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促发展 美育润心灵

2021-12-14 15:34王钱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对联美育艺术

王钱云

说到美育二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正如百度百科中对美育的解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我国的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校园中艺术教育的普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推动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改革,需做到因校制宜,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艺术团,北京市学生艺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索创造具有北京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

一、小学美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重视。在各行业和各个领域当中,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推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对于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让学生乐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還能够将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得以形象化的表达,不仅体现除了强大的感染力,同时也能够引发情感的共鸣。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也能够进行培养。例如在手工编绳、舞蹈、跳绳等方面,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眼、手、脑等协调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等各个感官以及所操作等工具,对自身对审美感受进行表达,促进了学生对全面发展。

(二)锻炼学生感性思维,培养健全的人格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地位,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是当今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小学所学习基本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只能够为学生的智力发展进行培养,只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同时缺乏了对于感性的理解。艺术教育的出现,能够对感性教育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作品是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产物,而艺术创作是表达艺术、形成艺术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身的艺术天分,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足够的自信心,在任何时候都学会勇敢、不胆怯,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小学艺术教育的推进,学生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思想的表达更为普遍,家长和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艺术作品,了解学生的内心品行,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美育的创新优化策略

(一)强化对小学艺术教育的认识,加大对校园艺术教育的投入

艺术教育的开展,能够改变学校单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对于小学艺术教育的认识,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需要正确的认识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小学艺术教育的开展。学校方面需要更加重视对于艺术教育相关设施的投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道具和宽阔的场地,例如舞蹈教室、手工教室、体育馆等,制定相关的政策,要求教师和学生都重视艺术课程。只有为艺术教育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和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才能够让艺术教育在校园当中得到良性、有序的开展。

因校制宜是开展艺术教育的根本,倡导出新、鼓励创作为艺术教育得以实践地指导方针,学校需要积极地利用好现有的艺术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由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在艺术教育中收获和成长。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团,北京市学生艺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两个方向,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舞蹈、朗诵,艺术作品类包括书法、绘画。在艺术展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认真的组织规划,并且积极地配合活动的举行。经过广泛地开展交流展示,具有时代特征、学生特点的艺术文化活动,能通过实践形成新品、精品。

(二)活跃校园的艺术文化活动,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使得学生的艺术素质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提高,就需要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举办校园的艺术文化活动是一个效果显著的途径,通过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对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的推进。学校方面可以为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让每位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应的基础为依据,自愿的报名参加艺术兴趣活动小组,并且还要定期地举行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例如对联书写比赛、花样舞蹈比赛、花样跳绳比赛等;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提供合适的场地,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艺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为了让学生能够用心的感受艺术教育的美好,教师需要改变艺术教育的方法。例如在教室进行绘画教学时,学生绘画出的作品大多都是教材中所规定的,或者是由教师有意引导而创作的,这样的创作内容体现了教材的指引方向,缺少了学生属于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可以去舞蹈教室进行舞蹈练习、手工教室进行手工编绳、去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花样跳绳的练习,通过频繁的训练和活动,参与到学校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节中去,展现出自己的艺术创作,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得以开发。除此以外,我校的对联、舞蹈、花样跳绳艺术项目在各大竞赛活动当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对联也纳入了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当中,这都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培养优秀人才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

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秀人才的竞争,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全能发展型的新时代人才,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利于学生与其他国家开展多样化文化交流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最重要的一部分,为此我们更需要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加大艺术人才对外交流的频率,进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艺术教育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参与艺术活动的学生次数较多的学生,学习成绩与不参与的学生相比较更高,除此之外,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还取得了肢体协调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对联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依托灿烂文化,学校将对联纳入了公共艺术课程当中,对联课程中包括积累、背诵、撰写三个部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当中,需要引导学生有主动了解对联的愿望,并且能够对对联的张贴知识进行掌握。而第二学段的教学,则要求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对联的习惯,能够朗读、学习《声律发蒙》20韵,并且对于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掌握,还需要学会从课外的多种途径对对联进行探究性阅读,掌握更多的对联相关知识。针对第三学段的教学,需要学生拥有简单对联的撰写能力,朗读和学习《笠翁对韵》各15韵,并且学习和背诵喜庆联、上学联各10副。学生通过对联课程了解对联的艺术价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时还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提升小学美术美育实践策略探究

