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

2021-12-14 02:57唐宝洪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蛮牛金丰闽西

唐宝洪

闽之西,永定东南边,横亘着金丰大山。这座山,是闽西革命历史上共产党人活动的重要据点,涌现了近千名革命英烈,涌现了75个革命基点村,被誉为“闽西的小井冈”。金丰大山里,有个村子叫霞山(即今“下山”),仅霞山一个村,单女英烈就多达12名。而在这12名女英烈里,我用“红颜”来指称名列“中国十大女英烈”之一的陈康容。

“红颜”,意为美女,也指年轻人红润的脸色。在陈康容的故居岐岭霞山望森楼,在牛牯扑初心广场的忠诚馆,都陈列着陈康容生前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她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极具气质,是个标准的有内涵有气质的美女,称她为“红颜”恰如其分。再看她的出身,也有独特之处。1915年,她出生于缅甸一个华侨家庭。她的父亲陈锡梅,靠勤劳和智慧积攒下殷实的家业,思想开明而进步,曾参加同盟会。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陈康容虽然谈不上是大家闺秀,但无疑是小家碧玉。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学养。1930年,她随父亲回到故乡霞山,在故乡短暂逗留后,进入厦门集美中学求学。中学毕业后,她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

容貌、出身、学养,三者结合在一起,奠定了陈康容这位“红颜”的底蕴。而信仰、忠诚、意志,更赋予这位“红颜”彪炳千秋的风采。

1937年春,国内抗日图存的呼声高涨,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回到厦门,与中共厦门工委取得联系,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抗日歌咏队”,经常到学校、街头教唱救亡歌曲,并以笔为武器。“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陈康容担任厦门抗敌将士工作团宣传股长,她慷慨激昂的演说和悲壮的歌声,极大激发了当地驻军和厦门民众的抗日情怀。陈康容,已然成为厦门抗日救亡宣传战线一颗引人瞩目的新星。

可是,很快地,陈康容却从厦门神秘消失。陈康容去了哪里?在闽西的大山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1937年11月,陈康容服从组织安排,秘密前往闽西参加中共闽西南潮(州)梅(州)特委举办的抗日救亡训练班。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班结束后,陈康容接受组织安排,回到故乡岐岭培文馆任教。培文馆离望森楼只有30米左右,无论是培文馆还是望森楼,都是革命的堡垒。

由于叛徒告密,陈康容身份暴露。1940年8月18日傍晚,荷枪实弹的敌人到望森楼抓捕陈康容,情急之下,她吞下写有汇报材料(给县委)的纸片,并迅速取下挂在窗口作为信号的衬衣,然后噙着泪水依依不舍地吻别未满周岁的儿子“小蛮牛”,从容镇定地与婆婆道别。敌人抓到陈康容,如获至宝,一方面对她严刑拷打,一方面以荣华富贵和母子亲情相诱,还垂涎她的美貌要娶她为妻。敌人一一碰壁之后,威胁要剥她的皮,她在狱中慨然赋诗明志:“青春价无比,团聚何须提?为了伸正义,何惧剥重皮!”敌人恼羞成怒,残忍地用刺刀刺进陈康容的肋骨,硬生生地剥下她的皮,然后把她押到山上活埋。她一路高唱《国际歌》,在被推下土坑时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字。

陈康容牺牲时,年仅25歲,正是花样年华!她牺牲后,“小蛮牛”也因失去母亲的哺育而夭折,她的婆婆悲痛过度,也溘然谢世。黄会斋承受丧妻、丧子、丧母三重悲痛,情何以堪?!为了纪念爱妻,他改名为黄康。

康容有容,红颜不老,她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活在金丰大山的时空里!

(常朔摘自《闽西日报》2021年9月2日)

猜你喜欢
蛮牛金丰闽西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金丰公社成立一周年,180余万社员迎来了首个自己的节日
——升级起航!迎接下一个丰收季
农民不管种田只管收粮 金丰公社全程土地托管模式落地信丰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扛起民族团餐大旗,把金丰团餐开到我们的家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丰团餐
好汉型“大力士”
闽西红军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