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小学语文高段常态课实施群文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2021-12-14 16:05唐怡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阅读方法群文

唐怡

摘要: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立了立足于语文课堂,引入“群文”即:“1+X”的学习方式,紧扣单元目标,设计三单;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用浏览、略读、勾画、批注、摘录等阅读方法快速从多文本中搜集需要的信息。并将学到的方法应用于写作当中。

关键词:群文  阅读方法  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一、分析学情,找准方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没有读懂题目要求,答非所问。2.按原文填空的部分,不能准确地在文中找到。2.对文中段意、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能力欠缺。3.谈体会、说理由时语序混乱,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细节描写不“细”,用词不准确,语言不够生动。2.逻辑思维混乱,词不达意。3.中心思想不突出,主次不分明。4.一件事往往写成几件事,详略安排不得当。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意识到,单篇的阅读教学还不够,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平时的课堂上下功夫,加大阅读量,教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思路,让群文走向常态课。

二、紧扣课标,实施群文

部编版语文教材解读中指出要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学习和掌握知识,就需要教师围绕议题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吸引力。因此,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语文课堂,通过群文“1+X“,即指以现行统编语文教材的学习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以精读课文有效延伸或单元主题有效延伸为主要路径并进行文本统整的阅读教学方式。在日常语文常态教学中,达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加课外知识;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获得科学的思想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搜集关键信息,整合知识要点的能力,培养创新合作精神;选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分析教材,确定议题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本单元安排了四篇体现科学精神的主体课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分别从科学态度、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科学探索的角度教导学生从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保持好奇心,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实践;学习作者怎样用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表明观点的方法。

以本单元第四篇主体课文《表里的生物》为群文教学中的“1”,补充四则阅读材料为“X”,以“科学探索”精神为导向,以课内文本带动课外文本的阅读的方式,确立了“好学善思铸成就,表明观点有方法”的群文议题。

四、构思意图,设计三单

在教学设计中,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表里的生物》作为“1”,拓展引入四篇具有相同人文主题的课外文章《看影子的孩子》《奇女子王贞仪》《思考的力量》《开发游戏app的老奶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迅速浏览文章找出人物的基本信息;通过略读概括主要内容(谁?怎么样);用勾画圈点批注等方式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充满好奇心,善于思考,喜欢钻研,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个性品质。找到文中表明观点的地方,提炼出文中是用一件还是几件具体事例表明观点的方法。

明确教學重难点:通过组文感受人物充满好奇心,善于思考,喜欢钻研的个性品质。通过组文发现用具体事例表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设计了《课前预学单》《课中导学单》《课后展学单》。

五、明确目标,合作学习

(一)学习《表里的生物》

先由老师激趣导入,介绍作者。拿出课前预学单学习《表里的生物》,分组汇报。其他的同学在认真倾听的同时可以及时纠正或补充。

出示表格:《课中导学单》

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预学结果统整起来放到一张表格上,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铺垫和示范,先仔细观察表格,熟悉表格的构成和填写的内容。接下来再共同学习四篇有趣的组文。

(二)学习四篇组文

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四人为一个小组。1、2小组学习材料一《看影子的孩子》;3、4小组学习材料二《奇女子王贞仪》;5、6小组学习材料三《思考的力量》;7、8小组学习材料四《开发游戏app的老奶奶》。

组内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完成《课中导学单》(八分钟)。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分组上台进行汇报,汇报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及时纠正或者补充。

(三)探讨发现

老师出示填好的完整表格:让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进行纵向的比对,说出自己的发现。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相机评价,并及时补充板书。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出示《表里的生物》和四篇课外组文的汇总表格,说出自己的发现:

1.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凡是有好奇心,爱思考,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人,小到可以充实或改变自己的生活,能够帮助到他人,大到为国家,乃至为整个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2.这些文章的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直接或者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观点,并用一件或多件具体事例来表明这个观点。

3.在习作的时候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用具体事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四)《课后展学单》结课

老师出示《课后展学单》,完成习作练习。观察表格,鼓励学生下次用同样的方式将自己的习作作为群文材料继续学习。

通过“1+X”的阅读模式,在夯实教材内主体课文中语文要素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参考文献:

[1]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文阅读教导策路分析的曹感京,新果程2020(38)

[2]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策略[J]彭菲,考试周刊:2021(02)

[3]探究单元整合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林秀芳,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阅读方法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