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为本 且行且思

2021-12-14 20:05季晓波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拔萝卜萝卜创设

季晓波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也了解了个别化学习的开展要针对不同幼儿的个别需要而进行,我们摸索着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与环境、材料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学习活动。但由于年龄特点的不同,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也都是不同的,各年龄段的个别化学习自然也就不同,所以教师要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的孩子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放弃活动,教师在了解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特点和个别化学习的意义的基础上,要提供具有情境性和游戏性的操作材料,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发地进行个别化学习。

一、个别化活动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活动能够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感受、体验和探究,让他们有更多发现事物的机会,获得游戏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呈现出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过程,使学习更有活力和魅力,这样学习才能被幼儿喜爱和接受,幼儿才能活动知识,提高发展能力,有助于幼儿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探索、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个别化学习也可以提升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但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并不是无目的、无特点的。

二、给个别化活动赋予一定的情境性,游戏性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创设游戏情境时要更具生活化和真实性,让孩子们在操作摆弄中及幼儿之间的互动中去获得经验,尽可能捕捉和挖掘孩子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来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使获得材料更加具有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让幼儿的学习在心理上和智力上有积极互动,而不单单只是行为上的参与。

三、以需为本,且行且思

(一)激发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案例1:不爱玩

在《拔萝卜》主题开展初期,孩子们进入区域游戏,贝贝看到桌上盘子里有好多萝卜,问道:“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多萝卜?”我回答:“对啊,这些萝卜都在地上,你可以拔起来放到这几个盘子里啊,拿了什么颜色的萝卜就放到什么颜色的盘子里。”我示范了一遍,贝贝也拿起一个红色萝卜放在了贴有红色标签的盘子里,接着又拿了一个黄色的放在贴有黄色标签的盘子的。没放几个就走开了进入了其他区域。过了一会儿子潇也来了,看了看盘子,拿起萝卜瞧了一瞧,就走开了。然后就没有其它孩子进入这个区来玩过。

【反思】从这个案例来看,很明显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并不感兴趣,一开始贝贝的进入,只是对这新投放的材料产生了兴趣,但当我示范完怎么玩之后,他就没了兴趣了。在投放这个材料前,我可能把更多的想法放在了与主题结合的“萝卜”这个元素中,忽略了幼儿的兴趣。所提供的材料本身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对幼儿来说,其实也过于简单,所以自然没有兴趣。

(二)满足兴趣需求——增设情景

案例2:

藤藤走到拔萝卜玩具面前,自言自语道:“咦,这是什么?”然后拿着叶子一拔。“哇,是个萝卜,老师,我拔出来一个粉色萝卜哎。”“真的吗?好厉害,萝卜还有吗?我也要拔?”“有很多,你看这里。”接着又拔了一个:“这个是红色的萝卜”。旁边的涵涵和悠悠听到了,也走了过来,加入到了拔萝卜游戏当中,边拔边说自己拔的是什么颜色的萝卜。过了一会儿,藤藤把刚才拔出来的萝卜都插了回去,并且说道:“老师,我在种萝卜。”就在“拔”和“种”的游戏过程中,藤藤和涵涵、悠悠持续了较长的时间,但是一直是在重复这样的动作。

【反思】增设了游戏情景之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他们沉浸在“拔萝卜”和“种萝卜”的游戏中,而“种”的这个游戏行为是由孩子自发产生的,这也正符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特点,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突发奇想,变化玩具材料的用途、中断或引发新的游戏。在调整材料之后,我并没有想到幼儿可以再把萝卜“种”回去,藤藤的这一行为的产生,其实正是因为有了“拔萝卜”的这样一个情景,让他创造出“种萝卜”的情景,对此,我也非常支持。但是这个游戏过程,他们是一直在重复“拔”和“种”的动作,虽然情景是有了,但是并没有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幼儿在这个游戏中只能得到小肌肉的动作发展。等时间长了,孩子们可能又会没了兴趣。

【跟进策略】玩中学、学中玩。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过“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论。幼儿在玩的同时,也要满足其学习需求。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在教师创设和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情景中,加入数学游戏活动,如根据数学不同维度的学习及特点,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四、“拔萝卜”活动开展启示

以往在创设活动内容和投放活动材料时,我们几最多也只是考虑材料的游戏性和情境性,很难会去结合核心经验。以“拔萝卜”为载体的个别化学习,打破了常规的集体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调整,孩子们从没兴趣到有兴趣,从教师创设的情景到自发产生的情景,从教师提供的材料到自己设计的材料,让我在今后的活动开展中,有了一些思考:

(一)内容的创设,材料的投放

1. 材料源于主題和生活经验

2. 观察与发现,了解幼儿兴趣

3. 反思跟进,积极引导

(二)游戏分层,满足幼儿个别化学习

《指南》中说道:“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

我们在创设游戏时,不可能满足所有幼儿的学习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在游戏种增加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一系列的实践调整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孩子们个别化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成长。教师便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区实践、调整、探索,来满足不同幼儿地学习需求,满足其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活动更应体现出一些不同的特质,强调借用游戏情景,突显活动过程的情趣性和可玩性。“核 心经验”的表达更简洁,材料设计应凸显简单好玩。 在探索个别化材料创设的这条路上,我们还需要 更加潜心地去观察幼儿、分析材料、不断反思,让个 别化学习活动能够真正地帮助我们的孩子快乐发展。

猜你喜欢
拔萝卜萝卜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萝卜蹲
拔呀拔呀拔萝卜
买萝卜
如果你想拔萝卜,就这样!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拔萝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种萝卜