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状况实证分析

2021-12-14 09:34陈志浩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问卷意识

◆陈志浩

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状况实证分析

◆陈志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3)

为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状况,本文以H市各个高校共758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调查。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及SPSS技术统计分析,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辨识能力和抵御能力较低。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实证分析

1 研究意义

当前,网络的普及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大量信息,却也使风险离人们的距离更近,尤其是频发的网络安全问题,极大地危害到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在校大学生因社会经验较少,三观尚未成熟,网络安全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凸显。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网络突发事件屡见不鲜。因此,需要了解目前高校在读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状况,调查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增强该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和对网络风险的处理能力。

2 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投放了“网络安全意识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时间主要在2021年2月下旬--2021年5月,全部问卷已于2021年6月6日回收完毕。为了保证问卷抽样的科学性,本次问卷十分注重调查对象的学科类别、性别及年级的均衡。本次调查共发放线下调查问卷 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97份,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以电子档的主要形式线上收到361份有效问卷,线上线下共计收到758份有效问卷。可以认为涵盖范围较广,数据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3 研究对象

问卷主要发放对象为H市各个高校大学生。据统计,在提交问卷的大学生中大一的学生所占的比重为35.18%;大二学生所占比例为29.62%;大三学生比重为24.19%;大四学生所占的比重为11.01%。

4 结果分析

4.1 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

(1)在“您对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的问题中,12.45%的人表示“非常重视”;39.66%的人表示“很重视”;40.78%的人表示“一般重视”;5.62%的人表示“不太重视”;1.49%的人表示非常不重视,如图1所示。这充分说明当前高校在读大学生在接受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上,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及主动性较低的问题。该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关注,合理引导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态度,提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

图1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结果

(2)在“您是否有意识去关注网络安全知识”问题中,仅有10.54%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关注”;有20.22%的受访者表示“很关注”;大部分人表示“一般关注”,比例为63.34%;表示“不太关注”的人也不多,仅有4.7%;只有1.2%的人表示“从来不关注”,如图2所示。由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不太关注网络安全知识,由此可以推断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较为匮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而是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办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讲座等活动,向人群普及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图2 “您是否有意识去关注网络安全知识”调查结果

(3)在“您是否经常参加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只有5.31%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示“非常经常”;大约5.67%的学生表示“很经常”;在受调查者中,有49.9%学生表示“一般”;有29.51%的学生表示“不太经常”,而回答“从不”参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学生人数占到了9.6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不到位,对学生们缺乏正确的引导。

图3 “您是否经常参加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调查结果

4.2 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弱

在“您在网络上转载消息时是否考虑其真实性”中,回答“总是考虑”的人数占19.53%;回答“经常考虑”的人数占35.32%;回答“一般”的人数占30.48%;回答“偶尔考虑”的人数占10.65%;回答“从不考虑”的人数占4.02%,如图4所示。近一半的学生在网络上转载消息时并没有经过充分考虑,这说明目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没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不能很好地区分和处理网络信息。这需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使之能够有效地应对网络信息的处理问题。

图4 “您在网络上转载消息时是否考虑其真实性”调查结果

(2)在“您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非官方的社会敏感问题时,您会怎么做”的问题中,进行“网络举报”的占10.59%;“转载并评论”的占2.5%;“了解情况再决定的”占50.64%;“不予理睬”的占30.67%;其他的占5.6%。这说明在涉及一些网络敏感问题时候,还有一部分在校学生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图5 “您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非官方的社会敏感问题时”调查结果

4.3 高校大学生网络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在“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中,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娱乐”,占到了全体调查对象的55.73%;其次是“社交”,人数占20.48%;而选择“学习”的人数不多,仅占15.44%;除此之外,还有5.63%的人选择“购物”,2.72%的人选择“其他”。

数据显示,娱乐和社交是大部分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大学生通过上网进行娱乐和社交的行为无法指摘,但通过网络“娱乐”和“学习”人数之差如此之大还是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图6 “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调查结果

5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引导策略

面对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5.1 培养大学生主流意识认同感,筑牢意识形态根基

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与我国未来高端人才的培养战略有联系,还与我们的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网络的普及加快了各种思想和文化观念的传播,借助互联网,西方敌对势力大力输出意识形态,加快了对我国的渗透,妄图蚕食中国人民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根本要求。为此,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认同感,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声音。如此方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辨识和处理网络安全问题。

5.2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抵御网络风险侵袭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的泛娱乐化倾向、网络游戏的吸引及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极易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丧失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因此,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这一问题上,高校的思政教师和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的研究工作要更加细致,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疾病。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全面地做好网络心理服务工作,如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室,又要重点关注已经对网络过分沉迷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防止“网络依赖症”的出现。

5.3 开设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可以弥补目前高校中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缺位。通过向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网络安全知识,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面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能力。

5.4 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问题处理能力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各个高校可以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在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时,充分了解风险,并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合理解决问题。如在网络娱乐中,保持清醒,避免沉迷;在网络社交中,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隐私泄露;在面临网络不良信息时,认真甄别,坚定意识形态不动摇;在网络言论表达中,遵守法律与道德。

[1]赵晓露.大数据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89-90.

[2]陈欣.网络安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156-159.

[3]张伟,任嫦勤.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价值、挑战与策略[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1,40(02):42-46.

[4]何克奎,黎明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65-67.

[5]梁榕尹.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6]孟夏.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D].齐齐哈尔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问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问卷网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问卷大调查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