人类第一次在热带沙漠上成功种水稻,这是长志气的事儿。我们还将对沿海国家,特别是沿海地区“一带一路”国家,深受海水倒灌影响的国家,提供耐盐碱水稻品种,这是为粮食生产和安全作贡献的事儿。

稻花香里说丰年,尤其在盐碱地的稻花香里,更是开心与惬意。

猜你喜欢
盐碱地亩产花香
让盐碱地稻谷飘香!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成立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得造花香
忆花香
谁的叫声会让一束花香听见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梦里依稀蛋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