(一)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水与墨构成的黑白世界是国人对中国画的印象之--,简练的线条随意勾画即能成为一幅美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意境与美的表现。对传统艺术中美的喜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与生俱來的,怎样去正确欣赏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 无二的艺术,还是需要进行美育教育。就审美能力而言,个人眼界的高低,直接影响他的审美水平。想要提高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前提是要有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

线的万千变化、墨的浓淡干湿和色彩的绚丽斑斓,在- -幅幅画卷中都各具特色。这样的美,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并不能经常见到原作,大多数时候,都是用耳朵在听或是在书中“看”到解说,这样是不能很好地让我们感知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日常的中国画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对美的认识。为了开阔他们的眼界,我会经常给他们看一些名家的佳作,并附带讲解-一些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增加他们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在条件适合时,让他们去博物馆参观历代美术精品,欣赏画中的精彩之处,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古人作画时的心境,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从而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继承古人的精华之余,还需要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美景养心”自然界中的绿色是生的希望,当亲眼看到枝头发出新芽时,我相信学生们的心里肯定是激动和欣慰的,这种大自然的美必须是他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才好。上学期在画《春天》主题前,我让学生回家收集和春天相关的知识,并在校园中或是小区中找到两种以上的树,并观察他们的生长特征。有了课前的预习,在表现主题时,每个人都是信心满满地画出自己观察过的树,并能根据美术知识,及时调整画面。

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中,可以多角度的引入美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

绘画是属于感性的,画者的自身情感影响并直接体现在画面中,所以在学习中,创设好的、适宜的情境是有助于学生的。比如在导入环节,设置一段精彩的故事或是描述所要表现的物体特征,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描述融入内心的感情,转换成可视的绘画形象。

好的情景设置,会让学生沉醉其中。在《梅花》教学中,我选择了画梅名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古琴名曲为背景音乐,配以咏梅古诗,让学生感受在画家和诗人笔下梅花的高洁。在这种美的氛围中,再以梅花实物或是实景图片,让学生自己分析梅花的特征,他们很快便能掌握,并有自己对梅的理解感悟。画中的线条美、色彩美,古诗的文字美,古琴的旋律...不论哪种形式的美的表现,都是在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美。

评价美是对自己审美能力的考验,也能反映出个人的专业素养。成人与儿童是两个标准看世界,有着各自眼中的景和心中的景,所以对待儿童作品时,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童真无价,我们要赞扬他们的朴拙,允许他们出现“错误”。在评价作品时,我们需要多元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他评,最后尽量鼓励学生保持和发扬优点,委婉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寻找解决之法,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积极性。

(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鼓励学生创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又要高于生活。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笔下的大部分事物都是出自大自然或是人类加工而成,但是又不是现实中的原版照抄,作者会根据画面和情感需求来处理实物在画面中的取舍。

初期的国画教学均已临举为主,面对画面中不熟的物体,不管老师怎样去讲解,看多少实物图片,总是有部分同学是不理解物体的结构的。比如在画蔬果一 类题材时,我都会尽量找到原物来展示。像画《荔枝》,实物拿在手中,再和学生们一.起探讨研究它的外形、色彩和特征,大家很快就能给出自己的答案。理解了结构再去画,那是相当的得心应手。但是创作一--幅画是不需要全部照搬照抄,而是根据美学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画面来确定取舍。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作美,从而培养他们对物体的观察能力和感受,提高他们对形象记忆的能力。美术教学课堂中,美育的渗透多是潜移默化式的,在一个点、一根线条、一块面中或是绚丽的色彩中陶治学生的艺术情操,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艺术文化教育走进校园、走进社会,我校能够在上级教育机关的带领下积极的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当中,从中获得艺术教育认识的提高,建立起正确对待艺术教育的思想。经过多年艺术教育经验的累计,我们用事实证明了多元智能的艺术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造成不利的影响,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家长的认可,在今后的教育活动当中,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加快我国艺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对联美育艺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爆竹声中又一年
巧出对联
纸的艺术
贴对联
美育教师
解缙二改对联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